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庄子》文学研究

作 者: 刘生良
导 师: 霍松林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庄子》 文学 学类型 文体形态 文本结构 辩对艺术 话语特色 美学 思想 文学思想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2189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庄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人其书荣膺着哲学与文学的双重桂冠,在一定程度上其文学成就甚至超过哲学成就。鉴于《庄子》文学研究相对薄弱的历史和现状,本文专力从事这一研究,拟对《庄子》的文学特色、成就及相关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对《庄子》基本问题的考辨,旨在为下文的论述决疑排忧,洒尘清道。首先就庄子的姓名字号、生卒年代、生平事迹及著作真伪略加考索,提出了一些看法。又着重对庄子的籍贯故里这一疑难问题作了详细考辨,尤其对近年来颇为盛行的“安徽蒙城”说进行了辨驳批判,通过对大量史地书籍及方志有关记载的考证辨析,从而确认庄子籍里为战国时宋之蒙邑,即今河南商丘东北。接着以此为基础,从宋国的文化渊源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与文化构成及庄子的身世个性与文化承传诸方面,考论了《庄子》的文化背景,认为它并非人们常说的楚文化,而是特殊的商宋文化,即以殷商文化为基础、以姬周文化为依托、以道家文化为核心,并广泛接受周边邹鲁、燕齐、三晋和楚越等多种文化之影响,又重视分析批判以求发展创新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庄子》哲学和文学奇异绝纱之特色,都与此密切相关。然后又就《庄子》哲学属性及评价问题上长时间以来惑众误人的几个说法予以辨惑,阐明《庄子》深邃博奥的哲学思想,并非所谓“唯心”、“消极”、“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体系,而是以唯物、积极和代表平民阶级为主导,唯物之中有唯心,唯心之中有唯物;积极之中有消极,消极之中有积极;且着眼于整体的人,具有某种超阶级性,大致属于失意者、倒霉者、不幸者、弱小者的哲学思想体系。并且指出,儒家和道家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生的真理,以期破除疑惑,提高认识。 第二章探对《庄子》的文学类型,分别论述了《庄子》与浪漫型文学、现实型文学、象征型文学的关系及总体文学类型。笔者认为,《庄子》具有浪漫文学的精神实质和艺术特征,是中国浪漫文学创作之祖,对后世浪漫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众所公认、名副其实的浪漫型文学;庄、屈浪漫文学的不同,主要不是所谓消极与积极的不同,只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差异。由于追求理想与批判现实是庄书中几乎同时并存的大主题,书中存在数量相当可观的现实文学珍品,具有现实文学的一些基本特征,而且在非纪实性、批判性、讽刺性等方面具有开拓性贡献,是中国现实文学创作的伟大拓源者,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庄子》又可属于以批判现实为主的典型、深刻的现实型文学。《庄子》采用“藉外论之”的“寓言”形式来寓理寄意,其“寓言”即象征,庄书中寓言又占十分之九,从而形成了寓言体象征文学的独特风格,庄子也就成了中国象征文学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师,对中外象征文学都产生了深巨影响,如此看来,《庄子》)更应统属于象征型文学,而且是真幻合一、意蕴玄奥、辞趣华深、最富灵性的象征文学。总而言之,《庄子》是以象征型文学为主体,将浪漫、现实、象征三大文学类型集于一身包含殆尽的复幌文学类型。它犹如“怒而飞”的大鹏,浪漫文学和现实文学分别是它那如垂天之云的两大巨翼,象征文学则是联通两翼、合而为一的硕大身驱和整体。就每一类型而言,它都是奇迹,这又是奇迹之奇迹! 第三章探讨《庄子》的文体形态,依次论述了庄文具有的散文、诗、赋、小说等多种文体特征及总的文体形态。在笔者看来,作为散文,《庄子》具有新奇的题材、奇异的思想、奇幻的手法、奇妙的结构、奇肆橘怪的语言、奇特的体制等奇异特色,是最具独创性的奇异的散文,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艺散文。它无疑是中国散文史上一座瑰异的丰碑,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庄子》又是绝纱的诗。因为庄周颇有诗人的气质;庄文颇有浓郁的诗意;并具有浓郁的抒倩性、葱笼的想象力、奇特的象征手法涵深的意境创造、诗的语言与韵律等诗歌特征;而且“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在这个意义上,《庄子卜书便全部成为玄妙宏绰、奇趣无穷、永远解释不完的绝纱的诗章,一组悠扬缥缈的哲人之歌,在中国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庄子》又是赋的滥场。赋起源于以铺陈为特征的诗化散文,考察先秦文库之珍存,对仅体形成和诞生关系最大者,莫若善事铺陈的诗化散文《庄子》。与“命赋之厥初”的苟况和“以赋见称”的宋玉相比,《庄子》虽未形成赋的完整体制,却颇富赋的雏型,已看得见苟宋赋的端倪。《庄子》颇多铺陈文字,并形成相对独立的篇章,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它亦诗亦文,奠定了赋的特有机制;它那假设问对的的结构模式、对比映衬的铺陈方式、虚拟寄托的构思特点及丰富奇僻的词汇等赋的特征,为后世赋家所祖式,影响了赋体尤其是汉大赋的形式特征。由此可见,《庄子》不愧为赋家之祖和赋的滥场。《庄子》还是小说创作之祖。庄子所谓“寓言”,以“藉外论之’为基本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后来小说的同义语和代名词。作者通过以自觉的艺术虚构为主的新颖奇特的小说手法

全文目录


引言  12-14
第一章 《庄子》基本问题考辨  14-54
  第一节 庄子其人其书考略  14-23
    一、 姓名字号  14-15
    二、 生卒年代  15-17
    三、 生平事迹  17-19
    四、 著作真伪  19-23
  第二节 庄子籍贯故里考辨  23-37
    一、 历史上有关说法之考辨  23-28
    二、 “庄子故里为安徽蒙城”说之考辨  28-35
    三、 庄子籍里为宋之蒙邑即今河南商丘说补证  35-37
  第三节 《庄子》文化背景考论  37-46
    一、 宋国的文化渊源与历史背景  38-40
    二、 宋国的地理环境与文化构成  40-42
    三、 庄子的身世个性与文化承传  42-46
  第四节 《庄子》哲学思想辨惑  46-54
    一、 唯心唯物辨  46-49
    二、 消极积极辨  49-51
    三、 没落阶级辨  51-54
第二章 《庄子》的文学类型  54-89
  第一节 奇幻缥缈:《庄子》与浪漫型文学  54-64
    一、 《庄子》浪漫文学的精神实质和艺术特征  54-58
    二、 中国浪漫文学创作之祖  58-60
    三、 对后世浪漫文学之影响  60-62
    四、 庄周屈原浪漫文学之比较  62-64
  第二节 写实刺世:《庄子》与现实型文学  64-74
    一、 《庄子》现实文学的存现形式和基本特征  65-69
    二、 中国现实文学创作的拓源者  69-72
    三、 对后世现实文学之影响  72-74
  第三节 寓言寄意:《庄子》与象征型文学  74-87
    一、 “寓言”即象征  75-79
    二、 《庄子》寓言体象征文学的独特风格  79-82
    三、 中国象征文学的第一大师  82-85
    四、 对中外象征文学之影响  85-87
  小结 以象征文学为主三类合一的复合类型  87-89
第三章 《庄子》的文体形态  89-123
  第一节 奇异的散文  89-95
    一、 《庄子》散文的奇异特色  89-94
    二、 《庄子》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94-95
  第二节 绝妙的诗  95-104
    一、 庄周颇有诗人的气质  96
    二、 《庄子》颇有浓郁的诗意  96-99
    三、 《庄子》所体现的诗歌特征  99-102
    四、 《庄子》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02-104
  第三节 赋的滥觞  104-112
    一、 赋的起源与《庄子》  104-106
    二、 《庄子》在荀宋赋之前已有大量有实而无名的赋作  106-108
    三、 《庄子》中赋的特征及在中国赋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08-112
  第四节 小说创作之祖  112-120
    一、 《庄子》“寓言”--小说的代名词  112-114
    二、 《庄子》“寓言”--小说的创作成就  114-119
    三、 《庄子》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19-120
  小结 以散文为主蕴涵多种文体的“浑沌”形态  120-123
第四章 《庄子》的文本结构  123-154
  第一节 召唤的结构层次  123-128
    一、 “言”--话语层面  124-125
    二、 “象”--形象层面  125-126
    三、 “意”--意蕴层面  126-128
  第二节 回旋的结构体系  128-136
    一、 内篇的整体性和回环结构  128-131
    二、 全书的体系性和回旋结构  131-136
  第三节 灵变的篇章结构  136-147
    一、 一般结构方式  136-143
    二、 复合结构方式  143-147
  第四节 奇妙的结构艺术  147-154
    一、 形散神聚  147-149
    二、 奇开妙结  149-152
    三、 有形无形  152-154
第五章 《庄子》的辩对艺术  154-171
  第一节 多样的辩对文体  154-158
    一、 纯论说性辩对文体  154-156
    二、 故事性辩对文体  156-157
    三、 寓言性辩对文体  157-158
  第二节 多变的辩对结构  158-161
    一、 篇章结构  158-160
    二、 辩对结构  160-161
  第三节 多彩的辩对方式  161-164
    一、 一问一对和反复辩对  162-163
    二、 两人辩对与多人辩对  163-164
  第四节 高超的辩对艺术  164-168
    一、 奇思妙对  164-166
    二、 谲譬巧喻  166-167
    三、 诗情画意  167-168
  第五节 《庄子》辩对艺术的地位和影响  168-171
    一、 孟、庄辩对艺术之比较  168-169
    二、 宋玉赋对《庄子》辩对的借鉴  169-170
    三、 对汉代及汉以后辩对文体的影响  170-171
第六章 《庄子》的话语特色  171-183
  第一节 汪洋恣肆  171-176
    一、 吞吐河海,包举宇内,创造阔大之境  171-172
    二、 文意勾连,层层相因,形成汪洋之势  172-173
    三、 恣意挥洒,语词富丽,尽显恣肆之风  173-176
  第二节 奇诡雄豪  176-178
    一、 奇诡之语  176-177
    二、 雄豪之气  177-178
  第三节 空灵缥缈  178-180
    一、 空灵的境界  178-179
    二、 缥缈的韵致  179-180
  第四节 诙谐风趣  180-183
    一、 诙谐幽默  180-181
    二、 谐趣讽刺  181-183
第七章 《庄子》美学文学思想简论  183-201
  第一节 《庄子》的美学思想  183-192
    一、 以道德为美  183-186
    二、 以大为美  186-187
    三、 自然之美  187-190
    四、 生态美  190-192
  第二节 《庄子》的文学思想  192-201
    一、 《庄子》文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193-198
    二、 别具一格的象征、浪漫文学创作论  198-201
结语  201-203
主要参考文献  203-11
附录 建国以来《庄子》文学研究论文要目索引(略)  11-20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06-207
致谢  207

相似论文

  1.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2.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3. “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J601
  4.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5.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6.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7.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8.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9. 《庄子》修辞策略探析,B223.5
  10.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11. 许心如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R259
  12.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13. 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点的研究,G623.5
  14.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育问题研究,G633.2
  15.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16.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17.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18.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19.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20. 周耀庭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R249.2
  21. 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腭及特色用药研究,R249.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