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知识可及性理论研究

作 者: 聂焱
导 师: 魏森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知识可及 自然权利 工具主义 公有领域
分类号: G3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产权也经历了一个由国内法保护到全球化保护的演变过程。纵观整个知识产权全球化过程,知识产权所有人和社会公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也始终贯穿其中。为了平衡知识产权所有人和社会公众的权利,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一个由由民间组织、政府和个人聚集一起的松散的组织发起了知识可及运动,提出了知识可及性理论。知识可及性理论的理念就是让知识和信息能够更加自山地流动,使更多的社会公众,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公众能够接触到知识和信息,使其能够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知识可及性理论把知识可及与正义、自由、经济发展这些基本原则联系起来,其目的就是通过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接近知识,来实现社会正义,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本文介绍了知识可及运动以及知识可及性条约草案的主要内容,知识可及性条约草案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对知识产权所有人权利的限制,以扩大社会公众接近知识和信息的权利。接着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知识可及性理论的合理性。认为知识产品的无形性、公共产品属性等特征决定了知识产品应该为社会公众所享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及洛克的劳动财产论也为知识可及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知识可及也是保障发展中国家广大社会公众的生存权,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知识可及并不是完全否定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性,而在于在知识产权权利所有人与社会公众权利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让已经受到侵害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得到救济。知识可及性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对当今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个矫正,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的缺陷,使知识产权制度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有现有知识,并扩大社会知识总量的作用。因此,在以知识可及性理论为基础构建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时必须坚持利益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知识产权规范制定的独立自主三个基本原则。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依据也须从自然权利理论转换为工具主义理论。为了实现知识可及的目的,还须建立知识产权的公有领域制度。通过扩大公有领域范围,对公有领域内知识和信息加强保护,以限制专有权的扩张,从而实现知识可及的目的。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7
一、知识可及性理论的产生  7-16
  (一) 知识可及性理论的产生背景  7-11
  (二) 知识可及性理论的提出  11-14
  (三) 知识可及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14-16
二、知识可及性理论的合理性分析  16-28
  (一) 知识产品特有属性的内在要求  16-17
  (二) 传统理论的支持  17-21
  (三) 人权保护的需要  21-28
三、以知识可及性理论为基础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构建  28-36
  (一) 国际知识产权立法须坚持的原则  28-31
  (二) 理论依据的转换:从自然权利理论到工具主义理论  31-34
  (三) 知识产权公有领域制度的建立  34-36
参考文献  36-37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电子文书安全签发系统的研制,TN918.2
  3. 道统与济世,C912.4
  4.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5.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6. 论康德的科学观,B516.31
  7.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8. 公共部门中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探研,F272.92
  9. 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互动研究,G434
  10. 中学生汉英句法意识在汉英双语语篇阅读中的作用,G633.41
  11. 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因素探究,G434
  12.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13. 基于知识推理的交叉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18
  14. 基于粗糙集的城市区域交通绿时控制系统研究,TP18
  15.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学反思研究,G420
  16.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群体专业知识扩散路径研究,G451.1
  17. 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中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研究,G633.8
  18. 高中古典文学教学与当代高中生人格培养,G633.3
  19.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G647
  20. 为实践性知识而教,G652.4
  21. 地方性知识研究,N0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科学、科学研究 > 科学研究理论 > 知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