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黄泻心滴丸的研制与质量标准研究

作 者: 李莉
导 师: 石俊英
学 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药学
关键词: 三黄泻心滴丸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稳定性试验
分类号: R286.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进行三黄泻心滴丸研制,建立科学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标准,并进行初步的制剂稳定性试验。方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以三黄泻心处方的三味中药大黄、黄连、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及出膏率为指标对各药味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研究;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大黄素为指标对大黄的水提醇沉工艺的醇沉前相对密度,醇沉浓度进行了优选,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对黄连的酸沉法精制工艺中浓缩液相对体积及氯化钠加入量进行优选,黄芩以黄芩苷为指标的精制工艺早有成熟的文献报道,直接参考文献方法进行;以滴丸的外观性状、硬度、成型性为指标,对基质与物料的比例、滴制工艺等参数进行了优选;参照现行版药典的相关规定及中药新药申报的有关要求以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三味中药大黄、黄连、黄芩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并对本品的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酚及黄芩苷进行了含量测定,并规定了含量限度,制定了三黄泻心滴丸的质量标准;以大黄素、大黄酚和黄芩苷的溶出曲线为指标对三黄泻心滴丸与相似处方制剂一清颗粒和一清胶囊进行了体外溶出度比较;对中试三批的三黄泻心滴丸在在拟市售包装条件下(药用塑料瓶包装),在40℃±2℃、RH75%±5%条件下进行了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考察,在25℃±2℃,RH40%~60%的室温条件下,进行了6个月的长期留样稳定性试验考察。结果:采用优选后的提取精制工艺,大黄、黄连、黄芩提取物的出膏率大为降低,主要有效成分得到了富集;成型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可制得每丸重40mg的滴丸,每次服用30粒;建立了三黄泻心滴丸的质量标准,增加了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项,规定本品每丸大黄素与大黄酚的含量和不得少于0.10mg,提高了黄芩苷的含量限度,规定本品每丸黄芩苷的含量不得少于1.5mg,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含测方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回收率高,均符合中药新药的要求,三味中药的定性鉴别方法操作简便,图谱清晰,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三黄泻心滴丸与一清胶囊、一清颗粒的溶出曲线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黄泻心滴丸大黄素与大黄酚的溶出速率与颗粒剂基本接近,三黄泻心滴丸黄芩苷的溶出速率较一清颗粒及一清胶囊都快,且能达到的最大溶出百分率也高出很多;初步稳定性试验考察结果表明,本品室温放置6个月、加速6个月,其外观性状及内在质量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本课题研究的三黄泻心滴丸体内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提高,临床疗效更加突出,是对三黄泻心汤经典方研究开发的又一中成药制剂,相对于已市的类似制剂提高疗效、减少服用量和改善服用口感,方便患者选择,提高质量标准。使三黄泻心滴丸达到了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现代化中成药制剂要求。

全文目录


提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第一部分 三黄泻心滴丸的立题依据  11-22
  1 立项依据  11-12
  2 处方组成  12
  3 处方分析  12
  4 古代文献资料综述  12-13
    4.1 黄连  12-13
    4.2 大黄  13
    4.3 黄芩  13
  5 现代研究文献综述  13-22
    5.1 黄连  13-14
    5.2 大黄  14-15
    5.3 黄芩  15-16
    5.4 三黄泻心汤  16-22
第二部分 三黄泻心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22-44
  1 实验材料  22-23
    1.1 仪器  22
    1.2 试剂  22
    1.3 原料  22-23
  2 大黄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  23-29
    2.1 大黄提取工艺研究  23-26
    2.2 大黄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26-27
    2.3 大黄醇沉工艺研究  27-29
  3 黄连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  29-35
    3.1 黄连提取工艺的研究  29-32
    3.2 黄连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32
    3.3 黄连提取物精制工艺研究  32-35
  4 黄芩提取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35-39
    4.1 黄芩提取工艺研究  35-38
    4.2 黄芩精制工艺研究  38-39
  5 成型工艺的研究  39-43
    5.1 基质选择  39-40
    5.2 滴丸成型主要参数的优化研究  40-43
  6 中试三批样品的制备  43-44
第三部分 三黄泻心滴丸的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  44-65
  1 质量标准(草案)  44-47
    1.1 原料(药材)、辅料的质量标准  44
    1.2 药品质量标准(草案)  44-47
  2 原料(药材)、辅料的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47-48
  3 成品的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48-65
第四部分 三黄泻心滴丸与已上市制剂的溶出度比较研究  65-69
  1 实验材料  65
  2 试验方法  65-68
    2.1 三黄泻心滴丸溶出曲线的绘制  65-66
    2.2 一清胶囊溶出曲线的绘制  66
    2.3 一清颗粒溶出曲线的绘制  66-68
  3 结果与讨论  68-69
第五部分 三黄泻心滴丸的初步稳定性试验  69-76
第六部分 结果与讨论  76-78
结语  78-79
参考文献  79-82
致谢  82-83
发表论文  83-91
详细摘要  91-97

相似论文

  1. 凡纳滨对虾加工副产物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改良工艺的研究,TS254.9
  2. 清热头痛软胶囊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TQ461
  3. 当归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TQ461
  4. 通脉滴丸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TQ461
  5. 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的探索性研究,R283
  6. 芜菁药材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R284.1
  7. 复方防风颗粒制备工艺及制剂质量标准研究,TQ461
  8. 连翘炮制和连翘酯苷A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TQ461
  9. 两种中药的化学物质与质量标准研究,R284.1
  10. 水电机组运行稳定性试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TV737
  11. 福安特纳米口服颗粒剂的研究,R286.0
  12. 甲基莲心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R94
  13. 盐酸阿米替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设计及质量标准的研究,R94
  14. 肾复舒颗粒定量、指纹图谱及体外溶出研究,R286.0
  15. 阿魏胶囊质量标准研究及有效期的研究,R286
  16. 通关藤、虎杖与消瘤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R286
  17. 巴戟天化学成分及炮制工艺研究,R283
  18. 黄连、枳实药对的配伍研究,R289.1
  19. 丹参水溶性酚酸成分提取纯化及质量标准研究,R284
  20. 碱蓬与盐地碱蓬的生药学研究,R284
  21. 芪鲜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初步药效学研究,R28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品 > 药品鉴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