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

作 者: 曾丽
导 师: 龚怡祖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管理 研究型大学 后现代主义 创新
分类号: G64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隐性知识作为知识的源头,是创新能力的关键部分,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6年1月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号召,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而作为知识创新的基地和创新型人才摇篮的研究型大学更是身肩重任。我国研究型大学对隐性知识有效管理,不仅可以增加自身知识总量,还可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进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本文从隐性知识的相关概念入手。基于隐性知识的不可言说性和创新性,它主要是通过“师传徒受”这样的非正式学习方式获得。因此,对隐性知识进行管理,主要是为其能够顺利地在目标人群中实现扩散、转化和共享,创造一种民主、和谐、无碍的组织交流环境。在这方面,后现代主义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改进隐性知识管理具有启鉴意义。研究型大学是知识汇聚的圣地,隐性知识是研究型大学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的内涵、作用的研究基础上,拟出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转化的机制及其模型,包括隐性知识社会化、隐性知识外化、知识的融合、知识内化四个阶段。其中,隐性知识社会化阶段是知识创新的起点,而知识内化阶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所在。本文还以此模型为基础,总结了国外一流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经验。根据上述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的转化模型,本文以调查问卷方式对研究型大学个体隐性知识相关情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在隐性知识管理的三个转化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其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个体的认识不足、不信任感和垄断心理,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存在于校内外相关制度与措施。针对阻碍我国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相关因素,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思维视角提出了一些反思建议:一、培育质疑、批判的精神质疑、批判的非理性思维方式是隐性知识产生的火花,因此,在研究型大学当中,首先,要优化师生关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主要是在师生间形成定期非正式的对话交流,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习到老师的隐性知识。另外,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和反思意识。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学习的热情,在知行统一的学习过程中获得隐性知识。其次,鼓励求真至善、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拥有自主、批判的求真精神,才能够走出知识创新的第一步。二、营造知识共享的良好学术环境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的人文环境是隐性知识无障碍交流的必备条件。广博的思想能够激发多元的思维,而良好人文环境熏陶正是孕育新学术思想的土壤。而研究型大学所有成员只有平等、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中,才能够广开言路、汇聚智慧,使隐性知识发生碰撞,产生新的发现。三、构建知识传递的多元化沟通网络去除权威、尊重差异的多元方法论就是指要建立隐性知识全方位转化的网络体系。利用非正式交流学习的各种学术社团组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隐性知识共享网络系统和广泛的知识联盟,来建立全方位、无差异的隐性知识转化的网络渠道。四、建立激发全员创造性的管理模式弘扬独创精神是激发和碰撞隐性知识的精髓所在。以后现代主义思想,“人人都有创造性,激活人们创造思维的激情”为启示,建立知识共享的学习型组织和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研究型大学所有成员都形成创新的意识,使创新成为一种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习惯。

全文目录


摘要  6-8ABSTRACT  8-11第1章 引言  11-21  1.1 研究背景  11-12    1.1.1 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  11    1.1.2 隐性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  11-12    1.1.3 研究型大学与知识创新  12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7    1.2.1 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动态  12-14    1.2.2 隐性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14-17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9    1.3.1 研究目的  17-18    1.3.2 研究意义  18    1.3.3 研究目标  18-19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9-20    1.4.1 研究内容  19    1.4.2 研究方法  19-20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0-21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0    1.5.2 本文可能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20-21第2章 隐性知识管理  21-36  2.1 隐性知识概述  21-26    2.1.1 隐性知识的相关概念  21-23    2.1.2 隐性知识的获得  23-24    2.1.3 隐性知识的特殊作用  24-26  2.2 隐性知识的管理  26-36    2.2.1 知识管理  26    2.2.2 隐性知识管理  26-31    2.2.3 后现代主义思想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启示  31-36第3章 研究型大学的隐性知识管理  36-48  3.1 研究型大学的隐性知识管理  36-40    3.1.1 研究型大学的隐性知识  36-38    3.1.2 研究型大学的隐性知识管理  38-40  3.2 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转化模型  40-41  3.3 国外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途径与方式  41-48    3.3.1 隐性知识社会化阶段  41-43    3.3.2 隐性知识外化阶段  43-46    3.3.3 知识内化阶段(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46-48第4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48-68  4.1 我国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现状  48-59    4.1.1 研究型大学个体隐性知识现状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48-51    4.1.2 研究型大学个体隐性知识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51-59  4.2 我国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59-63    4.2.1 隐性知识社会化阶段存在的问题  59-61    4.2.2 隐性知识外化阶段存在的问题  61-62    4.2.3 知识内化阶段(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存在的问题  62-63  4.3 我国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缺陷的原因分析  63-68    4.3.1 主观因素  64-65    4.3.2 客观因素  65-68第5章 对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反思: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视角  68-79  5.1 后现代主义思想对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启示  68-70    5.1.1 质疑、批判的非理性思维方式——隐性知识产生的火花  68-69    5.1.2 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的人文环境——隐性知识无障碍交流的必备条件  69-70    5.1.3 去除权威、尊重差异的多元方法论——隐性知识全方位转化的网络体系  70    5.1.4 弘扬独创精神——激发隐性知识的精髓所在  70  5.2 对改进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70-79    5.2.1 培育质疑、批判的精神  71-73    5.2.2 营造知识共享的良好学术环境  73-74    5.2.3 构建知识传递的多元化沟通网络  74-75    5.2.4 建立激发全员创造性的管理模式  75-79结束语  79-81参考文献  81-85附录一 教师(导师)调查问卷  85-88附录二 研究生调查问卷  88-91致谢  91-9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93

相似论文

  1.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2.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G633.6
  3. 高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命题研究,G633.6
  4.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5.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6. 创新型化工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F426.7
  7. 论当代服装古典风格复兴与设计应用研究,TS941.2
  8. 手工钩针编织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TS941.2
  9.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10. 学问之道: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研究,G640
  11.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12.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13.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4.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15. 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动态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F273.1
  16. 省级卫视综艺娱乐类节目的现状研究,G222
  17. 南通蓝印花布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TS941.2
  18. 菊属种间杂交和抗性种质创新研究,S682.11
  19. 教育创新的反应扩散模型的研究,G40
  20. 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的研究,G633.8
  2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F273.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