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广义复杂网络上传染病阈值及其免疫策略研究

作 者: 彭成斌
导 师: 金小刚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关键词: SIS模型 复杂网络 传染病阈值 特征值 免疫
分类号: N94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复杂网络是以图论为基础而衍生的研究对象。作为一种有效的建模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社会学、物理学等领域。传染病模型可描述疾病在人群中传播的动力学过程。其中的SIS模型是在复杂网络上广泛应用的传染病模型之一。对于传染病模型在复杂网络上的应用研究有以下方面的意义:(1)提供了针对传染病扩散的数学化的研究手段;(2)与药物免疫、个体隔离等微观手段不同,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宏观的免疫思路;(3)其规划方案的全局性能为政府机构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4)其与计算机病毒扩散的相似性能为计算机病毒的免疫提供帮助。在SIS模型应用于接触网络的研究方面,这些网络的节点往往是被无向无权的边连接,并满足一定的统计规律。而本文研究了在广义复杂网络上SIS传染病模型的阈值问题和免疫问题。由于广义复杂网络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节点和边,因此可以更精确的描述现实环境。本文的工作包含如下几方面:(1)提出并证明了复杂网络上传染病灭绝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相应的参数化邻接矩阵的谱半径小于1,模拟结果符合这个论断;(2)将该结果还应用于评估免疫策略的效率。本文以传统的平均免疫、随机免疫、目标免疫和熟人免疫为例给出了分析示例,表明目标免疫效果最佳,与其他文献的认识基本一致;(3)设计了若干个算法,可以在参数化邻接矩阵已给定的情况下用于精确地找到最优免疫策略,以及快速地找到近似免疫策略。这些算法的有效性在模拟实验中得到了验证。本文的工作可以应用到相关领域的数值计算、符号推导等方面,也可推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免疫设计。而在未来,广义社会网络有望进一步发展成为动态社会网络,作为这一领域研究的新趋势。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15
  1.1 研究背景  10
  1.2 传染病模型  10-12
  1.3 传染病模型在复杂网络上的应用  12-13
  1.4 复杂网络上的传染病模型研究意义  13-14
  1.5 本章小结  14-15
第2章 广义网络上的传染病阈值理论  15-24
  2.1 理论的提出及证明  15-19
  2.2 模拟方法验证理论结果  19-20
  2.3 对独立假设的讨论  20-23
  2.4 本章小结  23-24
第3章 从阈值理论角度理解传统免疫策略  24-27
  3.1 平均免疫  24
  3.2 目标免疫  24-25
  3.3 随机免疫  25
  3.4 熟人免疫  25-26
  3.5 本章小结  26-27
第4章 根据阈值理论设计最优免疫策略  27-41
  4.1 问题描述  27-29
  4.2 当PAM是对称矩阵时公式(4.1)的解  29-30
  4.3 当PAM是非对称矩阵时公式(4.1)的解  30-31
  4.4 公式(4.2)和公式(4.4)的解  31-40
  4.5 本章小结  40-41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41-47
  5.1 广义网络上传染病阈值问题的研究总结  41-42
  5.2 从动态社会网络角度研究传染病问题的展望  42-44
    5.2.1 简介  42-43
    5.2.2 具体方法  43-44
  5.3 动态社会网络研究的其他意义  44-46
  5.4 本章小结  46-47
参考文献  47-5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53-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2. 数字电路内建自测试方法的研究,TN79
  3.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4.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和ns3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P6和NS38免疫原性研究,S941.41
  5. HSV-2gD模拟抗原表位P6、HBsAg、IL18重组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观察,R392
  6. 微纤维相关蛋白4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和外周血浓度与肝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R575.2
  7. 携带WSSV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和环境因子胁迫的研究,S945
  8. HCV准种变异特性及其免疫逃逸机制初步研究,R392.1
  9.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10.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11. 植物精油对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及免疫性能的影响,S828.5
  12. “和美酵素”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S828.9
  13.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14. 壬基酚与三丁基锡对罗氏沼虾免疫因子、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和性腺发育的影响,S945
  15. 维生素E和C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S963.1
  16. 添加钾离子对低盐度水体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S963
  17. 几种免疫增强剂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生长、非特异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S963
  18. 复杂网络的建模分析及其应用,O157.5
  19. 免疫磁珠纯化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蛋白方法的建立,R373
  20. 棘胸蛙非特异性免疫在多种环境胁迫下的反应特征,Q958.1
  21.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两个Ⅲ型效应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S435.651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系统学、现代系统理论 > 大系统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