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

作 者: 茅薇薇
导 师: 李广良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学科教学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 儒学优秀思想
分类号: G63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8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直以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系统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品质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力。但由于其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化、快速化等思想影响,导致其应有的道德教化、培养人才的作用在社会环境和学生忽视中而被削弱了。社会中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崇拜金钱等错误思想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使部分青少年学生身上出现了自私、冷漠、功利、虚伪等不健康的心理倾向,这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儒学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由于自身独有的分析问题视角和博大精深的理论内容,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它倡导的“和”、“仁”、“诚”、“信”的核心理念以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想主义追求和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对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给出了意味深长,令人深思的解释。所以无论是东方学者还是西方专家,都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到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上来,国学热、新儒学、读经班等现象的出现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鉴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缺憾和不足,认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汲取儒学传统思想的精髓,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实发展自身,传承美德,发扬光大。提倡新时期条件下教学应采用新形式、新方法,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自身实际,坚持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有利于推动中学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一、导论  8-13
  (一) 研究背景  8-9
  (二) 研究综述  9-1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2
  (四) 研究方法  12-13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13-21
  (一)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13-16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洞,学生不感兴趣  13-14
    2.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4
    3.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德育素质不高,缺乏传统文化素养  14-15
    4. 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整体下降,部分学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15-16
  (二)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因素  16-21
    1. 东西方文化交流,多元价值观的碰撞  16-17
    2. 市场经济追求利益导致的社会整体功利性  17-18
    3. 学校本身的德育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和健全  18-19
    4. 家庭教育的误区和父母素质的局限  19
    5. 信息网络化迅猛发展的影响  19-21
三、儒学传统思想的基本内容、重要地位和时代价值  21-27
  (一) 儒学传统思想的基本内容  21-23
  (二) 儒学传统思想的重要地位  23-24
  (三) 儒学传统思想的时代价值  24-27
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继承儒学传统思想  27-47
  (一)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儒学传统思想的原则  27-30
    1. 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  27-28
    2.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相适应  28
    3. 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28-29
    4. 与时代进步潮流相融汇  29
    5. 与教学实际相统一  29-30
    6. 与大众的接受能力相吻合  30
  (二) 中学思想政治课应该继承哪些儒学传统思想  30-35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继承儒学浓郁的人文精神  30-32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继承儒学优秀的生态价值观  32-33
    3.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继承儒学的自强不息、求真、求诚、求善、求美的理想人格境界  33-34
    4.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继承儒学传统思想中强调的“和”“信”  34-35
  (三)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继承儒学传统思想的措施  35-47
    1. 国家社会共同努力,为中学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崇儒氛围  36-37
    2. 学校是传承优秀儒学思想的重要机构,要发挥主体作用  37-42
    3. 家庭传统文化教育要发挥作用辅助学校,培养合格人才  42-47
结语  47-48
附录  48-51
参考文献  51-5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4-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2.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3.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4.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5.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6.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8.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G711
  9. 论康德的科学观,B516.31
  1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11.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12.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13.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14. 浅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说,B26
  15. “综合社会契约论”研究,B82-05
  16.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17. 税务系统反腐倡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812.42
  18. 幼儿文学的德育功能探析,G611
  19. 交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20.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政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