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朗·富勒法伦理思想探究

作 者: 彭艳霞
导 师: 唐凯麟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富勒 法律 道德 法伦理 思想
分类号: D909.7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2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富勒法伦理思想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惨痛的“三战”及其它一些事件为自然法的复兴提供了契机。首先,自然法的复兴是对法西斯专政和法西斯政治法律制度的必然反映。其次,自然法的复兴也是对美国国内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反映。再次,二战后在联邦德国发生的著名的纽伦堡审判事件和拉德布鲁赫对自然法的转向也促进了自然法思想的传播。富勒的法伦理思想在此时代背景下得以形成。对传统自然法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对哈特实证主义法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构成富勒法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富勒法伦理思想形成的方法论特征是应然与实然的一致性、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富勒的法伦理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富勒借鉴了伦理学上的两分法,将道德分为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愿望的道德是善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义务的道德是对人类过有秩序的社会生活的基本的、较低的道德要求。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既有区分又有关联。基于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之分这一伦理前提,富勒建构了法律的内在道德理论。法律的内在道德又称为“程序自然法”,是指法律在制定、适用、解释等程序方面的原则,是使法律这一以规则治理人类行为的事业成为可能的基本要求。法律内在道德的八项原则,即法律的一般性原则、法律的公开性原则、法律的不溯及既往性原则、法律的清晰性原则、法律的不矛盾性原则、法律的可行性原则、法律的连续性原则、官方行动与法律的一致性原则。法律的外在道德也叫做“实体自然法”,指的是法律要达到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实体目标和理想。法律的内在道德与法律的外在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律是使人类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的事业,其目的对自由、平等、良好生活与秩序的追求。富勒的法伦理思想有其自身的特征。与古典自然法学相比,富勒法伦理思想的特征是强调法律必须满足程序要求。与实证主义法学相比,富勒法伦理思想的特征是合法性原则人性前设的低限度要求和法律与道德的结合。富勒的法伦理思想在西方法理学界中相当引人注目,内含于其中的程序自然法理论为自然法学说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被推崇为当代西方自然法学的主要代表理论之一。富勒的法伦理思想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是有益的。通过对富勒法伦理思想的借鉴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在构建法治秩序中遇到的障碍,增强法律的力量,使中国建立法治国家的道路更加畅通。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绪论  9-13
第一章 富勒法伦理思想的形成  13-25
  第一节 富勒法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3-15
  第二节 富勒法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15-22
    一、对传统自然法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15-18
    二、对哈特实证主义法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18-22
  第三节 富勒法伦理思想形成的方法论特征  22-25
    一、应然与实然的一致性  22-23
    二、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  23-25
第二章 富勒法伦理思想的内容  25-38
  第一节 道德的分类: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  25-27
    一、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的内涵  25
    二、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的区分  25-26
    三、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的关联  26-27
  第二节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的内在道德与法律的外在道德  27-35
    一、法律的内在道德  27-34
    二、法律的外在道德  34
    三、法律的内在道德与法律的外在道德的关系  34-35
  第三节 法律的终极关怀:良好的生活与秩序  35-38
    一、法律的定义  35-36
    二、法律的目的  36-38
第三章 富勒法伦理思想的评析  38-52
  第一节 富勒法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38-48
    一、与古典自然法学相比富勒法伦理思想的特征  38-41
    二、与实证主义法学相比富勒法伦理思想的特征  41-48
  第二节 富勒法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48-49
  第三节 富勒法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49-52
    一、富勒法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一般而言  49-50
    二、富勒法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而言  50-52
结语  52-53
参考文献  53-58
附录  58-59
后记  59-61

相似论文

  1.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2.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3.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4.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5.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6. 许心如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R259
  7.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8. 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点的研究,G623.5
  9.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育问题研究,G633.2
  10.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11.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12.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13.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14.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5. 周耀庭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R249.2
  16. 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腭及特色用药研究,R249.2
  17. 温振英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小儿腹泻病用药规律研究,R249.2
  18.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19. 危北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胃肠复元法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治疗作用的探讨,R249.2
  20. 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R249.2
  21.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益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R249.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的理论(法学) > 法学史、法律思想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