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丹黄凝胶剂的药学研究

作 者: 陈新民
导 师: 李文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药剂学
关键词: 丹黄凝胶 痤疮 制备工艺 体外释放与透皮 质量标准 稳定性试验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丹黄凝胶剂由大黄、黄连、黄柏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祛风杀虫、消肿散结之功,临床上用于治疗痤疮。本课题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丹黄凝胶方原药材质量、提取工艺、提取物溶解性能、成型工艺、体外释放与透皮、质量标准及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评价,具体研究及结果如下:1.药材质量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各药材项下鉴别方法对各味药材进行了鉴别,并对君药大黄中5个成分及臣药黄连和黄柏中的小檗碱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所选药材均符合药典规定。2.提取工艺研究根据处方功效、临床用药及药物有效成分性质,将硫磺和冰片研成细粉备用,其余6味药材进行提取。在文献资料考查和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有效成分大黄酚及小檗碱的提取率为指标,同时兼顾干浸膏得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并运用均匀设计法对乙醇浓度、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了考察,经多元统计分析和效应面分析优化,综合考虑选出了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取处方比例药材适量,加入7倍量的65%乙醇,90℃条件下提取3次,2h/次,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以提取液中以大黄酚和小檗碱的转移率为指标,考察了浓缩、干燥方式和温度,最终确定的工艺为:提取液在温度为45℃的条件下减压回收溶剂,当浓缩至原提取液体积的10%时转移至5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成干浸膏。3.提取物溶解性能研究提取物的基本理化性质决定了辅料的选择,同时决定了它在皮肽内的转运速率,以及制剂的稳定性和药效,因此对药物的基本性质——溶解性能进行考察,能为进一步开展药物处方设计和筛选提供依据。实验中分别采用沉淀法和指标成分溶解量法考察了丹黄凝胶提取物及指标成分大黄酚和小檗碱在透皮制剂常用试剂中的溶解情况,并采用摇瓶法测定了提取物中大黄酚和小檗碱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提取物在丙二醇和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大黄酚和小檗碱均在丙二醇、乙醇和异丙醇中有较好的溶解性,油/水分配系数测定结果表明提取物中大黄酚和小檗碱的脂溶性都比较低,且受pH值影响较大。4.成型工艺研究根据提取物溶解性研究结果,考察并确定了凝胶剂中提取物溶解的溶剂为由30%丙二醇、30%乙醇和40%水组成的混合溶液。分别以透皮性能和释药速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透析膜扩散法和体外经皮渗透试验对凝胶剂基质种类及用量、促渗剂及用量和基质的载药量进行了考察,最后运用相关动力学模型和相似因子分析法筛选出用量为1.0%的卡波姆-940作为凝胶基质,用量为2%的氮酮作为透皮促渗剂,并确定凝胶基质的载药量为4.5%。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设计法和体外释药速率试验考察了三乙醇胺用量、丙二醇用量、乙醇用量和甘油用量,结果以用量分别为1.5%、10.0%、10.0%、5.0%的处方组合释放效果最好,于是确定了丹黄凝胶剂的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制备了三批小试凝胶样品。5.体外释放透皮及相关性研究对三批凝胶样品的体外释药特性和体外透皮渗透性进行了考察,运用多种动力学模型方程来描述指标成分在体外的释药规律和透皮渗透规律,并采用相似因子分析法来评价三批丹黄凝胶剂间释放和渗透的差异。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大黄酚和小檗碱从凝胶剂中的释放动力学规律是扩散和溶蚀协同作用的结果,大黄酚以零级动力释放模型拟合优度最好,而小檗碱以Ritger-Peppas模型拟合优度最好;透皮试验结果表明大黄酚和小檗碱在体外皮肤均以一级动力学渗透吸收;体外释放速率与透皮速率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体外释药特性与透皮渗透性有着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可用线性相关方程来描述,以相应取样时间点的透皮数据为Y、释放数据为X,得大黄酚的相关方程为Y=0.4687X+4.9722(R=0.9664),小檗碱的相关方程为Y=0.6669X+2.4874(R=0.9740),且两个指标成分的体外释放速率均大于体外透皮速率,提示影响丹黄凝胶剂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可能是皮肤等生理因素。6.质量标准初步研究对丹黄凝胶剂进行外观性状考察和pH值检查,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了定性鉴别、含量测定,建立了丹黄凝胶剂的质量标准。外观性状考察结果表明本品为淡黄棕色半固体、气微清香,pH值检查结果表明本品pH值约为6.8±0.2;采用TLC法建立了大黄、黄连、黄柏等6味药材的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各味药材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采用HPLC测定建立了制剂中有效成分大黄酚和小檗碱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其含量作了规定:每1g凝胶中以大黄酚计不得低于0.145mg,以小檗碱计不得低于0.907mg。7.初步稳定性研究分别以外观性状、pH值、含量测定等为考察指标,对丹黄凝胶进行了离心、高温、低温、光照、高湿等影响因素的稳定性试验,结果在高温和强光照射条件下外观颜色有所加深,其他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而在低温和高湿条件下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且离心无分层和沉淀现象,提示本品应避光低温保存;酸碱和盐的稳定性影响考察结果表明,本品的粘度受酸碱度影响较大,且金属盐对本品的凝胶特性和粘性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在避光材料包装下,对3批凝胶样品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丹黄凝胶剂在室温和避光条件下保存时性质比较稳定。

全文目录


目录  5-8
摘要  8-10
ABSTRACT  10-13
第一章 绪论  13-31
  1 痤疮的研究概况  13-17
    1.1 概述  13
    1.2 痤疮的病因和发病病机  13-15
    1.3 痤疮的中西药治疗现状  15-17
  2 中药凝胶剂的研究现状  17-20
    2.1 概述  17
    2.2 常用基质及制备工艺  17-18
    2.3 常用透皮促进剂  18
    2.4 常用溶剂及润湿剂  18-19
    2.5 常用pH调节剂及其他  19
    2.6 释药特性研究  19-20
  3 丹黄凝胶方的研究概况  20-27
    3.1 处方来源、组成及分析  20
    3.2 剂型选择依据  20-21
    3.3 处方药材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21-27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7
  参考文献  27-31
第二章 原药材质量研究  31-40
  1 仪器与材料  31-32
    1.1 仪器与设备  31
    1.2 试剂与药品  31
    1.3 药材来源  31-32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2-39
    2.1 药材鉴别  32-36
    2.2 水分和含量测定  36-39
  3 本章小结  39
  参考文献  39-40
第三章 丹黄凝胶提取工艺及提取物性质研究  40-64
  1 仪器和试药  40
    1.1 仪器和设备  40
    1.2 材料和试剂  40
  2 提取工艺的设计依据  40-41
    2.1 均匀设计在中药复方提取中的应用  40-41
    2.2 指标成分的选择  41
  3 大黄酚和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41-46
    3.1 色谱条件及检测波长的选择  41-42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
    3.3 供试品溶液及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42
    3.4 方法学考察  42-46
  4 提取工艺考察  46-55
    4.1 干浸膏得率的测定  46
    4.2 提取温度考察  46-47
    4.3 均匀设计优化丹黄凝胶提取工艺  47-55
  5 浓缩、干燥工艺条件考察  55-57
    5.1 提取液浓缩工艺考察  55-56
    5.2 提取液干燥工艺条件考察  56-57
    5.3 浓缩、干燥工艺确定  57
    5.4 提取物制备工艺及指标成分总转移率  57
  6 提取物理化性质研究  57-61
    6.1 丹黄凝胶提取物溶解性能考察  58-60
    6.2 提取物中大黄酚和小檗碱的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60-61
  7 讨论与小结  61-62
  参考文献  62-64
第四章 丹黄凝胶剂成型工艺及体外透皮释放研究  64-99
  1 仪器与试药  64-65
    1.1 仪器与材料  64
    1.2 试剂与药品  64
    1.3 实验动物  64-65
  2 体外试验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65-67
    2.1 色谱条件  65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65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65
    2.4 方法学考察  65-67
  3 体外透皮与释放的研究方法  67-72
    3.1 体外透皮试验方法建立  67-70
    3.2 体外释放试验方法建立  70-72
  4 丹黄凝胶成型工艺研究  72-88
    4.1 提取物溶剂系统的选择  72-73
    4.2 凝胶基质选择  73-79
    4.3 促渗剂的选择  79-82
    4.4 基质载药量考察  82-84
    4.5 pH调节剂的选择  84-85
    4.6 正交优化丹黄凝胶剂处方  85-88
  5 丹黄凝胶剂的制备  88-90
    5.1 制剂处方确定  88
    5.2 丹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图  88
    5.3 小试样品制备  88-90
  6 丹黄凝胶剂的体外释放与透皮研究  90-96
    6.1 丹黄凝胶剂的体外释放研究  90-92
    6.2 丹黄凝胶剂的体外透皮研究  92-95
    6.3 体外释药特性与透皮渗透性相关性研究  95-96
  7 讨论与小结  96-97
  参考文献  97-99
第五章 丹黄凝胶剂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99-117
  1 仪器与试药  99-100
    1.1 仪器与设备  99
    1.2 试剂与药品  99-100
  2 方法与结果  100-113
    2.1 外观性状及气味  100
    2.2 检查  100
    2.3 薄层鉴别  100-106
    2.4 含量测定  106-113
  3 丹黄凝胶剂质量标准初步草案  113-115
  4 讨论与小结  115-116
  参考文献  116-117
第六章 丹黄凝胶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117-124
  1 仪器与试药  117
  2 方法与结果  117-123
    2.1 检查项目及方法  117
    2.2 影响因素稳定性试验  117-120
    2.3 酸碱和盐对丹黄凝胶剂稳定性的影响  120-121
    2.4 初步稳定性试验  121-123
  3 讨论与小结  123-124
全文总结  124-127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127-128
致谢  128

相似论文

  1. 凡纳滨对虾加工副产物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改良工艺的研究,TS254.9
  2. 清热头痛软胶囊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TQ461
  3. 当归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TQ461
  4. 420nm强脉冲光对痤疮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R758.733
  5. 通脉滴丸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TQ461
  6. 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的探索性研究,R283
  7. 芜菁药材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R284.1
  8. 复方防风颗粒制备工艺及制剂质量标准研究,TQ461
  9. 连翘炮制和连翘酯苷A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TQ461
  10. 两种中药的化学物质与质量标准研究,R284.1
  11. 水电机组运行稳定性试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TV737
  12. 福安特纳米口服颗粒剂的研究,R286.0
  13. 甲基莲心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R94
  14. 盐酸阿米替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设计及质量标准的研究,R94
  15. 肾复舒颗粒定量、指纹图谱及体外溶出研究,R286.0
  16. 阿魏胶囊质量标准研究及有效期的研究,R286
  17. 通关藤、虎杖与消瘤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R286
  18. 巴戟天化学成分及炮制工艺研究,R283
  19. 黄连、枳实药对的配伍研究,R289.1
  20. 丹参水溶性酚酸成分提取纯化及质量标准研究,R284
  21. 芪鲜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初步药效学研究,R28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