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贵州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薛婧
导 师: 兰文杰
学 校: 贵州师范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贵州省高三学生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生活事件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从高三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采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学生自我效能问卷对贵州省700名高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偏低,SCL-90总分和各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为75%,中度异常有214人,占总人数的38.7%。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敌对、抑郁、焦虑等。在性别、民族、学习成绩、文理、艺体类别、家庭居住地和所在重点班或普通班上,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差异。2、高三学生的应对方式低于常模,有88.4%的高三学生选择积极应对方式,同时也有67.7%的高三学生选择消极应对方式。不同性别、民族、学习成绩、所在重点班或普通班上的学生,在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得分上都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民族、文理科、重点班和普通班高三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3、心理健康总分和各因子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心理健康与积极应对、学业自我效能呈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总分和各因子与消极应对都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总分与生活事件各因子之间呈正相关。4、对心理健康总分有显著回归效应的变量依次为:消极应对、学习压力、学习能力、积极应对、人际关系和受罚6个因子。其中学习能力和积极应对对心理健康总分构成负回归效应,而消极应对、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受罚对心理健康总分构成正回归效应。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1 前言  9-18
  1.1 问题提出  9-10
  1.2 研究背景  10-11
    1.2.1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0
    1.2.2 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0-11
  1.3 基本概念辨析及相关研究  11-18
    1.3.1 心理健康  11-14
    1.3.2 应对方式  14-15
    1.3.3 自我效能  15-17
    1.3.4 生活事件  17-18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18-20
  2.1 研究对象  18
  2.2 研究工具  18-19
  2.3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19-20
  2.4 数据统计分析  20
3 研究结果  20-31
  3.1 贵州省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0-25
    3.1.1 贵州省高三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概况  20-21
    3.1.2 贵州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各方面比较分析  21-24
    3.1.3 贵州省高三学生与常模的比较分析  24-25
  3.2 贵州省高三学生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和生活事件的状况分析  25-29
  3.3 贵州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分析  29-31
    3.3.1 贵州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总分、生活事件总分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29
    3.3.2 高三学生scl-90各因子与生活事件、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29-30
    3.3.3 贵州省高三学生生活事件各因子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分析  30-31
    3.3.4 高三学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多元回归分析  31
4 分析与讨论  31-39
  4.1 贵州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揽  31-35
  4.2 贵州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35-39
  4.3 本研究局限与不足  39
5 结论与建议  39-42
  5.1 结论  39-40
  5.2 建议  40-42
参考文献  42-48
附录  48-53
后记  53-54

相似论文

  1. “小团队”健美操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G831.3
  2.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3.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4.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5.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G441
  6.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预防效果的研究,R473.73
  7. 青少年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弹力关系的研究,B844.2
  8. 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B844.2
  9.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研究,B844.2
  10. 科研院所硕士研究生自我效能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B842.3
  11. 大学新生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B844.2
  12.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疏导策略的探索,G444
  13. 构建区域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系统的实践研究,G441
  14. 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G645.5
  15. 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G641
  16. 自我交通感及任务性质对学业拖延及自我设限关系的影响,B844.2
  17. 青少年行为智慧及其与社会智力的关系,B844.2
  18. 初中生心理虐待阳性者的心理健康研究,B844.1
  19. 大学生自我宽恕倾向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B844.2
  20. 团队内情绪智力、员工效能感和工作绩效的多水平研究,B849
  21. 幼儿气质与家长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G78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