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悬浮芯片在病毒性出血热多重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
作 者: 芜为
导 师: 李德新;王世文
学 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专 业: 免疫学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热 出血热病毒 肾综合征 兔血清 血清学诊断 重组核蛋白 蛋白抗原 登革热 病人血清 ELISA 布尼亚病毒科 定量检测 血清标本 血清稀释度 病毒病 抗原表达 丝状病毒科 新疆出血热 正常人血清 交叉反应
分类号: R44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 VHF)是指一类由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引起VHF的病毒均为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主要包括四个不同的病毒科,即布尼亚病毒科、沙粒病毒科、丝状病毒科及黄病毒科。病毒性出血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人类健康及公共卫生有很大危害,全球大部分人口受到VHF的威胁。迄今,在我国流行的病毒性出血热主要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新疆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等。目前,病毒性出血热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ELISA、PCR、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病毒分离培养等,在病毒性出血热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上述实验室诊断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每个反应仅能对标本的一种指标进行检测,虽然多重PCR可以一次反应检测多个病原,但是检测数量有限,不能满足高通量检测的要求,且耗时较长、成本较高、样本使用量较大。xMAP技术即多功能多指标同步分析技术,又称悬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或液相芯片(liquid chip)技术,是由美国Luminex公司开发的一种全新的生物芯片技术,它整合了荧光素编码微球、激光技术、微流体技术、快速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系统,提供了一个相对高通量的分子检测技术平台。本研究将xMAP悬浮芯片技术应用于病毒性出血热实验室血清学诊断中,旨在通过对病毒性出血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建立快速、敏感、特异、高通量的VHF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开展工作:1、表达纯化部分出血热病毒重组核蛋白抗原构建了部分出血热病毒核蛋白的克隆,并纯化了九种出血热病毒重组核蛋白抗原。将这些纯化的蛋白进行了SDS-PAGE鉴定,纯度基本都达到90%以上。使用棋盘滴定法确定了这些重组核蛋白抗原检测相应兔血清时的最佳抗原包被量和相应兔血清中多克隆IgG抗体的滴度。2、悬浮芯片多重定量检测的质控将十种出血热病毒重组蛋白抗原分别以4μg、20μg、100μg的质量偶联荧光微球,检测兔血清后比对结果以确定最佳抗原偶联量。同时用间接ELISA法测定同批兔血清样本,研究了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证明了在一定血清稀释度范围内,两种方法高度相关。随后将十种出血热病毒重组蛋白抗原偶联的微球混合,对其中九种抗原免疫的兔血清分别进行多重荧光微球定量检测,并比较十重与单重的检测结果,以研究抗原与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证明了不同种属之间的出血热病毒蛋白抗原作为检测抗原在进行血清学检测时不存在明显的交叉反应。同时检测了经亲和层析去除大肠杆菌抗体成分的兔血清,证明了血清中大肠杆菌抗体成分对结果不会造成本质影响,且影响程度与所纯化抗原纯度有一定关联。3、悬浮芯片多重定量检测临床血清标本将十种出血热病毒的重组蛋白抗原偶联的荧光微球混合,分别检测了5份肾综合征病人血清、5份SFTS病人血清及5份正常人血清,计算cutoff值,作出血清稀释度与荧光值的标准曲线,利用cutoff值计算每种病人血清样本的最低检出限及动态检测范围并评估了此方法的特异性。结果证明了悬浮芯片多重定量检测技术在检测临床血清标本上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广的检测范围,并且在检测感染不同属出血热病毒的病人血清时有较高的特异度。利用四重荧光微球(84FLi、L99、SFTS、Dengue)对62份肾综合征病人血清、43份SFTS病人血清、72份登革热病人血清、79份正常人血清的IgG抗体及62份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血清的IgM抗体进行筛查后绘制ROC曲线,确定了cutoff值及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证明了悬浮芯片多重定量检测技术在筛查临床血清标本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将悬浮芯片技术分别与免疫层析技术、间接ELISA方法及Mac-ELISA方法作了比较,证明了悬浮芯片技术与前者在定性上的一致性较差,而与后两者在定性上的一致性较高。
|
全文目录
缩略语表 6-8 中文摘要 8-10 英文摘要 10-13 前言 13-16 参考文献 15-16 第一部分 九种出血热病毒重组核蛋白的表达、纯化研究 16-47 前言 16-17 材料 17-20 方法 20-31 结果 31-42 讨论 42-44 小结 44-45 参考文献 45-47 第二部分 悬浮芯片多重定量检测技术的质控 47-87 前言 47-48 材料 48-50 方法 50-56 实验结果 56-79 讨论 79-83 小结 83-84 参考文献 84-87 第三部分 悬浮芯片多重定量检测技术在临床标本筛查中的应用 87-112 前言 87-89 材料 89-91 方法 91-94 结果 94-106 讨论 106-109 小结 109 参考文献 109-112 第四部分 结论 112-114 综述 114-127 参考文献 121-127 致谢 127
|
相似论文
- 牛新孢子虫抗原分析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8.23
- 交叉反应性抗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R392
- 单一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机制探讨,R765.21
- 茶叶中氰戊菊酯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TS272.2
- 广谱抗LPS-McAb的交叉反应性及内毒素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的建立,R392-33
- HSP65-MUC1通过分子模拟损伤小鼠胰腺的可能性研究,R392
- 肾细胞癌差异蛋白质发现与筛选的实验研究,R737.11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单个细胞培养研究及基质研究初探,R55
- 1.骨钙素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2.17-β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小肠粘膜钙结合蛋白(CaBP 9K)基因表达的影响,R580
- Ⅰ型超敏反应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512.62
- 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的实验病理学研究,R363
- 吉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初步分析,R512.8
-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重组env抗原的表达,R392
- 甲状旁腺移植,R653
- 病毒基因介导的抗性机制及抗病毒转基因西瓜的研究,S432
- 黑龙江省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S435.32
- 蒙阴烟草病毒的检测与防治,S435.72
- 应用分子检测技术对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情况的初步研究,S945.46
- 克氏原螯虾传染性疾病的初步研究,S945.4
- IgG亚型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研究以及病毒与人类基因组的比对,R593.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诊断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