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致敏患者肾移植术后监测抗HLA抗体的临床研究

作 者: 吴志强
导 师: 赵明
学 校: 南方医科大学
专 业: 泌尿外科学
关键词: 抗HLA抗体 肾移植 群体反应性抗体 慢性排斥
分类号: R69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虽然肾移植的近期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远期效果改善并不明显,移植物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肾移植存活的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对于致敏患者,因其较高的排斥反应发生率而影响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移植物排斥反应过去通常被认为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体液免疫应答机制在其中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肾移植发展早期阶段,人们尚未认识到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和抗HLA抗体的作用。直到1969年,Patel和Terasak揭示抗HLA抗体会攻击移植肾,并最终造成移植肾功能丧失。通过研究,人们进一步发现,肾移植术前供体特异性抗HLA抗体的存在会导致抗体介导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而术后新产生的抗HLA抗体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有多大,一项多中心研究指出术后出现抗HLA抗体的受者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那些未出现抗HLA抗体的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 PRA)是患者通过移植、输血、妊娠等接触了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而被致敏,产生的存在于外周血液的抗HLA抗体,与移植物急性排斥、慢性排斥、移植物功能延迟(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移植肾存活率密切相关。目前根据PRA值可将患者分为非致敏(<10%)、轻度致敏(11%~50%)、中度致敏(51%~80%)和高度致敏(>80%)。随着肾移植工作的普及和发展,同时由于移植肾术后的时间的增长势必将出现新的移植肾失功患者,因而需要再次移植的患者也必将增多,因此致敏肾移植受者的增加将成为影响肾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致敏受者的肾脏移植是器官移植领域难题之一,由于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移植成功率和移植物的存活率,同时由于其有较多的HLA公共表位,较难寻找交叉匹配阴性的肾脏,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曾经被很多移植单位列为手术禁忌症。随着对移植免疫不断深入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和配型技术的不断改进,通过准确预测受者的致敏状态和严格的供受者HLA配型,能有效地避免超急性排斥反应并减少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移植成功率和移植物存活率,但对致敏患者移植肾慢性排斥的防治仍没有十分有效的措施。术前对HLA抗体检测在国内外移植中心已经成为常规,但对移植后特异性HLA抗体的动态追踪监测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移植后特异性抗HLA抗体的产生可增加移植肾急、慢性排斥反应,缩短移植肾的生存周期。因此术后供体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是移植肾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术后监测抗HLA抗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行肾移植术的致敏受者,术前抗HLA抗体水平就较高,术后该如何去监测抗HLA抗体?其抗体水平的不同变化情况又有何临床意义?本研究对2000年后在我院收治并长期我院随访的80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致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试图通过详细的临床资料来探讨致敏受者术后抗HLAⅠ类抗体和抗HLAⅡ类抗体水平不同变化情况与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系,同时探讨所使用的两组免疫抑制剂方案(FK506+MMF+Pred和CsA+MMF+Pred,即FMP和CMP)对致敏患者术后抗HLA抗体水平变化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致敏患者肾移植的治疗效果,延长致敏受者移植物存活周期提供临床依据。目的:本研究对2000年后在我院收治并长期我院随访(≥5年)的80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致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详细的临床资料来探讨致敏受者术后抗HLAⅠ类抗体和抗HLAⅡ类抗体水平不同变化情况与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关系,同时探讨FMP和CMP免疫抑制剂方案对致敏患者术后抗HLA抗体水平变化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致敏患者肾移植的治疗效果,延长致敏受者移植物存活周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00年后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长期我院随访(≥5年),并排除因感染、出血、输尿管吻合口狭窄等非免疫因素损伤移植肾功能的致敏受者80例。对其中术后出现移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行移植肾穿刺活检(依照Banff2005标准)均发现移植肾有慢性排斥改变。应用One Lambda抗原板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者肾移植前及术后血清中的抗HLA抗体,对阳性血清进一步用抗原板检测抗体阳性率及其特异性。根据术后抗HLA抗体水平变化分为四组:(1)A组,抗HLA工类抗体,抗HLAⅡ类抗体均升高组,即抗HLAⅠ类抗体(↑)/抗HLAⅡ类抗体(↑);(2)B组,抗HLAⅠ类抗体升高,抗HLAⅡ3类抗体稳定或下降组,即抗HLAⅠ类抗体(↑)/抗HLAⅡ类抗体(—↓);(3)C组,抗HLAⅠ类抗体稳定或下降,抗HLAⅡ类抗体升高组,即抗HLAⅠ类抗体(—1)/抗HLAⅡ类抗体(↑);(4)D组,抗HLAⅠ类抗体及抗HLAⅡ类抗体均稳定或下降组,即抗HLAⅡ类抗体(—↓)/抗HLAⅡ类抗体(—↓)。对比分析术后各组间患者1年、3年、5年时的血肌酐(Scr)平均值。根据患者术后使用的免疫抑制剂方案分为他克莫司(FK506)+麦考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组和环孢素A (CsA)+MMF+Pred组,即FMP组和CMP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抗HLAⅠ类及HLAⅡ类抗体下降的患者比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根据探索性分析是否为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对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性别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年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致敏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抗HLA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比较不同抗体水平变化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Scr平均值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免疫抑制剂组术后抗HLA抗体较术前下降患者的比率采用两独立样本率比较的χ2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后抗HLAⅠ类抗体(↑)抗HLAⅡ类抗体(↑)33例,占41.25%;抗HLAⅠ类抗体(↑)抗HLAⅡ类抗体(—↓)9例,占11.25%;抗HLAⅠ类抗体(—↓)抗HLAⅡ类抗体(↑)11例,占13.75%;抗HLAⅠ类抗体(—↓)抗HLAⅡ类抗体(—↓)27例,占33.75%。2.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不同抗体组术后Scr平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F=27.377,P<0.01),各组术后不同时间Scr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092,P<0.01)。术后抗HLAⅡ类抗体水平上升组的受者术后Scr平均值显著高于抗HLAⅡ类抗体水平下降组(P<0.05),术后抗HLAⅠ类抗体水平上升组受者的Scr平均值与抗HLAⅠ类抗体水平下降组比较,术后Scr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0例受者中,术后按采用的免疫抑制剂方案分两组:(1)FMP组,即FK506+ MMF+ Pred44例;(2)CMP组,即CsA+ MMF+Pred36例。在对术后稳定或降低抗HLAⅠ类抗体水平上,FMP效果显著优于CMP(x2=10.209,P=0.001);在对术后稳定或降低抗HLAⅡ类抗体水平上,FMP效果优于CMP(x2=5.518,P=0.019)。结论:1.对致敏受者术后监测抗HLA抗体水平变化情况,有助于评估术后的免疫致敏状态并预测肾移植效果,术后抗HLAⅡ类抗体水平变化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影响大。2. FK506+MMF+Pred免疫抑制剂方案对稳定或降低致敏受者术后抗HLA抗体水平的效果优于CMP免疫抑制剂方案。

全文目录


摘要  3-7
ABSTRACT  7-12
前言  12-14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4-17
  1 研究对象  14
    1.1 入选标准  14
  2 抗HLA抗体检测  14-16
  3 分组  16
  4 统计学分析  16-17
第二章 结果  17-20
第三章 讨论  20-25
第四章 结论  25-26
参考文献  26-28
全文小结  28-30
综述  30-44
  参考文献  40-44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4-45
致谢  45-47
统计学审稿证明  47-48

相似论文

  1. 肾移植供、受体生存质量调查研究,R699.2
  2. 肾移植患者血浆瘦素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分析,R699.2
  3. 服用他克莫司前后对移植肾阻力指数的影响,R699.2
  4. 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和多瘤病毒感染,R699
  5. 64排螺旋CT在活体供肾术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R816.7
  6. 抗胎儿免疫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714.246
  7. 大鼠慢性移植物肾病模型中GSK3β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R692
  8.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研究,R699.2
  9. 尿差异性代谢产物分析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作用,R699.2
  10. 肾移植病人术中舒芬太尼临床药代动力学,R614
  11. 注射用鼠抗人T淋巴细胞CD25抗原单克隆抗体(WuTac)I期临床肾移植病人耐受性与药代动力学试验,R96
  12. 基于血肌酐、胱抑素C的肾小球滤过率计算方程对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评估的价值和意义,R699.2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肾移植免疫耐受的临床初步研究,R699.2
  14. 细胞因子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对早期肾移植免疫监测的研究,R699.2
  15.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15例临床分析,R699.2
  16. 超声造影在诊断移植肾术后早期肾功能不全的应用,R699
  17. 老龄供体亲属肾移植临床效果分析,R699.2
  18. 手助腹腔镜供肾切除术的临床观察,R699.2
  19. 肾移植患者术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价,R473.6
  20. 肾移植受者社会支持及其生存质量问题研究,R699
  21. 肾移植供受者间人类白细胞抗原错配率的分析及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R69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外科学 > 肾脏手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