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
作 者: 刘艳
导 师: 南国农;杨改学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关键词: 高师院校 现代教育技术 精品课程 网络课程 建设现状
分类号: G40-0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1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面向师范类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部于2003年4月8日发布的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的通知,“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也被积极推动着。目前已有多所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由于师范类院校与非师范类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所区别,本文只选取了高师院校范围内的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级别的“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于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找出其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为此课程的后续建设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将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进行对比,发掘各自的特色之处,也为后续建设和其他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给出一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外开放课程发展状况、国家精品课程和“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作为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标准,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的实际情况,从课程的总体情况、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互动与评价、课程界面设计、课程更新运行情况这7个维度对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进行内容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找出目前已经取得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运用对比分析法,对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进行对比分析,挖掘出各自的特色之处。通过对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已取得的成绩,包括已经有五所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资源多种媒体呈现方式逐渐增多、课程逐渐形成了立体化教材。(2)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师梯队结构尚不合理、课程资源管理问题、交互系统建设薄弱、评价方式不完善、课程学习情境、教学方法设计不足。(3)针对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的推广和应用、改进“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教学设计、丰富课程资源、评价方式多元化、重视过程性评价、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建立完善的网上互动模块、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更新评比机制。论文第五章对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提炼出具有特色的五个方面,包括在线测试系统、学习过程记录系统、虚拟实验系统、本土特色资源、移动学习支持系统。期望这些特色部分能够给后续的建设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绪论 11-25 1.1 研究背景 11-13 1.2 研究现状 13-22 1.2.1 国外开放课程的发展状况 13-1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4-21 1.2.2.1 国家精品课程研究现状 14-15 1.2.2.2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研究现状 15-17 1.2.2.3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研究现状 17-18 1.2.2.4 “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研究现状 18-21 1.2.3 对现状研究的简要评述 21-22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23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25 1.4.1 研究内容 23-24 1.4.2 研究方法 24-25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5-29 2.1 概念的界定 25-27 2.1.1 课程 25 2.1.2 精品课程 25-26 2.1.3 网络课程 26 2.1.4 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26-27 2.1.5 “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 27 2.1.6 高师院校 27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7-29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8 2.2.2 系统方法 28-29 第三章 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研究分析 29-53 3.1 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总体情况分析 31-33 3.2 教师队伍建设 33-37 3.2.1 教师梯队结构 33-35 3.2.2 教师队伍学历、职称结构 35-36 3.2.3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 36-37 3.3 教学内容 37-41 3.3.1 教学资源 37-40 3.3.1.1 教学资源类型 38-39 3.3.1.2 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 39-40 3.3.2 课程内容设计 40-41 3.4 教学方法与手段 41-44 3.4.1 教学方法 41-42 3.4.2 实践活动 42 3.4.3 学习辅助工具 42-44 3.5 交互模块 44-46 3.5.1 交流互动模块设计 44-45 3.5.2 学习评价模块设计 45-46 3.6 界面设计 46-49 3.6.1 界面布局 46-47 3.6.2 导航设计 47-48 3.6.3 链接设计 48-49 3.7 课程更新运行情况 49-52 3.7.1 资源的更新情况 49-51 3.7.2 互动交流模块运行质量分析 51-52 3.8 申请中的“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情况 52-53 第四章 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效、问题和对策 53-62 4.1 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已取得的成效 53-54 4.1.1 五所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53 4.1.2 课程资源多种媒体呈现方式逐渐增多 53 4.1.3 课程逐渐形成了立体化教材建设 53-54 4.2 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 54-57 4.2.1 教师梯队结构尚不合理 54 4.2.2 课程资源管理问题 54-56 4.2.2.1 课程资源内容不足 55 4.2.2.2 课程资源更新滞后 55-56 4.2.3 交互系统建设薄弱 56 4.2.4 评价方式不完善 56 4.2.5 课程学习情境、教学方法设计不足 56-57 4.3 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7-62 4.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7-58 4.3.2 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的推广和应用 58 4.3.3 改进“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教学设计 58-59 4.3.4 丰富课程资源 59 4.3.5 评价方式多元化,重视过程性评价 59-60 4.3.6 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60 4.3.7 建立完善的网上互动模块 60 4.3.8 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更新评比机制 60-62 第五章 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特色部分分析 62-72 5.1 在线测试系统 62-65 5.2 学习过程记录系统 65-67 5.3 虚拟实验系统 67-69 5.4 本土特色资源 69-71 5.5 移动学习支持系统 71-72 第六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72-75 6.1 研究结论 72-73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 73-75 参考文献 75-78 致谢 78-80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0
|
相似论文
- 高校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642.3
- 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G635.1
-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品课程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G434
- 分面元数据在网站检索系统中的应用研究,G354.2
- 太仓市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G625.1
- 关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G641
-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G711
- 连云区社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D669.3
-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现状与对策研究,G652.4
- 苏南地区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G807.4
- 我国“985”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建设现状研究,B844.2
- 网络课程现存问题的探究及对策研究,G434
- 基于ASP的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实践,G434
- 面向韩国小学生的网络汉语教学研究,H195.3
- 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个案研究,H319
- 《摄影》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40-4
- 网球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G845
- 影响北京市部分普通高校武术课程发展的若干因素研究,G85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育学 >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 > 教育技术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