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软骨损伤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及其意义

作 者: 陆定贵
导 师: 韦庆军
学 校: 广西医科大学
专 业: 创伤骨科
关键词: 软骨损伤 基质细胞 骨髓 BrdU 贴壁培养 间充质干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 细胞表面标记 趋化 细胞活性 标记率 荧光显微镜 分离培养 软骨细胞 标记法 归巢 酶联免疫法 性因子 干细胞研究 SDF
分类号: R6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拟在体外建立一种分离纯化、培养扩增、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相结合,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予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测定标记后细胞活性。主要观察指标:台盼蓝染色观察密度梯度离心后细胞活性,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绘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骨髓间充质干细BrdU标记率及标记后细胞活性。结果: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能分离培养出纯度较高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后细胞活性均大于99%。流式细胞仪检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90,CD45,CD34阳性细胞表达分别为99.24%,0.03%,1.37%。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形。免疫荧光试验检测BrdU标记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胞核呈绿色荧光,标记率>95%, BrdU标记后,细胞活性高,BrdU细胞标记最佳时间为48h,最佳浓度为10μg/mL。结论: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相结合,可获得纯度较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简便可行的方法;BrdU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BrdU对细胞标记率及安全性高。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聚集软骨损伤病灶的可能机制,为调控和干预软骨损伤时干细胞定向迁移和聚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制作兔软骨损伤模型,分别于制模后2、5、7、10、14、28天处死兔子,取损伤灶及边缘区组织,利用组织裂解液提取总蛋白,分别行酶联免疫法夹心法检测基质细胞性因子1表达和体外细胞迁移实验,部分兔软骨损伤制模成功后,行细胞体内移植,观察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对MSCs的迁移影响。结果: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的表达呈现出时间变化的趋势,制模后7天达到高峰水平。制模后的软骨组织对MSCs迁移的影响与SDF-1的表达呈相同的变化程序,制模后7天对MSCs的趋化作用最强。SDF-1存在时,MSCs迁移活跃,应用抗体封闭CXCR4后,这种迁移显著减弱。体内移植的MSCs主要聚集在损伤灶周围,但在封闭CXCR4后,这种聚集现象大大减弱。结论:软骨损伤的早期,损伤灶内修复组织中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的表达明显升高,并可在损伤后2周内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软骨损伤灶内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表达量上调是吸引骨髓干细胞归巢的可能机制之一,通过调节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对MSCs的趋化作用,可望调控干细胞向靶组织的趋化聚集量,达到治疗目的。

全文目录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4-5
第一部分 兔骨髓间充质千细胞的分离培养 及Brdu标记的体外研究  5-8
  摘要  5-6
  ABSTRACT  6-8
第二部分 软骨损伤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的表达及其意义  8-11
  摘要  8-9
  ABSTRACT  9-11
前言  11-14
第一部分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BrdU标记的体外研究  14-41
  材料  14-16
  实验路线  16
  实验方法  16-25
  结果  25-28
  附图  28-34
  讨论  34-40
  小结  40-41
第二部分 软骨损伤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及其意义  41-56
  材料  41-42
  实验路线  42
  实验方法  42-48
  结果  48-52
  讨论  52-55
  小结  55-56
参考文献  56-60
综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关节软骨修复  60-70
  参考文献  67-7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0-71
致谢  71

相似论文

  1.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大鼠的实验研究,R742.5
  2. TRAIL对肿瘤侵润CD4~+CD25~+ Treg的调节作用,R730.2
  3.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4.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5.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6. 水稻黄单胞菌clp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5.111.4
  7.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鸡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S858.31
  8. 新型非病毒基因转染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重组中的应用,R346
  9.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定向分化的研究,R329
  10. 茶黄素与TGF-β3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地影响,R329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12.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13. IL-8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机制及G31P的作用初探,R363
  14. 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R392
  15.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R575.2
  16.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样(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R622
  17.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影响,R743.34
  18. 慢病毒介导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实验研究,R329
  19. 兔脂肪来源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富血小板血浆对其增殖的影响,R329
  20. 心梗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间研究,R542.22
  21. 半导体激光和5-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对口腔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实验研究,R739.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骨骼疾病 > 软骨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