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美情境中礼貌概念的文化个性研究

作 者: 周晓涛
导 师: 伊咏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会话合作原则 文化个性 礼貌现象 言语行为 文化语境 美情 Grice 形容词 会话含义 身份地位
分类号: H0-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礼貌在人类社会的言语交际行为中不仅有助于维系各种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交际行为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礼貌具有如下两个鲜明特点:1 礼貌是一种维系社会平衡的机制;2 礼貌是避免人际关系冲突的依赖形式(Song MeiLee,2000)。对礼貌的研究自古有之,但从语用学角度进行系统研究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语言哲学家Grice在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该原则提出了人们在会话中应遵循的质、量、方式和相关四个准则。然而,会话中时常有某个准则被故意违背的情况,对此Grice又提出了会话含义原则作为补充,会话合作原则及会话含义尽管对人们的言语分析做出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解释,但如何分析他们言语行为背后的动机,合作原则及会话含义原则却不能做出充分的解释,即这两原则仍不能完全对言语的意义(sense)和作用(force)做出充分的解释(Leech,1983)。在这之后,西方一些语用学者开始对Grice会话合作原则所宣称的适用于解释所有言语行为提出了质疑,并在其会话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以礼貌为核心的语用原则。这其中R.Lakoff是较早对Grice会话理论提出质疑并将会话合作原则扩展为语用能力的西方学者之一。她在其语用能力规则内提出了礼貌原则:不强求和给予选择。Leech在修正Grice会话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和讽刺原则,并认为这些原则相互补充,适合于人类一切交际修辞领域。Brown&Levinson则从面子理论出发,提出了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五种礼貌策略,认为这些策略也适用于所有人类交际行为。然而,回顾礼貌研究的诸多文献不难看出,他们都是从言语行为角度对礼貌进行研究,并且认为礼貌机制是各文化间普遍适用的。 然而,本文从礼貌的概念出发,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礼貌现象尽管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内在机制,但礼貌的本质是文化特有的。不同的文化语境对礼貌概念有不同的文化解释。因此,本文认为礼貌因文化而异的个性在礼貌的具体研究中要比其共性具有更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受Ide etal在研究礼貌概念与其它九个评价言语行为的形容词在美、日语境中的不同相关性实验启示,也用其实验方法对中卧隋景下的礼貌概念与这九个形容词的相关性用SPSS做了统计,并将结果与Ide etal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礼貌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为不同的评价和解释。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从三个方面比较了礼貌概念在中、美情景下的表现。它们是:(l)礼貌概念与其它九个评价言语行为的形容词在中美文化语境中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相似性;(2)中、美文化语境在‘随意的’、‘恰当的’、‘体谅的’和‘友好的’几个评价言语行为形容词上体现了与礼貌概念明显的不同相关性;(3)中、美文化语境在对礼貌概念的形成上体现了不同的重心,美语情境侧重于以说话人的意愿为出发点较少考虑受话人的身份地位等外在因素;中国情境则侧重于考虑听话人的身份地位等。同时,本文也结合比较了中日语境在礼貌概念方面的不同。这些比较从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的观点:不同社会文化的礼貌现象在表层尽管具有共性或相似性,然而在深层意义上礼貌仍表现为具体的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评价。实验中与汉语礼貌概念相关的九个形容词同时也证明了与顾曰国提出的关于中国礼貌概念的四个基本内涵的合理性。 此外,本文还从这一实证中得出了对语言及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几项启示:(1)如何看待礼貌的共性与个性;(2)教学中通过对语用现象中礼貌的探讨应从哪些方面加强对语言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的培养,为此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意识到哪些不同的礼貌现象或行为,并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和赏析;教学过程还应该借助于课堂讨论等策略调动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言语的了解和运用,以便于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此外,本文还从实验中得出的启示并不能涵盖礼貌现象的全部,礼貌现象在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流中必将有所变化。因此,礼貌现象的变化发展也值得我们做出分析研究。 总之,本文从礼貌概念出发探讨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礼貌概念的不同文化内涵和评价,特别是中国情境下礼貌概念的特有文化表现,以实证的方法证明了礼貌虽有其外在的共性,但深层意义上的礼貌仍表现为具体的文化特性。这一点在礼貌的研究上尤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3-6
Abstract  6-9
Contents  9-12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2-18
  1.1 Setting the scene  12-13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  13-16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6-18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8-32
  2.1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Politeness  18-19
  2.2 Previous proposals of universal politeness rules  19-27
    2.2.1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al  19-20
    2.2.2 Critique of Grice's CP and CI  20
    2.2.3 Universal theories of politeness: post-Gfice  20-27
      2.2.3.1 R.Lakoff's rules of politeness  20-21
      2.2.3.2 Critique of R.Lakoff's politeness rules  21-22
      2.2.3.3 Leech's Maxims of Politeness  22-23
      2.2.3.4 Critique of Leech's maxims  23-24
      2.2.3.5 Brown & Levinson's Politeness Strategies  24-26
      2.2.3.6 Concluding remarks  26-27
  2.3 Culture-Specific view on politeness  27-32
    2.3.1 The modem proposal of politeness by Gu Yueguo  27-32
      2.3.1.1 The Self-denigration Maxim and 'modesty'  28-29
      2.3.1.2 The Address Maxim and 'respectful'  29-30
      2.3.1.3 The Generosity and Tact maxim with 'attitudinal warmth'  30-31
      2.3.1.4 Conclusion  31-32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2-36
  3.1 Overview of the design of the study  32-33
  3.2 Procedures  33-36
    3.2.1 Selection of subjects  33
    3.2.2 Apparatus  33-34
    3.2.3 Remarks on the data collection  34-36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36-49
  4.1 Introduction  36
  4.2 Statistical results  36-39
  4.3 Correlation analysis  39-45
    4.3.1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rrelations between polite and the nine adjectiv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y  39-41
    4.3.2 A comparison of discernment-oriented or volition-oriented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y  41-45
      4.3.2.1 In the case of American English and Japanese contexts  41-44
      4.3.2.2 In the case of Chinese context  44-45
  4.4 A description of Chinese concept of politeness based on the study  45-47
    4.4.1 An empirically tested support of Gu's four notions of Chinese politeness  46
    4.4.2 A tentative model of Chinese politeness  46-47
  4.5 Summary of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47-49
Chapter Five Summary and Conclusion  49-62
  5.1 Politeness: a heterogeneous construction  49-50
  5.2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50-55
    5.2.1 The significance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50-51
    5.2.2 Tenta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51-55
  5.3 Summary remarks  55-56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56-58
  5.5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58-59
  5.6 Conclusion  59-62
Bibliography  62-65
Appendix Ⅰ  65-67
Appendix Ⅱ  67-69
Appendix Ⅲ  69-70
Appendix Ⅳ  70-71

相似论文

  1. 早期商人若干问题研究,K225
  2. 旅游消费的文化解读,F590
  3. 身份、地位与话语游戏,C912.8
  4. 会话含义特征强化性的英汉对比研究,H313
  5.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的小说对话翻译研究—,H059
  6.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提高会话含义理解能力的实验研究,H319.9
  7. 从合作原则分析中国脱口秀节目的会话含义,H030
  8. 政治访谈中的会话含义研究,H030
  9. 汉语戏剧文本对白中的会话含义探析,H030
  10. 言语幽默的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视角研究,H030
  11. 从语境视角阐释会话含义,H030
  12. 《推销员之死》的戏剧文体学分析,I712
  13.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的女性形象的再现,H030
  14. 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电影对话幽默,H030
  15. 语言语境下的幽默语言研究,H05
  16. 《喜福会》小说对话中的会话含义研究,H030
  17. 墨家的会话含义论,H13
  18. 合作原则与关联理论之比较观,H030
  19. 论语言交际与语用推理,H03
  20. 连贯的认知语用研究,H03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言理论与方法论 >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