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 2b融合蛋白的研究

作 者: 黄岩山
导 师: 陈智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融合蛋白 毕赤酵母 发酵 纯化 鉴定 药物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免疫原性
分类号: R9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5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利用人血清白蛋白融合技术,制备一种在体内半衰期长,生物学活性高的长效研究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用于病毒性肝炎,肿瘤等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方法:1.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rHSA/IFNα2b)酵母高表达菌株的构建,包括人血清白蛋白融合和干扰素α2b基因的获得,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毕赤酵母表达菌株的转化,筛选。2.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酵母高表达菌株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3.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纯化方法的研究。4.通过SDS-PAGE,等电聚焦,蛋白质杂交,氨基酸末端序列分析,质谱分析,肽谱,圆二色谱(CD)以及体外生物活性等方法对毕赤酵母表达的rHSA/IFNα2b进行结构鉴定。5.在食蟹猴体内进行药物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研究,检测动物体内rHSA/IFNα2b后血清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以及血清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AS)的变化,并与普通IFNα2b进行比较。并研究多次给药后rHSA/IFNα2b的免疫原性情况。结果:1.通过PCR技术从文库中分别扩增HSA和IFN的cDNA,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ENYD2中,获得含有HSA和IFN编码序列的重组质粒pGENYD2-HSA/IFNα2b,转化甲醇酵母受体菌GS115,筛选获得稳定整合、稳定表达rHSA/IFNα2b的毕赤酵母工程菌,表达形式为分泌型,摇瓶表达量大于50mg/L。2.对影响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rHSA/IFNα2b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摇瓶发酵试验,并根据摇瓶发酵的结果指导补料分批高密度发酵。最终确定控制甲醇浓度在0.5%之内,诱导pH5.0,温度22℃,添加0.1%吐温-80和有机培养基,发酵周期为96h对融合蛋白的发酵最优条件。在该条件下表达量最高达432mg/L。。3.发酵液上清超滤浓缩,通过亲和柱层析、疏水柱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组合纯化,纯化所得的rHSA/IFNα2b的纯度达98%以上,蛋白回收率约为25%。4.rHSA/IFNα2b分子量为86KD,等电点为5.3,N端15个氨基酸序列及C端3个氨基酸序列与理论推测一致,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593.2±20.5,质量肽谱与理论序列的重叠率为75%,体外生物活性大于5.0×105IU/mg。5.rHSA/IFNα2b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显示,rHSA/IFNα2b皮下给药后,半衰期(t1/2)长达92小时,与IFNα-2b相比,其中t1/2平均延长了19.6倍。6.药物动力学研究显示,在单次注射rHSA/IFNα2b后,2′,5′-OAS表达显著增加而且呈量效关系,而且2′,5′-OAS活性在体内维持长达14天,相比之下,IFNα诱生的2′,5′-OAS不仅强度低,而且维持的时间也很短。7.免疫原性实验研究发现,给药2周开始,给药动物体内产生了抗rHSA/IFNα2b抗体,并且8周时监测抗体具有中和干扰素活性作用。结论:1.rHSA/IFNα2b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系统中得到了高效表达,罐上表达量大于400mg/L。表达产物经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研究证明结构正确,样品制备工艺切实可行,纯化总体收率>20%,最终产品质量符合临床研究要求。2.食蟹猴体内进行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表明,rHSA/IFNa2b在动物体内有效的延长了半衰期,并且对诱生与IFN活性相关的2′,5′-OAS酶活性的能力显著提高,但是在食蟹猴体内有一定的免疫原性。3.现有的研究表明,酵母表达的rHSA/IFNa2b不仅显著延长了半衰期,而且体内活性更高。因此同普通IPNa相比,临床给药频率可以延长到每两周甚至每月一次,既减少了血药浓度波动,也提高了病人依从性,从而带来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9
研究背景  9-13
  1.新型制剂  9
  2.蛋白质工程改造技术  9
  3.蛋白质的PEG修饰  9-10
  4.融合蛋白技术  10-13
第一章 rHSA/IFNα2b毕赤酵母高表达菌株的构建  13-33
  1.引言  13
  2.实验材料  13-15
  3.方法  15-18
  4.结果  18-30
  5.讨论  30-32
  参考文献:  32-33
第二章 毕赤酵母表达rHSA/IFNα2b融合蛋白发酵工艺研究  33-42
  1.前言  33
  2.实验材料  33-34
  3.实验方法  34
  4.结果与讨论  34-41
  参考文献:  41-42
第三章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42-52
  1.前言  42
  2.材料与方法  42-44
  3.结果与讨论  44-51
  参考文献:  51-52
第四章 毕赤酵母表达rHSA/IFNα2b融合蛋白的结构分析与鉴定  52-63
  1.前言  52-53
  2.材料与方法  53-55
  3.结果  55-59
  4.讨论  59-61
  参考文献:  61-63
第五章 rHSA/IFNα2b融合蛋白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  63-89
  1.前言  63
  2.实验材料与方法  63-66
  3.结果与讨论  66-86
  4.结论  86-87
  参考文献:  87-89
研究结论  89-90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的研究计划  90-91
发表论文  91-99
综述 长效IFN-α制备及其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99-126
附录  126-127
致谢  127

相似论文

  1.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和ns3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P6和NS38免疫原性研究,S941.41
  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S855.3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颗粒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S858.31
  4. 展示生长抑素的猪细小病毒样颗粒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研究,S852.65
  5. 密码子优化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R392
  6. 牛分枝杆菌ESAT-6和MPT83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在ELISA方法中初步应用的研究,S858.23
  7. 嵌合猪圆环病毒的构建及其对仔猪的免疫原性,S858.28
  8. 布鲁氏菌omp31、omp2b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初步研究,S858.23
  9. 转融合基因K88ac-STⅡ-LTA2/LTB苜蓿的获得及其外源K88ac蛋白的检测与分析,S541.9
  10. 加热对尖吻蝮蛇蛇毒及其组分免疫原性及生物毒性的影响,R96
  11. 大肠杆菌LTB增强PRRSV-GP5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12. PRRSV灭活疫苗安全性与免疫原性的测定及其RT-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S858.28
  13. 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及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S858.28
  14. 丹毒丝菌的分离鉴定及其SpaA-N蛋白和lipo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S852.61
  15. 嵌合Hps外膜蛋白P2基因的APP缺失突变株△apxIC/ompP2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1
  16. 表达RV ERA株G蛋白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S852.65
  17. 副猪嗜血杆菌ompP2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的研究,S852.61
  18. 林蛙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基因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的初步分析,S947.2
  19. 新型免疫刺激分子增强DNA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S852.52
  20.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核酸疫苗的初步研究,S852.61
  21. HPS自转运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其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S852.6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物基础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