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的研究

作 者: 管立忠
导 师: 陈桂光
学 校: 广西大学
专 业: 发酵工程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黑曲霉 菌种选育 发酵条件 酶学性质 异麦芽低聚糖
分类号: Q9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本实验室保藏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M-1为出发菌株,经诱变选育筛选出产转苷活性较强的α-葡萄糖转苷酶产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U-1,并对其α-葡萄糖转苷酶的产酶影响因素、粗酶液部分酶学性质以及利用黑曲霉CU-1菌株直接进行液态深层发酵生产异麦芽低聚糖做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本文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M-1为出发菌株利用诱变选育的方法,筛选出α-葡萄糖苷酶高产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U-1菌株,酶活由162U/mL提高到514.5U/mL,提高了3.2倍。通过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U-1菌株产α-葡萄糖转苷酶的单因素试验分析,得到液态发酵生产α-葡萄糖转苷酶的最适产酶条件:3%F,2%B,起始pH6.0,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转速为160r/min,培养时间72h。按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菌株液态深层发酵测其酶活力为721.32U/mL,比原始菌株162U/mL提高了4.45倍。对α-葡萄糖转苷酶粗酶液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α-葡萄糖转苷酶粗酶液的最适作用pH为5.0;最适作用温度为45℃;在pH4.0~6.0稳定性较高;20℃~60℃热稳定性较强。以产酶最高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U-1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不经α—葡萄糖苷酶的提取,采用液态深层发酵法直接生产异麦芽低聚糖。采用了B为碳源,进行了摇瓶发酵预实验,经过84h左右的发酵,检测最终产物中异麦芽低聚糖含量在90%左右。通过摇瓶发酵预实验的结果,本文采用了5L全自动发酵罐进行异麦芽低聚糖的发酵放大实验,经过96h左右的发酵,检测最终产物中异麦芽低聚糖含量在80%左右。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一章 前言  10-21
  1. α-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10-16
    1.1 α-葡萄糖苷酶的理化性质  10-12
    1.2 α-葡萄糖苷酶的检测方法  12-13
    1.3 α-葡萄糖苷酶在细胞中的分布  13
    1.4 α-葡萄糖苷酶的化学构成与结构  13-15
    1.5 α-葡萄糖苷酶的催化机制  15-16
    1.6 α-葡萄糖苷酶的生物学功能  16
    1.7 α-葡萄糖苷酶的来源  16
  2 α-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16-19
    2.1 生产异麦芽低聚糖  16-19
    2.2 其它方面的应用  19
  3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意义与主要内容  19-21
    3.1 立题背景与意义  19-20
    3.2 主要研究内容  20-21
第二章 α-葡萄糖苷酶产生菌黑曲霉 M-1 的诱变选育  21-36
  1 材料与仪器设备  21-22
    1.1 实验材料  21
    1.2 主要试剂  21-22
    1.3 主要仪器  22
  2 实验方法  22-29
    2.1 培养条件  22
    2.2 菌株的复壮  22-23
    2.3 菌株诱变选育  23-27
    2.4 分析方法  27-29
  3 结果与讨论  29-34
    3.1 原始菌株的复壮结果  29
    3.2 诱变剂最佳处理剂量的确定及诱变结果  29-34
  4 讨论  34-35
  5小结  35-36
第三章 α-葡萄糖转苷酶产酶条件的研究  36-43
  1 材料与仪器设备  36
    1.1 材料与试剂  36
    1.2 仪器设备  36
  2 实验方法  36-37
    2.1 培养基  36-37
    2.2 菌体培养  37
    2.3 粗酶液的制备  37
    2.4 酶活力的测定  37
  3 结果与分析  37-41
    3.1 α-葡萄糖转苷酶在细胞中的分布  37
    3.2 培养基的组成对产酶的影响  37-38
    3.3 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38-39
    3.4 培养基起始 pH 值对产酶的影响  39
    3.5 培养时间对产酶的影响  39-40
    3.6 搅拌速度对产酶的影响  40
    3.7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  40-41
    3.8 装液量对产酶的影响  41
  4 讨论  41-42
  5 小结  42-43
第四章 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的酶学性质  43-48
  1 材料与方法  43
    1.1 实验材料  43
    1.2 实验方法  43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47
    2.1 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的最适温度  43-44
    2.2 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的最适pH值  44-45
    2.3 不同温度对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稳定性的影响  45-46
    2.4 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在不同pH值下的稳定性  46-47
  3 讨论  47
  4 小结  47-48
第五章 异麦芽低聚糖的制备  48-65
  1 材料与仪器设备  49-50
    1.1 材料与试剂  49
    1.2 仪器设备  49-50
  2 实验方法  50-51
    2.1 培养基  50
    2.2 培养条件  50
    2.3 分析方法  50-51
  3 结果与讨论  51-63
    3.1 异麦芽低聚糖发酵放大的摇瓶预实验  51-56
    3.2 异麦芽低聚糖发酵放大研究  56-58
    3.3 HPLC 检测图谱  58-63
  4 结果与讨论  63-64
  5 小结  64-65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5-67
  1 总结  65
  2 展望  65-67
参考文献  67-72
附录 I 主要试剂  72-73
附录 II 主要仪器  73-75
附录 III 溶液和缓冲液  75-76
致谢  76-77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77

相似论文

  1. 易错PCR定向进化扩展青霉FS1884脂肪酶,Q78
  2.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3. Thermobifida Halotolerans YIM 90462~T木聚糖酶基因克隆表达以及酶学特性研究,Q78
  4. Aspergillus niger Z-25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Q78
  5. 新型菊酯类农药降解酶的生化鉴定及分子改造研究,X172
  6. 重组脂肪氧合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在小麦粉中的应用,TS201.25
  7. 产甘油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S823.5
  8. 成年母猪后肠道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S816.7
  9. 茶渣提取蛋白及饲料化利用的初步研究,S816
  10. 恶臭假单胞杆菌YZ-26中丙氨酸消旋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Q936
  11. Rhodococcus sp.R04联苯水解酶性质及反应动力学研究,Q55
  12. 竹虫(Omphis fuscidentalis)体内纤维素酶系的酶学性质及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Q814
  13. 阿维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及生产工艺的优化,TQ450.6
  14. 海南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研究,TQ927
  15. 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酶学性质研究,TQ925
  16. 单环刺螠纤溶酶UFE Ⅰ的酶学性质和初步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R96
  17. 纳豆激酶液体发酵的研究,TS201.25
  18. 麻纺韧皮纤维脱胶用碱性果胶酶的制备及表征,TQ925.3
  19. 两种苹果酸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酶学分析,Q946.5
  20. 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克隆、表达与定性,Q78
  21. 罗伦隐球酵母脂肪酶纯化与ANS快速测定脂肪酶热稳定性方法的建立,Q78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遗传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