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蛇床子药材质量评价的现代色谱方法学研究

作 者: 陈丹霞
导 师: 吴玉田;范国荣
学 校: 第二军医大学
专 业: 药物分析学
关键词: 蛇床子 香豆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细径柱高效液相色谱法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分类号: R2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蛇床子为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 (L.) Cusson的果实,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湿肾壮阳,燥湿,杀虫之功效。蛇床子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因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不同,其种内的化学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异。目前普遍认为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蛇床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了综合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寻找蛇床子的新药用资源,本课题以中药蛇床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现代色谱对其进行香豆素成分表征的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细径柱高效液相色谱法、β-环糊精修饰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为研究技术,对蛇床子药材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了指纹图谱和质量控制的表征,研究成果可为蛇床子药材质量控制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的模板和技术平台。1. RP-HPLC测测定蛇蛇蛇蛇床床床床子子子药药材中中中中香香香香豆豆豆豆素素素成成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12批不同来源蛇床子药材特征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建立评价其质量的特征成分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DiamonsilTM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 mM醋酸铵水溶液(用醋酸调节pH至4.0)(体积比为50:50);紫外检测波长320 nm。以安定为内标,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2’-乙酰白芷素、欧山芹素、O-乙酰哥伦比亚内酯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279X-0.0203 , Y=0.0197X+0.041 ,Y=0.0251X+0.032,Y=0.0368X+0.0252,Y=0.0325X+0.0228,线性范围4μg/mL~100μg/ mL;蛇床子素的回归方程Y=0.0472X-0.0539,线性范围10μg/mL~300μg/mL;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1%、96.2%、96.4%、101.9%、102.4%、98.4%和4.58%、5.73%、3.58%、4.89%、5.85%、4.51%。本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及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蛇床子药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优化分离及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2’-乙酰白芷素、欧山芹素和O-乙酰哥伦比亚内酯的定量分析,并为蛇床子药材的质量控制与道地性研究提供了简便的方法。2.细径柱RP-HHPP LC测定蛇床子药材中香豆素成分在前一章的基础之上,将常规色谱柱改为细内径色谱柱,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重现性高的细径柱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12批不同来源的蛇床子药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2’-乙酰白芷素、欧山芹素和O-乙酰哥伦比亚内酯的含量。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乙腈-10 mM醋酸铵水溶液(用醋酸调节pH至4.0)(体积比为50:50);流速0.3 mL/min;紫外检测波长320 nm;进样量为20μL。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高,适于含量测定。3.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定蛇床子药材中香豆素类成分建立了β-环糊精修饰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和测定蛇床子药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方法。分别对内标选择、pH、缓冲液浓度、缓冲液的组成及浓度等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研究。使用未涂布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2 cm×75μm i.d.,有效长度40 cm,运行缓冲液为40 mM硼砂缓冲液-25 mM SDS-10 mM羟丙基环糊精(pH 9.5)和20%的甲醇,柱温为25℃,运行电压为30 kV(+)→(-),压力进样1 psi×5 s,检测波长为210 nm。同时测定了不同购买地蛇床子药材中六种香豆素成分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2’-乙酰白芷素、欧山芹素和O-乙酰哥伦比亚内酯的含量。此结果对蛇床子药材的分离分析在微分离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提示作用,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利依据。4.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测定蛇床子药材中香豆素成分建立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对蛇床子药材进行质量控制的微柱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仪的分离核心为毛细管色谱柱,对常规两端烧结塞子的填充柱进行了改进,采用进口端为开管柱而出口端为整体柱塞子的毛细管色谱填充柱,并对其制备法的重复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其次,在采用自制新型的毛细管色谱柱上对蛇床子中香豆素类成分进行了分离和包括乙腈比例,缓冲液离子强度,pH值和运行电压的条件优化,优化后的电色谱条件可在15 min之内分离蛇床子药材中六种香豆素类化合物(蛇床子素、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欧山芹素、2’-乙酰白芷素、O-哥伦比亚内酯)并对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于含量测定。该结果对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在中药分离分析中作为一种有利的分析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9-11
ABSTRACT  11-15
前言  15-17
第一章 RP-HPLC 测定蛇床子药材中香豆素成分  17-31
  1 前言  17-18
  2 仪器与试药  18-19
    2.1 仪器  18-19
    2.2 试药  19
  3 方法与结果  19-28
    3.1 色谱条件  19
    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19-20
      3.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9-20
      3.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0
    3.3 系统适用性考察  20-22
    3.4 线性关系考察  22-23
    3.5 检测限和定量限  23
    3.6 精密度试验  23
    3.7 重现性试验  23-25
    3.8 稳定性试验  25
    3.9 加样回收率试验  25-26
    3.10 不同来源蛇床子药材的含量测定  26-28
  4 结论  28-29
  参考文献  29-31
第二章 细径柱RP-HPLC 测定蛇床子药材中香豆素成分  31-40
  1 前言  31
  2 仪器与试药  31-32
    2.1 仪器  31
    2.2 试药  31-32
  3 方法与结果  32-39
    3.1 液相色谱条件  32
    3.2 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32
      3.2.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32
      3.2.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32
    3.3 系统适用性考察  32-34
    3.4 线性关系考察  34-35
    3.5 检测限和定量限  35
    3.6 精密度试验  35
    3.7 重现性试验  35-36
    3.8 稳定性试验  36-37
    3.9 加样回收率实试验  37-38
    3.10 不同来源蛇床子药材的含量测定  38-39
  4 结论  39-40
第三章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定蛇床子药材中香豆素类成分  40-55
  1 前言  40-41
  2 实验  41-42
    2.1 仪器  41
    2.2 试药  41
    2.3 电泳条件  41
    2.4 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41-42
      2.4.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41-42
      2.4.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42
  3 结果与讨论  42-53
    3.1 缓冲液pH 值的影响  42
    3.2 缓冲液浓度的影响  42-43
    3.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43-44
    3.4 β-环糊精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44
    3.5 温度对分离的影响  44-45
    3.6 运行电压的影响  45
    3.7 内标选择  45
    3.8 方法学验证  45-51
      3.8.1 系统适应性考察  45-47
      3.8.2 线性关系考察  47-48
      3.8.3 检测限与定量限  48
      3.8.4 精密度试验  48
      3.8.5 重现性试验  48-49
      3.8.6 稳定性试验  49-50
      3.8.7 加样回收率试验  50-51
    3.9 不同来源蛇床子药材的含量测定  51-53
  4 结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5
第四章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测定蛇床子药材中香豆素成分  55-73
  1 前言  55-56
  2 实验部分  56-59
    2.1 材料和试剂  56-57
    2.2 仪器  57
    2.3 柱制备  57-58
      2.3.1 毛细管的预处理  57
      2.3.2 出口端整体柱的制备  57
      2.3.3 毛细管色谱柱的填充  57-58
    2.4 样品溶液及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58
    2.5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的分离条件  58-59
    2.6 方法学考察  59
  3 结果与讨论  59-70
    3.1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的分离条件  59-63
      3.1.1 乙腈比例的影响  59-60
      3.1.2 缓冲盐浓度和pH 的影响  60-61
      3.1.3 运行电压的影响  61-62
      3.1.4 内标的选择  62
      3.1.5 优化后的分离条件  62-63
    3.2 自制新型色谱柱的柱效  63-64
    3.3 方法学考察结果  64-68
      3.3.1 线性范围、LOD 和LOQ  64-65
      3.3.2 精密度,回收率和稳定性  65-67
      3.3.3 耐用性考察  67-68
    3.4 不同来源蛇床子药材的含量测定  68-70
  4 结论  70-71
  参考文献  71-73
结语  73-78
  1 仪器和色谱条件  73-74
    1.1 HPLC  73
    1.2 n-HPLC  73
    1.3 MECC  73
    1.4 pCEC  73-74
  2 方法学比较  74
  3 含量比较  74-76
  4 总结  76-78
综述  78-87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的情况说明  87-88
致谢  88

相似论文

  1. 六种6,7-呋喃香豆素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C9和2C19活性的影响,R965
  2.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3. H化工企业冷却循环质量控制,F426.7
  4. 胶片剂量仪在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研究,R815
  5.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TQ463
  6. 有机肥质量控制及其在蔬菜上的应用,S63
  7. 垂直协作与奶农质量控制行为研究,F322
  8. 天山雪莲指纹图谱及总黄酮提取物研究,R284.1
  9. 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表征,O657.3
  10. 六西格玛方法在丁草胺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应用研究,TQ457.2
  11. 速冻草莓原料浸钙保鲜技术及产品质量控制,TS255.4
  12. 关于同时监控事件发生间隔与频次的控制图的研究,X924
  13. 芜菁药材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R284.1
  14. 和平区图书馆工程代建制实施阶段项目管理优化研究,G251
  15. 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化验室质量工作管理研究,F426.72
  16. 蛇床子素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动物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563.9
  17. 柱前衍生化HPLC法在远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初探,R284
  18. 兖州矿区典型地物波谱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P208
  19. 蛇床子素改善脂肪肝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285.5
  20. PY纤维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改进研究,F203
  21. 基于中国电信闪铃系统与平台项目的软件测试,TP311.5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