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携带WSSV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和环境因子胁迫的研究

作 者: 陈怀文
导 师: 邱德全
学 校: 广东海洋大学
专 业: 水产养殖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WSSV携带者 温度 氨氮 亚硝酸氮 抗病力 免疫学指标
分类号: S9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本文设计了具有自净化能力的沙滤底封闭式养殖系统养殖凡纳滨对虾。通过定期检测养殖系统水体中的弧菌数量、异养菌数量、铵态氮、亚硝酸氮等来反映养殖系统的稳定性。测定表明,经过沙滤系统处理的水质的弧菌、异养菌、铵态氮以及亚硝酸氮的含量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铵态氮的变化范围0.385—0.523mg/L;亚硝酸氮的变化范围0.138—0.267mg/L)。2、本文利用不同浓度的WSSV病毒粗提液来浸泡感染凡纳滨对虾,同时测定了死亡情况并对感染对虾WSSV病毒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采用病毒粗提原液、10-1、10-2、10-3浸泡的实验组对虾的死亡率分别为41.11 %、30 %、14.44 %、2.22 %,死亡率逐渐降低。PCR检测结果表明:原液、10-1、10-2实验组的凡纳滨对虾一步PCR检测均呈阳性;一步PCR检测10-3实验组呈阴性,二步PCR检测呈阳性,表明10-3实验组对虾携带了WSSV,但没有发病症状,可以保持成活。3、在本文的养殖模式中,在不同温度梯度下养殖凡纳滨对虾WSSV携带者,通过检测其死亡情况、血细胞数、酚氧化酶(PO)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研究凡纳滨对虾WSSV携带者对胁迫条件的反应。在22、25、28、30℃条件下,10 d累计死亡率分别为27.78 %、16.67 %、12.22 %、4.44 %;33℃实验组的携带者的死亡率达到23.33 %。各实验组血细胞数、PO活力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7 d后趋于稳定;SOD活力随温度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 d后趋于稳定。30℃实验组的血细胞数量和PO活力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而SOD活力则是30℃、33℃实验组均优于其他温度实验组(22℃、25℃、28℃实验组)。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30℃条件下,凡纳滨对虾WSSV携带者的存活率较高。4、在本文的养殖模式中,在0.05、0.35、0.75、1.75、2.25、3.00 mg/L氨氮浓度下,WSSV携带者10 d累计死亡率分别为0、4.44 %、10 %、16.67 %、35.56 %,结果说明低浓度氨氮0.05、0.35mg/L实验组死亡率较低。0 d7 d内,低浓度氨氮实验组(0.05、0.35、0.75mg/L)的PO活力均出现上升的趋势(P﹤0.05),高浓度实验组(1.75、2.25、3.00mg/L)显著下降,10 d后各实验组PO、血细胞数、CAT均低于0.05mg/L实验组。以上结果说明,长时间的氨氮胁迫能使WSSV携带者的抗病力下降。5、在本文的养殖模式中,在0.05、0.10、0.30、0.50、0.70mg/L亚硝酸浓度下, 10 d后携带者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0、8.89 %、11.11%、16.67%、26.67%,说明随着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携带者的死亡率增加。低浓度(0.05、0.10 mg/L)亚硝酸氮浓度对凡纳对虾WSSV携带者的血细胞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在高浓度(0.50、0.70 mg/L)亚硝酸胁迫下,血细胞数量的下降趋势较大。7 d内,对虾血清的PO活力先升高后下降,10 d后,各实验组PO活力均低于对照组;且高浓度实验组PO活力明显低于低浓度实验组。以上结果说明,随着水体中亚硝酸氮浓度的提高,凡纳滨对虾WSSV携带者的免疫力下降。

全文目录


摘要  6-8Abstract  8-121 前言  12-22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1.2 水体自净化养殖系统  12-15    1.2.1 对虾养殖模式以及养殖水的处理  12-13    1.2.2 水体的净化  13-15  1.3 白斑综合症的暴发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5-19    1.3.1 温度  15-16    1.3.2 盐度  16    1.3.3 溶解氧  16-17    1.3.4 铵态氮  17    1.3.5 亚硝酸氮  17-18    1.3.6 WSSV  18-19  1.4 反映对虾健康水平的抗病力指标  19-22    1.4.1 血细胞密度(THC 和DHC)  19    1.4.2 血细胞酚氧化酶活力(PO)  19-20    1.4.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20    1.4.4 血清蛋白质含量  20    1.4.5 过氧化氢酶(CAT)  20-222 携带 WSSV 凡纳滨对虾群体的建立  22-36  2.1 材料与方法  22-26    2.1.1 材料  22-23    2.1.2 方法  23-26  2.2 结果  26-33    2.2.1 水质测定结果  26-30    2.2.2 感染对虾的死亡  30-31    2.2.3 感染对虾的症状  31    2.2.4 不同浓度病毒粗提液感染对虾的Nested-PCR 检测  31-33    2.2.5 感染后死亡对虾的Nested-PCR 检测结果  33  2.3 讨论  33-363 不同温度对凡纳滨对虾WSSV 携带者的发病和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36-42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6-37    3.1.1 实验材料  36    3.1.2 实验仪器  36    3.1.3 实验方法  36    3.1.4 血样各指标的测定  36-37  3.2 实验结果  37-41    3.2.1 不同温度条件对凡纳滨对虾WSSV 携带者死亡情况的影响  37-39    3.2.2 不同温度条件对凡纳滨对虾 WSSV 携带者血细胞数量的影响  39-40    3.2.3 不同温度条件对凡纳滨对虾 WSSV 携带者PO 活力的影响  40    3.2.4 不同温度条件对凡纳滨对虾 WSSV 携带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  40-41  3.3 讨论  41-424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WSSV 携带者的发病和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42-50  4.1 材料和方法  42-43    4.1.1 实验材料  42    4.1.2 实验方法  42    4.1.3 血液中各指标的测定  42-43    4.1.4 数据分析  43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47    4.2.1 不同氨氮浓度条件对凡纳滨对虾 WSSV 携带者的死亡情况的影响  43-44    4.2.2 不同氨氮浓度条件对凡纳对虾 WSSV 病毒携带者血细胞数的影响  44-45    4.2.3 不同氨氮浓度条件对凡纳滨对虾 WSSV 携带者血清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45-46    4.2.4 不同氨氮浓度条件对凡纳滨对虾 WSSV 携带者血清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  46-47  4.3 讨论  47-505 亚硝酸盐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WSSV 携带者的发病和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50-57  5.1 材料和方法  50-51    5.1.1 实验材料  50    5.1.2 实验方法  50-51    5.1.3 血样中各指标的测定  51  5.2 实验结果  51-55    5.2.1 不同亚硝酸氮浓度条件对凡纳滨对虾 WSSV 携带者的死亡情况的影响  51-52    5.2.2 不同亚硝酸氮浓度条件对凡纳滨对虾 WSSV 携带者血细胞数的影响  52-53    5.2.3 不同亚硝酸氮浓度条件对凡纳滨对虾 WSSV 携带者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53-54    5.2.4 不同亚硝酸氮浓度条件对凡纳滨对虾 WSSV 携带者 SOD 活力的影响  54-55  5.3 讨论  55-57结论  57-58参考文献  58-66致谢  66-67作者简介  67-68导师简介  68-69

相似论文

  1.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2. 基于温度变化的润滑脂对接触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TH117.22
  3.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技术研究,TH811
  4. 基于多光谱法的爆炸火焰测温系统的研制,TH811
  5.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6.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7.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8. 喷管羽流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研制,V434
  9.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10.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11. 交联电缆生产线电控系统的研制,TP273.5
  12.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P273
  13. 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N752
  14. 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S968.9
  15. 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试验与温度应力研究,TU528
  16. 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S968.252
  17.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18. 电极和电解质对H2O2开路电位的影响研究,TM911.4
  19. 二斑叶螨体内噬菌体WO、Wolbachia和寄主三者关系的研究,S433.7
  20. 罗非鱼死鱼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TS254.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保护学 > 甲壳类病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