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中雌激素的非核效应及其机制

作 者: 梁铭霖
导 师: 王泽华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妇产科学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受体alpha 雌激素胞膜受体 17β雌二醇 E2-BSA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流式细胞术 细胞增殖 MTT ICI 182780 HB-EGF MAPK 雌激素非核效应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细胞内钙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
分类号: R737.3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0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雌激素受体α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表面ERα的表达及其受雌激素调控的研究,了解雌激素膜受体的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表达,为后续雌激素非核效应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ABC),对3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ERα的蛋白表达及表达部位情况进行检测。通过半定量积分综合计量法分析结果。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和HEC-1B细胞膜表面ERα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和分析结果。【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的表达阳性率随着临床期别的增加而下降(p=0.047);随着病理分级级别的增高而下降(p=0.01);随着肌层浸润的加深而下降(p=0.033)。ERα在胞浆和胞膜上出现的比率也随临床期别、病理分级、肌层浸润程度的增加而上升,但只在肌层浸润的深浅组别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4)。在Ishikawa细胞可以检测到有3%的细胞膜表面存在ERα的表达,且受雌激素的调控,E2作用1小时后,膜上有荧光的细胞数量增加,但作用24小时后,带有荧光的细胞数量则减少。E2-BSA作用下,则膜表面带有荧光的细胞数量在1小时和24小时后持续增加。在HEC-1B细胞中检测不到细胞膜表面的ERα表达。【结论】ERα的表达随着子宫内膜癌病程的进展而下降,ERα在细胞浆和细胞膜上的出现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能力的增加有关。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膜表面存在一小部分雌激素的胞膜受体,其表达受雌激素的调控。第二部分雌激素非核效应在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目的】检测雌激素的非核效应在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通过研究各种抑制剂对雌激素的增殖作用的影响,探讨雌激素非核效应在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中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E2以及E2-BSA作用下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和HEC-1B的增殖情况,以及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MEK1抑制剂PD98059和HB-EGF中和抗体对雌激素促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Ishikawa细胞在E2和E2-BSA达到1×10-8M以上浓度时才出现明显的细胞增殖(p<0.05);而在HEC-1B细胞中,E2则要达到1×10-7M浓度才能出现相同的增殖效应(p<0.01)。ICI 180780和PD 98059都能够显著抑制E2和E2-BSA在Ishikawa细胞中引发的细胞增殖作用(p<0.05); HB-EGF中和抗体只对E2-BSA作用下Ishikawa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效果(p<0.01)。在HEC-1B细胞中这三种抑制剂对雌激素诱导的细胞增殖都没有显著作用。【结论】不能通过细胞膜的E2-BSA具有与17β雌二醇同样的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和HEC-1B增殖的作用。说明雌激素的非核效应同样也能引发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活动。而这种雌激素的促增殖效应在Ishikawa细胞中能够被雌激素受体的拮抗剂所阻断,可以由此推测雌激素的核效应和非核效应促增殖的作用都是通过雌激素受体发挥的。PD 98059也能阻断这一增殖效应,提示MAPK信号通路可能在雌激素诱导的细胞增殖中发挥着某种作用。HB-EGF中和抗体只对E2-BSA作用的Ishikawa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提示HB-EGF可能是雌激素非核效应在雌激素受体阳性子宫内膜癌细胞中促进细胞增殖效应中的一环。第三部分雌激素非核效应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信号通路研究【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和HEC-1B细胞在雌激素作用后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活化、[Ca2+]i浓度的变化、以及分泌至细胞外的HB-EGF的含量的迅速改变,探讨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雌激素非核效应的信号传导途径。【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2和E2-BSA分别作用后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和HEC-1B胞浆中ERK1/2的磷酸化程度,来反映MAPK通路的激活。利用光吸收指示剂法,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动态观测加入E2和E2-BSA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E2和E2-BSA分别作用于子宫内膜癌细胞15分钟后,收集培养液上清,ELISA法检测上清中HB-EGF的含量变化。同时检测ICI 182780、PD 98059和HB-EGF中和抗体对这些信号分子改变的影响。【结果】在Ishikawa细胞中ERK1/2的活化在E2和E2-BSA浓度为1×10-8M时最强,在HEC-1B细胞中则在E2为1×10-7M时,ERK1/2才出现明显活化。在雌激素对MAPK活化的时效性研究中,E2以及E2-BSA的作用浓度为1×10-8M时,Ishikawa和HEC-1B细胞在2分钟时就都出现了ERK1/2的磷酸化,分别在15分钟和30分钟达到峰值。当对Ishikawa细胞给以ICI 182780预处理后,E2和E2-BSA对ERK1/2的活化作用被抑制;在用HB-EGF中和抗体处理过Ishikawa细胞后,只有对E2-BSA作用后ERK1/2的磷酸化有抑制作用。而HEC-1B细胞中ERK1/2的活化则不受ICI 182780和HB-EGF中和抗体的影响。E2和E2-BSA都能促进Ishikawa细胞内钙的增加, ICI 182780能明显抑制钙离子的增加率。而在HEC-1B细胞中,也能见到E2和E2-BSA作用后胞内钙离子浓度的缓慢增加,但ICI 182780对其没有抑制作用。在Ishikawa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只有E2-BSA作用组有HB-EGF的明显增加(p<0.01),并且ICI 182780能够抑制这种增加。而在HEC-1B细胞上清中则没有HB-EGF含量的明显改变。【结论】能够透膜进入细胞内的E2和不能透膜的E2-BSA都能够引发子宫内膜癌细胞内ERK的快速磷酸化,以及细胞内钙的增加,并且这种作用在Ishikawa细胞能够被ER的拮抗剂ICI 182780所抑制,可以推测雌激素的这种非核效应是由雌激素受体介导的。HB-EGF中和抗体仅能够抑制E2-BSA诱发的Ishikawa细胞内ERK的迅速活化,提示HB-EGF可能参与了通过胞膜受体介导的雌激素的非核效应,这与对细胞上清中HB-EGF含量的检测结论一致。而在ER低表达的HEC-1B细胞中,雌激素引发的这些迅速的非核效应不受ICI 182780抑制,可能是通过一种ER非依赖的途径实现的。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稻瘟病菌转录因子Moswi6的功能研究,S435.111.4
  2. Pin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738.1
  3.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4. PCV2对体外培养仔猪淋巴细胞钙信号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S858.28
  5. 不同培养方法和细胞因子对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R329
  6.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脂多糖促进肺癌细胞增殖中的机制探讨,R734.2
  7. hnRNP A2/B1及p21WAF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意义,R734.2
  8.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对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损伤的保护作用,R96
  9. 半胱胺制剂对新生犊牛早期断奶成功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S823.5
  1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S828
  11. SHH-N信号通路及其靶基因N-myc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R329
  12. 兔脂肪来源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富血小板血浆对其增殖的影响,R329
  13. 小胶质细胞不同功能状态下MAPK信号通路变化及梓醇对其影响,R363
  14. 大鼠再生肝脏细胞周期的研究,Q253
  15. 不同免疫方式对雏鸡免疫器官发育、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S858.31
  16. 蟾蜍灵对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增殖和诱导凋亡的研究,R285
  17. 人参皂苷Rg1对优化培养的人脐血MSCs增殖、分泌功能与ERK、p38信号分子的影响,R285.5
  18.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对机械应力刺激的反应,R329
  19. ROCKⅠ对PDGF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分子机制的研究,R363
  20. ROCK表达下调对PDGF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的调控,R363
  21. As2O3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与凋亡和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R36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泌尿生殖器肿瘤 > 女性生殖器肿瘤 > 子宫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