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脂肪酸胆汁酸衍生物抗胆结石体内实验研究

作 者: 于雷
导 师: 牛俊奇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胆结石 脂肪肝 脂肪酸胆汁酸 衍生物 新药
分类号: R575.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胆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反复发作,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临床应用的口服抗结石药物品种少,有效率低,疗程长,且容易复发。脂肪酸胆酸结合物(fatty acid bile acidconjugates,FABACs)是由一系列饱和直链脂肪酸与胆酸在3位通过酰胺键结合的众多分子组成的一个新的家族,研究证实该结合物在体内外均具有抗结石的作用。本研究首次采用计算机辅助生物计算方法针对FABACs制备方法进行改造,通过连接子(氨基酸)将脂肪酸连接到胆酸载体上,并得到系列FABACs的衍生物(EBHU18、EBHC18、EBHU20、EBHC20)。本实验通过高脂饮食使C57BL/6小鼠体内出现胆固醇结石以及形成脂肪肝模型,经偏振光测试、红外光谱分析、苏木精—伊红染色、锇酸脂肪染色等方法,筛选出衍生物EBHU18疗效优于其他药物。将不同剂量的EBHU18用于C57BL/6小鼠预防及治疗胆结石、脂肪肝,经实验证实该衍生物对预防、治疗胆结石及脂肪肝具有一定疗效。本研究首次将FABACs衍生物的抗结石活性进行体内研究,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使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以及实验方法。同时,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结石新药,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也必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

全文目录


提要  4-8
英文缩写词表  8-10
第一篇 绪论  10-40
  第一章 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机制  10-21
    一、肝脏胆固醇代谢、转运异常  10-15
    二、胆囊功能及胆汁流变学异常  15-16
    三、胆囊细菌感染  16-17
    四、胆固醇结石的基因研究  17-21
  第二章 肝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与进展  21-35
    一、被动靶向制剂  21-28
    二、主动靶向制剂  28-31
    三、物理靶向制剂  31-32
    四、其他  32-35
  第三章 脂肪酸胆酸结合物抗结石机制  35-40
    一、FABACs的结构式  35
    二、FABACs的吸收和转运  35-36
    三、FABACs抗结石理论分析  36-40
第二篇 脂肪酸胆汁酸衍生物抗小鼠胆固醇结石的体内研究  40-78
  第一章 脂肪酸胆汁酸衍生物疗效体内筛选试验  41-57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41-47
      一、实验器材  41
      二、实验动物  41-42
      三、实验方法  42-46
      四、观察指标  46-47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47-54
      一、小鼠一般情况  47-48
      二、各组小鼠胆囊结石成石情况  48-50
        1、胆囊结石数量变化  48
        2、偏振光显微镜检测各组胆汁中胆固醇结晶情况  48
        3、胆囊内容物重量检测  48-49
        4、胆结石红外线光谱分析结果  49-50
      三、各组小鼠肝功、血脂变化对比  50-52
      四、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52-54
    第三节 讨论  54-57
  第二章 EBHU18预防小鼠胆结石形成体内实验研究  57-69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57-60
      一、实验器材  57
      二、实验动物  57-58
      三、实验方法  58-59
      四、观察指标  59-60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60-66
      一、小鼠一般情况  60-61
      二、各组小鼠胆囊结石成石情况  61-63
        1、胆囊结石数量变化  61
        2、偏振光显微镜检测各组胆汁中胆固醇结晶情况  61
        3、胆囊内容物重量检测  61-62
        4、胆结石红外线光谱分析结果  62-63
      三、各组小鼠肝功、血脂变化对比  63-64
      四、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64-66
    第三节 讨论  66-69
  第三章 EBHU18治疗小鼠胆结石体内实验研究  69-78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69-70
      一、实验器材  69
      二、实验动物  69
      三、实验方法  69-70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70-76
      一、小鼠一般情况  70-71
      二、各组小鼠胆囊结石成石情况  71-73
        1、胆囊结石数量变化  71
        2、偏振光显微镜检测各组胆汁中胆固醇结晶情况  71
        3、胆囊内容物重量检测  71-72
        4、胆结石红外线光谱分析结果  72-73
      三、各组小鼠肝功、血脂变化对比  73-74
      四、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74-76
    第三节 讨论  76-78
实验结论  78-79
本研究创新点及意义  79-80
附图  80-91
参考文献  91-104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104-105
中文摘要  105-108
英文摘要  108-111
致谢  111

相似论文

  1. 双季戊四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工艺研究,TQ223.164
  2. 联萘酚的合成与拆分,O625.3
  3. 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血脂影响及抗氧化作用,R965
  4. 氯虫酰胺的合成研究,TQ453.2
  5. N-甲基取代吡咯类香料的合成及其卷烟加香应用研究,TQ655
  6. 金催化磺酸盐与炔烃类加成反应及反式3-取代苯基丙烯酸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R914
  7. 联萘酚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手性分离,O631.3
  8. 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中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研究,G633.8
  9. 靶向人端粒G-四链体的有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和键合作用研究,TQ460.1
  10. C~6-烷基及C~6-氮杂环嘌呤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TQ460.1
  11. 大鼠肝再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R575.5
  12. 早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587.1
  13.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R96
  14. L-4-硝基苯丙氨酸等5种氨基酸衍生物的生物学作用研究,R96
  15. L-4-氟苯丙氨酸等6种氨基酸衍生物的生物学作用研究,R96
  16. 调脂颗粒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17. 氨基膦酸酯衍生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的研究,R96
  18. 芴类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O437
  19. 蛇床子素改善脂肪肝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285.5
  20. 遵义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R657.4
  21. C60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O621.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 肝及胆疾病 > 胆囊疾病 > 胆石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