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文网络中转基因食品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 者: 张丽辉
导 师: 刘华杰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转基因食品 科学传播 网络媒体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几年来,转基因食品信息频繁的出现在大众媒体中,其作为一项新兴生物技术由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公司开发。转基因食品早已在渐渐出现在不知情的百姓的餐桌上,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早已成为媒体中争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不只是科学层面的问题,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更多的是从要求实施安全管理方面出发的,是国家制定转基因产业发展战略、政策与策略的依据,同时,也涉及到重要的经济利益。本文以百度搜索引擎为研究平台,以转基因食品的传播为研究对象,对目前我国中文网络中对转基因食品的传播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概况、在中文网络中的发展现状、争论焦点进行分析,发现中文网络中对转基因食品的传播存在传者专业缺席、受众群体极化严重、媒介噪音强化、意见领袖缺位等问题。而科学界和传媒界两套话语体系沟通不畅、受众接受程度不同、网络信息难以监管、经济利益影响科学传播、意见领袖缺位是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绪论  10-13
  1.1 课题来源  10-11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
  1.3 研究意义  11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1-13
    1.4.1 利用网络搜集样本  11-12
    1.4.2 内容分析法  12
    1.4.3 数理统计法  12
    1.4.4 文献法  12-13
第1章 中文网络转基因食品消息传播现状  13-24
  1.1 转基因食品概况  13-15
    1.1.1 转基因食品概念  13
    1.1.2 转基因食品的作用  13-14
    1.1.3 转基因食品的分类  14
    1.1.4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区别  14-15
  1.2 转基因食品在中国  15
  1.3 转基因食品在中国的争论  15-18
  1.4 中文网络中转基因食品消息传播现状  18-24
    1.4.1 数据来源  18
    1.4.2 结果分析  18-24
第2章 中文网络转基因食品消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24-34
  2.1 传者专业缺席  24-28
    2.1.1 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缺位  24-26
    2.1.2 媒体的专业度不高  26-27
    2.1.3 网民科学素质参差不齐  27-28
  2.2 群体极化严重  28-29
  2.3 媒介噪音强化  29-32
  2.4 意见领袖缺位  32-34
    2.4.1 科学共同体的意见领袖  32-33
    2.4.2 科学管理层的意见领袖  33
    2.4.3 传媒领域的意见领袖  33
    2.4.4 大众领域的意见领袖  33-34
第3章 中文网络转基因食品消息传播不畅的成因  34-41
  3.1 两套话语体系衔接不畅  34-35
    3.1.1 传播者素质与观念滞后  34
    3.1.2 科学家的科普参与度不够  34-35
    3.1.3 对科普的误解  35
  3.2 受众接受程度影响传播效果  35-36
    3.2.1 受众选择科技信息时受知识壁垒限制  35-36
    3.2.2 受众科学素养水平偏低,制约着科技传播效果  36
  3.3 网络信息难以监管  36-38
    3.3.1 传播模式的简单化  37
    3.3.2 传播者的平民化  37-38
    3.3.3 传播内容的个性化  38
  3.4 意见领袖缺位且身份难控制  38-39
  3.5 各方利益不可忽视  39-41
第4章 中文网络转基因食品传播对策  41-46
  4.1 增强传媒界和科学界互动  41-42
    4.1.1 加强科技传播环境建设  41
    4.1.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41-42
    4.1.3 探求结合点,积极搭建平台  42
    4.1.4 加强科技传播队伍建设  42
  4.2 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42-43
    4.2.1 网络意见领袖身份的确定  42-43
    4.2.2 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43
  4.3 重视科普,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43-44
    4.3.1 构筑科技界与大众的平等互动平台  43-44
    4.3.2 科技盛事的平民化解读  44
  4.4 建立促进网络科技传播发展的政策体系  44-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RFID系统,TS201.6
  2. 转基因食品中的伦理问题,B82-05
  3. 对食品企业员工认知水平及消费者满意度的调查,F224
  4. HACCP体系原理在辣椒保健食品生产中的应用,TS218
  5. 食品安全视角下蛋鸡养殖户饲料购买行为分析,F326.3
  6. 顺应论视角下时尚网络媒体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研究,G206
  7. 膨松剂在食品中应用的调查与研究分析,TS202.3
  8. Y食品企业多体系管理的研究,F426.82
  9. 湖北省食品企业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F203
  10. 论闽台农产品贸易中的食品安全防范体系构建,F323.7;F727
  11. 谁为食品安全事件买单,F203
  12. 基于QRcode的食品安全追溯物流研究,TP391.44
  13. 公共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F203
  14. 基于神经网络的漯河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研究,F203
  15. 食品消费领域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研究,D923.8
  16. Web x.0时代网络媒体的盈利模式研究,G206-F
  17. 论我国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F842.6
  18. 广东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F203
  19. 基于信息融合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TS201.6
  20. 食品加工机械设备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研究,F426.4
  21. 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与设计,F20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