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作 者: 赵晓冬
导 师: 王翠娥
学 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专 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关键词: 新疆出血热 病毒 乳鼠 病理学
分类号: R3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疆出血热(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XHF)是由新疆出血热病毒引起的、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研究从不同感染途径和攻毒后不同时间点两个方面,通过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RT-PCR等多种技术手段,观察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后引起的病理学变化,建立病理学诊断方法,初步探讨新疆出血热的发病机理。 结果:1、乳鼠经皮下和腹腔两种途径接种XHF病毒后均出现肝细胞的变性、坏死等病理学改变,肝细胞的感染与损伤不伴有明显的炎性反应;部分乳鼠的脑组织亦出现出血改变。2、免疫组化可在肝细胞胞浆查见病毒抗原,原位杂交可在肝细胞胞浆查见病毒核酸,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在肝细胞胞浆内查见病毒粒子,RT-PCR可在心、肝、脾、肾以及脑组织内检测到病毒核酸。3、通过感染后不同时间的动态病理学观察发现,肝细胞的损伤于攻毒后4到7天逐渐加重,以第6、7两天病变最为典型;肝组织内病毒抗原或核酸的阳性信号多与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改变同时出现。 结论:1、乳鼠对新疆出血热病毒敏感,经皮下与腹腔接种病毒均可发病。2、肝脏是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的主要靶器官,主要病变为肝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3、免疫组化、原位杂交、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与RT-PCR技术相结合可对组织中的新疆出血热病毒进行检测。4、经皮下与腹腔注射病毒悬液所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病变进展、转归以及病毒分布大致相同,二者均可作为临床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的模拟途径。5、感染后不同时间的动态病理学观察结果提示,肝细胞的损伤可能是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所直接介导的。

全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4-5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8
前言  8-11
材料与方法  11-22
实验结果  22-25
讨论  25-30
结论  30-31
参考文献  31-35
综述  35-49
致谢  49-50
附录  50-51
附图  51-71

相似论文

  1. 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组融合蛋白TB10.4-F1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研究,R725.6
  2. Let-7 microRNA在小鼠胎肺发育时期的表达检测及其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Q78
  3. FGF8在人和小鼠牙齿中亚型分析及其对牙齿发育的影响,Q954.48
  4. 草鱼呼肠孤病毒vp5、vp7基因cDNA的克隆、表达及VP5、VP7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S941.41
  5. Pin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738.1
  6.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7. HCV准种变异特性及其免疫逃逸机制初步研究,R392.1
  8.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9. 利用RNAi提高烟草对病毒的抗性及岷江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构建,S435.72
  10.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11. 利用GST-标签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HPV 58 E7蛋白,R392
  12.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13. 低毒力病毒CHV1-CN280对寄主毒性的影响及其p29基因在栗疫菌及稻瘟菌中的功能分析,S436.64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河南地方株分离鉴定及HN104株与HN09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S852.65
  15.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16. 河南省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S852.65
  17. STLV-1病毒间接ELISA方法建立及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R373
  18. 利用慢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小鼠和牛胚胎的研究,S814.8
  19.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20. 免疫磁珠纯化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蛋白方法的建立,R373
  21. IBDV模拟表位与vp2组合基因的分子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应用,S852.6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