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固载化钌基催化剂上超临界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甲酸反应研究

作 者: 于英民
导 师: 郑小明;费金华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有机催化
关键词: 钌基催化剂 固载化 加氢合成 二氧化碳气体 甲酸 钌配合物 酸反应 反应研究 高活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
分类号: O643.3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3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排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碳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CO2在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两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现低化学位物质的资源化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二氧化碳是惰性小分子,如何使其得到有效活化并实现合理转化是碳一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的重要基础理论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固载化钌基催化剂上的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反应(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3048)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30335068)资助)。 从二氧化碳直接合成甲酸,不仅是一个原子经济反应,而且符合当代绿色化学发展趋势。为了克服高活性的均相催化剂难于从液相中分离回收、成本较高等缺点,我们利用有较高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的无机氧化物、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为载体,固载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均相催化剂,开发了固载化的钌配合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回收再用性能。通过对催化剂本身以及反应条件等诸多方面的详细考察,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设计开发高效实用的催化剂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实验中,我们运用多种实验技术(元素分析、BET、FF-IR、UV-Vis、XRD、TEM、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对载体的功能化过程、钌配合物的固载过程和不同催化体系中活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表征分析,探讨了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可能结构、CO2的活化方式以及可能的反应机理,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1.合成了多种不同类型载体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并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反应,克服了均相催化剂难以从体系中分离和回收的缺点。

全文目录


摘要  8-11
Abstract  11-14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4-49
  第一节 CO_2分子的活化  14-24
    1.1.CO_2分子的物理性质  14-16
    1.2.CO_2分子的活化  16-18
      1.2.1.生物活化  17
      1.2.2.还原活化  17
      1.2.3.辐射活化  17
      1.2.4.配位活化  17-18
    1.3.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二氧化碳的活化  18
    1.4.过渡金属配合物活化二氧化碳方式(1):二氧化碳的配位反应  18-20
    1.5.过渡金属配合物活化二氧化碳方式(2):二氧化碳的插入反应  20-24
      1.5.1.对M-C键的插入反应  20-21
      1.5.2.对M-H键的插入反应  21
      1.5.3.对M-O键的插入反应  21-22
      1.5.4.对M-N键的插入反应  22-23
      1.5.5.对M-M'以及M-S、M-Si键的插入反应  23-24
  第二节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  24-26
  第三节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甲酸及其衍生物  26-37
    3.1.均相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氢化合成甲酸机理  26-30
    3.2.均相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氢化合成甲酸衍生物(甲酸酯,酰胺)机理  30-32
    3.3.scCO_2介质中均相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氢化合成甲酸及其衍生物  32-36
    3.4.多相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氢化合成甲酸  36-37
  第四节 均相催化剂的固载化  37-43
    4.1.无机载体的接枝改性方法  38-40
    4.2.聚苯乙烯的接枝改性方法  40-43
  第五节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内容  43-46
  参考文献:  46-49
第二章 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制备  49-61
  第一节 实验部分  49-58
    1.1.原料与试剂  49-51
    1.2.无机载体的表面功能化  51-54
      1.2.1.二氧化硅载体的表面功能化  51
      1.2.2.分子筛载体的表面功能化  51-53
      1.2.3.γ-Al_2O_3载体的表面功能化  53-54
    1.3.高分子载体的表面功能化  54-56
      1.3.1.聚苯乙烯树脂的表面胺基功能化  54-55
      1.3.2.聚苯乙烯树脂的表面膦基功能化  55-56
      1.3.3.聚苯乙烯树脂功能化改性后的氯含量  56
    1.4.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制备  56-58
      1.4.1.制备方式1:钌配合物原位合成路线  56-57
      1.4.2.制备方式2:钌配合物直接固载路线  57-58
  第二节 测试表征手段  58
  第三节 催化剂活性评价  58-60
  参考文献:  60-61
第三章 无机载体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表征  61-75
  第一节 BET比表面积的测定结果  62-63
  第二节 元素分析结果  63-64
  第三节 FT-IR表征  64-68
  第四节 金属组分Ru担载量的测定  68
  第五节 UV-VIS表征  68-71
  第六节 XRD表征:  71-72
  第七节 TEM表征  72-74
  本章小结:  74
  参考文献:  74-75
第四章 无机载体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反应研究  75-125
  第一节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的热力学分析  75-80
    1.1.CO_2的结构  75-76
    1.2.热力学分析  76-80
      1.2.1.热力学基础数据  76
      1.2.2.温度的变化对于加氢反应平衡的影响  76-78
      1.2.3.压力的变化对于加氢反应平衡的影响  78-79
      1.2.4.原料组成(CO_2/H_2)的变化对于加氢反应平衡的影响  79-80
  第二节 固载化钌基催化剂与均相Ru催化剂反应活性比较  80-83
    2.1.scCO_2条件下体系相行为分析  80-82
    2.2.均相Ru催化剂与固载Ru催化剂反应活性的比较  82-83
  第三节 影响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因素  83-109
    3.1.载体类型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84-88
      3.1.1.不同载体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84-86
      3.1.2.不同载体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重复再用性  86-88
    3.2.功能基团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88-91
      3.2.1.不同功能基团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88-90
      3.2.2.不同功能基团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重复再用性  90
      3.2.3.功能化试剂用量对固载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90-91
    3.3.制备方式对固载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91-98
      3.3.1.不同制备方式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91-97
      3.3.2.不同制备方式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重复再用性  97-98
    3.4.配体对固载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98-107
      3.4.1.不同结构的膦配体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98-101
        3.4.1.1.催化反应活性的比较  98-99
        3.4.1.2.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分析  99-101
      3.4.2.不同配位原子的配体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101-104
        3.4.2.1.催化反应活性的比较  101-102
        3.4.2.2.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分析  102-104
      3.4.3.不同结构的双齿膦配体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104-107
        3.4.3.1.催化反应活性的比较  104-105
        3.4.3.2.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分析  105-107
      3.4.4.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在不同膦配体条件下的重复再用性  107
    3.5.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可能结构  107-109
  第四节 分子筛载体的钌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反应条件的优化  109-123
    4.1.金属组分担载量的影响  109-110
    4.2.CO_2分压的影响  110-111
    4.3.H_2分压的影响  111-112
    4.4.反应温度的影响  112-114
    4.5.反应时间的影响  114-115
    4.6.搅拌速度的影响  115-117
    4.7.PPh_3/Ru比的影响  117-119
    4.8.溶剂的影响  119-121
    4.9.碱的影响  121-123
  本章小结:  123-124
  参考文献:  124-125
第五章 树脂载体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表征  125-132
  第一节 BET比表面积的测定结果  126-127
  第二节 元素分析结果  127-128
  第三节 FT-IR表征  128-129
  第四节 金属组分Ru担载量的测定  129-130
  第五节 TEM表征  130-131
  本章小结:  131
  参考文献:  131-132
第六章 树脂载体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反应研究  132-165
  第一节 固载化钌基催化剂与均相Ru催化剂反应活性比较  133-135
  第二节 影响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因素  135-152
    2.1.树脂类型及其颗粒尺寸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135-138
      2.1.1.不同交联度树脂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135-137
      2.1.2.树脂颗粒尺寸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137-138
    2.2.功能基团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138-142
      2.2.1.不同功能基团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138-141
      2.2.2.不同功能基团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重复再用性  141-142
    2.3.制备方式对固载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142-146
      2.3.1.不同制备方式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142-145
      2.3.2.不同制备方式的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重复再用性  145-146
    2.4.配体对固载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146-150
      2.4.1.不同结构的膦配体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146-148
      2.4.2.不同配位原子的配体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148-149
      2.4.3.不同结构的双齿膦配体对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149-150
      2.4.4.固载化钌基催化剂在不同膦配体条件下的重复再用性  150
    2.5.固载化钌基催化剂的可能结构  150-152
  第三节 树脂载体的钌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反应条件的优化  152-163
    3.1.金属组分担载量的影响  152-153
    3.2.CO_2分压的影响  153-155
    3.3.H_2分压的影响  155-156
    3.4.反应温度的影响  156-157
    3.5.反应时间的影响  157-158
    3.6.搅拌速度的影响  158-159
    4.7.PPh_3/Ru比的影响  159-161
    4.8.溶剂的影响  161-163
  本章小结:  163-164
  参考文献:  164-165
第七章 多相催化条件下的反应机理浅析  165-176
  第一节 文献中所涉及的反应机理  165-168
    1.1.通过CO中间物  165
    1.2.通过碳酸盐中间物  165-166
    1.3.通过CO_2正插入M-H键的中间物  166-167
    1.4.通过CO_2反插入M-H键的中间物  167
    1.5.通过H转移到CO_2  167-168
  第二节 结合本论文结果对反应机理的浅析  168-175
  参考文献:  175-176
第八章 结果与展望  176-180
  第一节 结果  176-179
  第二节 展望  179-180
攻博期间发表或投稿的相关论文  180-182
致谢  182

相似论文

  1. 论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F741
  2. 高活性锐钛型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分解水制氢中的应用,TQ116.2
  3. 偏高岭土在煤矿喷射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TU528
  4. 偏高岭土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TU528
  5. 高活性粉煤灰评价与应用研究,U414
  6. 某些杂环胺的Mannich反应研究,O621.25
  7. 锌粉促进羰基化合物与卤代烃的碳碳键形成反应研究,O621.25
  8. NiCl_2·6H_2O催化三组分“一锅法”合成多取代哌啶,O626.32
  9. 微波促进、Lewis酸催化下芳香醛与芳香酮的反应研究,O621.25
  10. 光促进温和条件下卤代烃的羰基化反应研究,O621.25
  11. 带官能团有机卤化锌试剂与芳香醛的双烷化、烯基化反应研究,O621.25
  12. 四磺酸基酞菁钴与含硫化合物反应研究,O621.25
  13. 几种天然木脂素的全合成及苯丙素的交叉氧化偶联反应研究,O621.25
  14. NO参与的立体选择性硝化反应和氧化芳构化反应研究,O621.25
  15. 绿色氧化剂对烯烃类的氧化反应研究,O621.254
  16. 氮杂环化合物扩环反应研究,R914
  17. 辅酶NADH模型化合物—汉斯酯的若干新反应研究,O621.25
  18. Ⅰ.环糊精与棉酚包合物的研究 Ⅱ.一氧化氮与丙炔醇和二氢嘧啶酮的反应研究,O621.25
  19. 环状手性α-烷氧羰基硝酮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和天然产物nikkomycin B的N-端氨基酸片断合成研究,O621.25
  20.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催化的需氧氧化反应及硝酸铈铵引发的自由基正离子环加成反应研究,O621.25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化学动力学、催化作用 > 催化 > 催化反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