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复方水杨酸甲酯亚微乳凝胶剂的研究

作 者: 牟东升
导 师: 杨祥良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有机化学
关键词: 透皮给药 凝胶 亚微乳 水杨酸甲酯 樟脑 薄荷脑
分类号: TQ4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8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提高油溶性药物的载药量及其透皮速率,进而增强药物疗效是透皮给药系统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为解决普通制剂载药量低、透皮能力差等问题,我们以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亚微乳作为药物载体,并结合凝胶技术,构建载药量高、透皮能力强、稳定性好的复方水杨酸甲酯亚微乳凝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亚微乳粒径和稳定性为指标,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油的类型和用量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以泊洛沙姆407、卵磷脂、聚山梨酯80为复合乳化剂,丙二醇为助乳化剂时体系稳定性较好,粒径为59.6 nm,PDI为0.16;通过粒度、粘度、涂展性等指标,确定了亚微乳凝胶剂中卡波姆940的加入方法及用量。通过离体透皮扩散实验对亚微乳凝胶剂的透皮能力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含1%泊洛沙姆407、1%卵磷脂、4%聚山梨酯80的亚微乳凝胶透皮效果最好,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在第8小时累积透皮量分别为1078±37μg·cm-2,343.68±23.2μg·cm-2,430.4±25.6μ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2.分别采用高压均质法和超声波法制备了亚微乳。用高压均质法在800 bar压力均质8个循环得到的亚微乳样品粒径为50.2 nm,用超声波法制备共进行6个循环,每个循环超声90次,每次超声5 s,间隙7 s,功率为1600 W,得到的亚微乳样品粒径为124.1 nm。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亚微乳效果好,耗时短,易于规模化生产。3.建立了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的GC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的质量研究。气相色谱柱为SE-54柱(30 m×0.32 mm,0.25μm);环己酮为内标。检测器为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30℃,采用程序升温,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78~1.602 mg·mL-1(r = 0.9999),0.172~1.548 mg·mL-1(r = 0.9998),0.399~3.591 mg·mL-1(r = 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3%,99.73%,99.80%;RSD均小于2%(n = 9)。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4.对复方水杨酸甲酯亚微乳凝胶进行初步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发现密封于铝管中的样品在40℃下放置10天,该体系粒径由63.5 nm变为89.1 nm,在-15℃放置10天药物含量和体系粒径均无明显改变,建议该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尽量避免高温。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8
  1.1 引言  9
  1.2 皮肤的生理结构及经皮给药的特点  9-11
  1.3 药物透皮实验技术  11-12
  1.4 亚微乳  12-17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7-18
2 复方水杨酸甲酯亚微乳凝胶的制备、表征及透皮研究  18-34
  2.1 引言  18
  2.2 实验部分  18-23
  2.3 结果与讨论  23-33
  2.4 小结  33-34
3 复方水杨酸甲酯亚微乳凝胶制备工艺研究  34-40
  3.1 引言  34
  3.2 实验部分  34-36
  3.3 结果与讨论  36-39
  3.4 小结  39-40
4 复方水杨酸甲酯亚微乳凝胶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40-49
  4.1 引言  40
  4.2 实验部分  40-43
  4.3 结果与讨论  43-48
  4.4 小结  48-49
5 总结与展望  49-51
致谢  51-52
参考文献  52-58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8

相似论文

  1. 钛酸盐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分解水性能,O643.36
  2. 溶胶—凝胶AAO模板法制备ITO准一维纳米结构,TB383.1
  3. Bi3.25La0.75Ti3O12(BLT)纳米管/线的合成工艺研究,TB383.1
  4.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5. 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S793.9
  6. 天然冰片、合成冰片及薄荷脑对P-糖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285
  7. 凝胶注模SiC-AlN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TQ174.62
  8. 凝胶—发泡法制备多孔氧化铝隔热材料的研究,TQ174.1
  9.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10. 壳聚糖基温敏性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943
  11. 双重/三重响应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O631.3
  12. Cu、Mn、Ce改性V2O5-WO3/MOx/C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脱硝性能,X701
  13. 兔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化学作用力与凝胶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TS251.1
  14. 牛血浆蛋白加工特性及应用研究,TS251.1
  15. 鸡奇异变形杆菌和沙门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检测及扩散机制,S858.31
  16. 琼脂糖凝胶介质中TiO2和CaCO3仿生矿化过程的研究,O611.3
  17. 重组作用对猪肉盐溶蛋白质加工特性的影响研究,TS251.1
  18. 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形成机制研究,TS251.1
  19. 转基因大豆玉米小麦信息平台建设及转基因大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S565.1
  20. 甘露寡糖对肉仔鸡肠道形态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S831.5
  21. 重组毕赤酵母遗传稳定性的研究及其表达产物猪α干扰素的分离与纯化,S82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制药化学工业 > 有机化合物药物的生产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