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桑黄液体发酵和桑黄多糖提取纯化的研究

作 者: 骆冬青
导 师: 汪维云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桑黄 液体发酵 菌丝生物量 桑黄多糖 分离纯化
分类号: S567.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8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桑黄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及广泛应用前景的真菌,目前所知桑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桑黄多糖。本文对影响桑黄液体培养的理化因子进行了研究,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筛选了适宜桑黄液体培养的配方和培养条件,并对桑黄菌丝体里的多糖进行了提取与分离纯化试验研究。其主要内容有:理化因子对桑黄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研究,桑黄多糖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不同碳源因素试验显示:在供试的6种碳源中,玉米粉为最佳碳源,而且价格便宜,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用。不同氮源因素试验显示:在供试的5种氮源中,黄豆粉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优于其他氮源,因此选择黄豆粉为最佳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的试验显示: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对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基础上,进行了培养基配比正交实验,确定了桑黄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玉米粉4%、黄豆粉1.5%、磷酸二氢钾O.1%、硫酸镁0.1%。以碳源、氮源为影响因子的菌丝生物量的响应面方程为:z=1.7950x+1.1967y-0.1967x~2-0.1267y~2-0.1850xy-2.9722,式中:z-为菌丝生物量,x-为碳源,y-为氮源。培养条件因子中研究了温度、pH值、装液量、转速、接种量、培养时间等因子对桑黄液体发酵中菌丝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桑黄的菌丝体在pH6.5的条件下,按15%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100ml最佳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在130r/min振荡培养箱中26~C,恒温发酵培养7d,即可得到大量的菌丝体。桑黄粗多糖的提取工艺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溶剂比有密切关系。本实验采用热水浸提法,对这些单因素影响进行了逐一试验,得到桑黄多糖的最佳提取时间为2.5h,最佳提取温度为60℃,最佳提取次数为3次,最佳料液比为14倍。采用了Sevag法对桑黄粗多糖进行去蛋白试验,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为,去蛋白质的最佳条件是Sevag溶液中氯仿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10:3,样品和Sevag溶液的体积比为1:1,振荡时间为10min。以样品和Sevag溶液的体积比,氯仿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影响因素的蛋白去除率响应面方程:z=121.5167x+32.449y-50.0999x~2-4.4299y~2-2.5600xy-46.7733,式中:z-蛋白质去除率/%,x-样品:Sevag溶液(V:V),y-氯仿:正丁醇(V:V)。本研究采用了大孔吸附树脂(AB-8)、DEAE-纤维素对桑黄多糖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然后用凝胶柱层析(Sephadex G-100)进一步纯化,经过初步分离后,得到多糖含量相对稍高的两个组分H-A和H-B,为了进一步分离,根据分子量大小对H-A和H-B用凝胶柱层析(Sephadex G-100)进一步纯化,得到多糖含量较高的H-A1、多糖含量达到95.6%,H-B1多糖含量达到97.21%,由此可知通过凝胶柱层析(Sephadex G-100)可以很好地将多糖纯化和分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1 文献综述  9-18
2 引言  18-19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19-28
  3.1 材料  19-20
    3.1.1 菌种及其来源  19
    3.1.2 培养基  19
    3.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19-20
  3.2 方法  20-28
    3.2.1 发酵培养主要指标的测定方法  20-22
    3.2.2 培养基成分和液体发酵条件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22-24
    3.2.3 桑黄菌丝体中桑黄多糖的提取工艺  24-25
    3.2.4 Sevag法去蛋白  25-26
    3.2.5 桑黄多糖纯度的测定  26
    3.2.6 桑黄多糖的分离纯化  26-28
4.结果与分析  28-46
  4.1 培养基成分和液体发酵条件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28-36
    4.1.1 培养基成分对桑黄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28-31
    4.1.2 液体发酵条件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31-36
  4.2 桑黄菌丝体中桑黄粗多糖的提取工艺  36-42
    4.2.1 标准曲线  36-37
    4.2.2 提取温度对桑黄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37-38
    4.2.3 提取时间对桑黄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38
    4.2.4 料液比对桑黄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38-39
    4.2.5 提取次数对桑黄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39
    4.2.6 醇沉倍数对桑黄发酵液中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39-40
    4.2.7 桑黄粗多糖提取验证试验  40
    4.2.8 去除蛋白方法的确定  40-41
    4.2.9 建立响应面方程  41-42
  4.3 桑黄菌丝体中粗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  42-46
    4.3.1 桑黄多糖的纯度测定  42-43
    4.3.2 Sevag法去蛋白后的样品经大孔树脂粗分  43-44
    4.3.3 DEAE-纤维素对粗分的样品分离  44
    4.3.4 凝胶柱层析(Sephadex G-100)  44-46
5. 讨论  46-50
  5.1 培养基成分对桑黄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46
  5.2 发酵条件桑黄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46-47
  5.3 有机原料的处理  47
  5.4 桑黄菌丝体中桑黄粗多糖的提取工艺  47-48
    5.4.1 桑黄发酵液中的桑黄多糖  47
    5.4.2 提取温度对桑黄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47-48
    5.4.3 测定糖含量的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8
  5.5 桑黄粗多糖的分离纯化  48-50
    5.5.1 去蛋白的方法  48
    5.5.2 不同的浓缩方法  48
    5.5.3 凝胶层析  48-50
6. 结论  50-51
  6.1 桑黄菌的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50
  6.2 桑黄菌丝体中的桑黄粗多糖的提取工艺  50
  6.3 桑黄粗多糖的最佳去蛋白条件  50-51
7. 展望  51-52
参考文献  52-55
致谢  55-56
作者简介  56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2.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3.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4. 金花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的研究,S567.19
  5.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6. 雪莲果低聚果糖提取分离及分析研究,TS255.1
  7.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8. 人源β-防御素-6的原核表达及纯化,Q78
  9. 芝麻饼粕中木酚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29
  10.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TS221
  11. 嗜酸乳杆菌NX2-6抑菌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TS201.3
  12.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Vc脂肪酸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TS202.3
  13. 洋葱假单胞菌S31脂肪酶的分离提取及其在食品中应用,TS201.25
  14. 海蓬子脂溶性成分的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R284.1
  15. 麦胚抗菌肽富集与分离纯化技术研究,TQ936.16
  16. 枯草芽孢杆菌fmbJ抗菌物质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TQ920.6
  17. 桑黄(P.baumii Pilát)胞外多糖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免疫活性研究,R285
  18. 竹虫(Omphis fuscidentalis)体内纤维素酶系的酶学性质及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Q814
  19. 红曲色素的制备、分离及黄色素结构表征,TS264.4
  20. 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与性质研究,TS254.9
  21. 花生红衣中红色素、原花色素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的研究,TS202.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菌类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