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地方性知识研究

作 者: 汪德飞
导 师: 严火其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阐释人类学 科学实践哲学 解释学 知识观 普遍性 地方性 适度
分类号: N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如果说,在西方思想谱系中,不同时期分别由形而上学、神学和科学来对人类世界界定,那么,以教条主义和理性即神性为指向的神学时代,在17世纪上半叶,由于为欧洲纷乱的秩序寻找确定性理论基础,而把理性的源泉逐渐地由上帝所支配转变为由数学规律所支配的自然科学,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特征的现代理性主义:一个情感上和实践上都与外部世界相分离的纯粹主观理性,是所有认识惟一的坚实基础,并于此发现了作为一个有序的世界客观表征的普遍性知识。可是,一方面由宗教转交给科学来界定世界是发生于西方世界,由此产生普遍性的知识观自然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科学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由科学产生的知识形态必然也在变化。本文即由这种植根于科学的知识观出发,来探讨知识的地方性。本论文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地方性知识研究现状,说明对此研究的路径及格尔兹和劳斯的学术成就,讨论本课题的可行性和意义。第一章介绍了地方性知识观兴起的概况。从两个“语言学转向”入手,简述传统认识论和现代知识论先后面临的困境,勾画出地方性知识观念出现的背景,并对地方性知识理论兴起和演化的图景进行粗线条的描绘。第二章讨论人类学进路中如何获得、深化和校验地方性知识。首先交待阐释人类学出现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与学术起承,以及格尔兹对以往人类学理论的批判和发展;然后讨论了格尔兹的策略和方法:对“本文”重释,质疑传统文化志的方法,阐扬认知学、符号学与语言与语义学的方法,籍以达到“深度描写”的目的;再借福柯对传统知识的“破”,和经他于阐释学中“融”和“扬”百学之长的“深度描写”方法,来“立”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观。第三章探讨劳斯科学实践哲学观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这一理论框架中科学知识的本性是什么。首先考察了实践哲学的由来和发展,然后讨论劳斯为何把对经验主义尤其是后经验主义的理论优位之科学观的批判作为自己理论构建的出发点。接着借助对对实用主义和新经验主义的反思,重新解读了两个不同的库恩和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劳斯在解释学的普遍化中发现与两个库恩密切相联的理论解释学和实践解释学,展开他把科学作实践的解释。最后讨论劳斯如何从对海德格尔早期科学哲学的批判入手,构建自己超越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科学实践哲学,并在实践和权力政治学的情境中,主张科学知识本性的地方性。第四章对这两个进路的地方性知识主张进行反思和比较研究。一方面是对格尔兹人类学视野中地方性知识的特征分析,指出阐释人类学的学术困境和其方法论的缺陷;一方面展开对劳斯地方性知识的性质分析,并讨论对其质疑的反驳的合理性。然后在更广的视野中再认识地方性知识观念,主张知识本性的地方性,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辩护。文章结尾探讨了在泛哲学文化中应坚持怎样的知识观。通过对持温和的相对主义合理性的讨论,以及对知识地方性的理论困境剖析可以看出,我们应适度坚持科学知识的地方性。理论优位的知识观中,无论是经验还原论的普遍概念图式(自然元话语),还是社会建构论的社会还原论图式(社会元话语);相类似地,无论是理论优位的表象主义知识观,还是实践优位的实践论知识观,它们都局限于理想化的情境中探讨问题,都忽略了科学知识或普遍的、抽象的理论本性或情境的、实践的本性,都是各执一极或相对独立的知识观。因此,一方面既要承认科学的直接目标是扩展对物质世界运行规律的认识,是客观真理性体系;又要承认具体实践的语境性和地方性。只有将知识的地方性与对知识的普遍性考虑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许才是一种恰当的知识观。单向图景的论点纵然深刻,但并不能因深刻而忽略全貌。

全文目录


摘要  8-10ABSTRACT  10-13绪论  13-23  一、选题依据  1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0    1. 格尔兹  13-18    2. 劳斯  18-20  三、研究内容  20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20-23第一章 地方性知识观的兴起  23-29  一、普遍性知识观概述  23-25  二、地方性知识观兴起的背景  25-26  三、地方性知识理论的兴起和演化  26-29第二章 格尔兹阐释人类学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  29-57  一、学术渊源及社会与时代背景  29-35    1. 社会与时代背景  29-30    2. 后学与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  30-32    3. 阐释理论的渊源  32-35  二、"阐扬"的两种方法论  35-40    1. 对认知人类学的批判继承  35-37    2. 对符号人类学的批判继承  37-40  三、格尔兹论证的策略和方法  40-51    1. 福柯的破与格尔兹的立  40-43      (1) 格尔兹的"本文"  40-41      (2) 福柯对传统知识的破  41-42      (3) 格尔兹对知识的立  42-43    2. 对传统文化志的质疑与拯救  43-45    3. 语言和语义学方法与"深度描写"  45-50    4. 对"叙述"和"译释"的阐释  50-51  四、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  51-57    1. 地方性知识的获得  52-54    2. 地方性知识的不断深化  54-55    3. 地方性知识的校验  55-57第三章 劳斯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  57-87  一、理论渊源及出发点  57-68    1. 实践哲学的由来与发展  57-61    2. 劳斯科学实践哲学的起点  61-64    3. 实用主义和新经验主义  64-68  二、劳斯的策略和方法  68-80    1. 权力和知识的新解与科学合理性  68-72    2. 对库恩的两种不同解读  72-75    3. 解释学的两条进路及比较  75-80  三、劳斯科学实践哲学与科学知识的地方性  80-87    1. 劳斯的实践解释学  80-83    2. 劳斯的地方性知识  83-87第四章 对两种地方性知识观的评析和思考  87-115  一、对两种地方性知识观的比较与评价  87-100    1. 特征和性质比较  87-89      (1) 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概念的来源和特征  87-89      (2) 劳斯地方性知识的性质  89    2. 两者的不足及修正  89-100      (1) 阐释人类学理论的困境  90-93      (2) 格尔兹方法论的不足  93-96      (3) 普遍性与地方性矛盾之解的缺陷及修正  96-98      (4) 对质疑的反驳  98-100  二、对地方性知识理论的批判  100-109    1. "地方性知识"是什么?  100-102    2. 地方性知识的辩护  102-104    3. 知识地方性的理论困境  104-109  三、坚持什么样的知识观  109-115    1. 坚持温和的相对主义  110-112    2. 适度坚持科学知识的地方性  112-115参考文献  115-119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19-121后记  121

相似论文

  1. 论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F832.4
  2.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民自杀现象研究,B846
  3. 地方性法规常态化清理机制研究,D920.0
  4. 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界限探析,D920.0
  5. 瓷砖产品的全瓦楞纸板缓冲包装设计研究,TB485.1
  6. 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实践哲学,B0-0
  7. 英汉隐喻的跨文化研究,H15
  8. 国际商事仲裁司法审查研究,D997.4
  9. 政府规制民间融资的法理探究,D922.1
  10. 论我国金融竞争性监管制度的完善,F832.1
  11. 我国慈善业准入的法律规制研究,D922.182.1
  12. 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司法审判活动,D90
  13. 石家庄市城镇社会保障水平研究,D632.1
  14. 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指数化调整研究,D632.1
  15. 辽宁省城镇社会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研究,F842.6
  16. 地方性中小型历史博物馆设计研究,TU242.5
  17. 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B83
  18.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汉英翻译显化研究,H315.9
  19. 我国政府社会性规制改革的取向研究,D623
  20. 高等教育与陕西区域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科学的哲学原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