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茉莉酸甲酯(MeJA)对绿豆(Vigna radiata L.)下胚轴质膜H~+-ATPase水解活力影响的研究

作 者: 文彬
导 师: 潘瑞炽;王小菁
学 校: 华南师范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活力影响 茉莉酸 MeJA 绿豆下胚轴 白屈菜红碱 刺激作用 质膜 绿豆黄化幼苗 岗田酸 甲酯
分类号: Q94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2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植物质膜H+-ATPase(EC.3.6.1.35)是植物生命活动的“主宰酶”,调控着植物细胞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它通过外泌H+产生跨膜的电化学梯度,驱动离子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调节细胞的pH值,维持细胞正常的膨压,参与细胞分裂和生长、器官和气孔的运动,以及植物的耐盐性等抗性反应。因此,质膜H+-ATPase活力受激素、光、植物毒素、环境胁迫等外部和内部因子的影响。有人认为H+-ATPase可能是激素直接作用的靶分子。JA及其衍生物(总称为JAs)是近些年来倍受植物学家青睐的植物内源有机化合物,被认为同IAA、ABA等激素一样具有广谱的生理效应。但目前人们对JAs信号转导途径知之尚少。本文首次研究了MeJA对质膜H+-ATPase水解活力的影响,Ca2+对MeJA刺激作用的影响,并对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可逆磷酸化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与FC作用对比的方法初步探讨了MeJA作用的可能方式。1.绿豆下胚轴质膜H+-ATPase基本特性的研究 黑暗条件下生长三天龄的绿豆黄化幼苗,取弯钩下1-2cm长的下胚轴,机械法破碎组织,两相分配法分离、提取和纯化质膜。利用不同细胞器膜上ATPase或其它酶的标志性抑制剂来检测质膜纯度。植物材料与两相系统重量之比为32:8g时,用一次两相系统提取、分离,就可获得纯度较高的质膜微囊。提取缓冲液中BSA的浓度对微囊的致密性有很大的影响,0.5%BSA下获得的质膜微囊,有较好的的致密性。 绿豆下胚轴质膜H+-ATPase水解活力受温度的影响,37℃时,体外反应的水解活力最高。水解活力还与反应体系酸碱度有关,pH7.0时,水解活力最高。反复冻融可使酶水解活力下降。 质膜H+-ATPase水解活力依赖于Mg2+,而K+对酶活力有一定的刺激 茉莉酸甲酯对绿豆下胚轴质膜H+ATh,W--水解活力影响的研究4作用。x”和 ugh之间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二者同时存在时,酶的活力最高。二.MeJA和FC对质膜扛-ATPase水解活力的影响 MeJA对质膜汁tTPase有刺激作用,且刺激程度与pH有关,pH7刀j.5范围内 MeJA对质膜 H+-AThase刺激作用较强。 活体实验表明:50 n moMi的 MeJA处理绿豆幼苗 shr,对质膜 H”-AThase刺激作用最强,可达 30%左右。离体实验表明:10 n mol/L的 MeJA处理 Zhr对质膜H“-ATPase的刺激作用最强,酶的水解活力增加约30%。 活体实验中,FC对质膜H”-Ahase的刺激程度可达72%,离体条件下,FC和MeJA刺激程度相同,均为30%左右,且两者之间没有叠加效应。3.MeJA和FC在刺激质膜H”.tllrase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作用 1)磷酸酶抑制剂斑螫素、岗田酸可以增强MeJA对酶的刺激作用,岗田酸的效应较强,而斑鳌素的作用略弱,增幅分别为60%和50%左右。蛋白激酶抑制剂星形抱菌素和白屈菜红碱作用下,MeJA对酶刺激作用完全受到抑制,酶活力表现为对照水平,白屈菜红碱作用略强于星形抱菌素。 二)岗田酸和斑鳌素对 FC刺激酶活力的作用有增强,增幅分别为 60%和50%;蛋白激酶抑制剂星形抱菌素和白屈菜红碱则可完全抑制FC对酶的刺激作用。 3)用产p叭h标记质膜H”eJP ase的实验表明,同位素标记结果与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抑制剂的实验结果趋势基本一致。MeJA和FC处理后,酶活力增加,同位素的标记量也增加,这说明酶的活力增加,其磷酸化程度也增高;斑螫素和岗田酸进一步促进MeJA和FC的作用,同位素标记量进一步增强,岗田酸的作用比斑螫素作用强;蛋白激酶抑制剂白屈菜红碱对MeJA的刺激作用有抑制作用,同位素标记比MeJA单独处理的低。4.Cah对质膜H\ATPase水解活力以及MeJA和FC作用的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5 l)Cah对质膜 r栅ase水解活力有显著的刺激作用,离体实验中,711 moljL的 Ca卜使酶活力增加一倍。但 Cay对 MeJA和 FC的刺激作用没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2)Cd”存在时,斑螫素对 MeJA的刺激作用没有进一步的增强,而岗田酸略有增强作用;蛋白激酶抑制剂星形抱菌素和白屈菜红碱抑制MeJA的刺激作用,加入叨”后,酶水解活力与对照水平相似,对MeJA的刺激作用并没有明显影响。 3)Cah存在时,磷酸酶抑制剂斑螫素和岗田酸对 FC刺激质膜 H\AThase活力作用有进一步增强效果,此时酶活力增加 70%左右;蛋白激酶抑制剂星形抱菌素和白屈菜红碱对FC作用的抑制程度也进一步增强,酶活力表现为接近于无Ca》条件下FC的作用水平。5.MeJA刺激质膜 H+人TPase分子机理的初步探讨 以FC为对照,研究MeJA的刺激作用。在MeJA刺激质膜H”-ATPase过程中,用胰蛋白酶酶切处理,发现酶活力的变化与FC处理后的相同。初步推测,MeJA刺激质膜 H+-AThase的作用方式可能与 FC相类似,位点都在酶蛋白的C-端。

全文目录


致谢  7-8
缩略词表  8-9
中文摘要  9-12
英文摘要  12-15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5-37
  1. 植物质膜H~+-ATPase和细胞信号转导  15-17
  2. 植物质膜H~+-ATPase的特性  17-21
    2.1 质膜H~+-ATPase的分布与定位  17-18
    2.2 质膜H~+-ATPase的分子结构  18-21
  3. 植物质膜H~+-ATPase的活力调节  21-25
    3.1 转录水平的调控  21
    3.2 翻译和翻译后调控  21-22
    3.3 质膜H~+-ATPase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研究  22-23
    3.4 质膜H~+-ATPase在信号级联反应中的分子调控机制  23-25
  4. 植物质膜H~+-ATPase在信号转导中作用的研究现状  25-32
    4.1 植物质膜H~+-ATPase在抗病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25-27
    4.2 植物质膜H~+-ATPase在伤害防御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27-28
    4.3 质膜H~+-ATPase在光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28-29
    4.4 FC是研究质膜H~+-ATPase信号转导机制的重要工具  29-32
  5. JA类物质在信号转导中作用的研究现状  32-35
  6. 本研究的意义与工作基础  35-37
第二章 绿豆下胚轴质膜H~+-ATPase基本特性的研究  37-58
  1. 引言  37-41
  2. 材料与方法  41-45
  3. 结果与分析  45-55
  4. 讨论  55-57
  5. 小结  57-58
第三章 MeJA对质膜H~+-ATPase水解活力的影响及MeJA和FC作用的比较  58-70
  1. 引言  58
  2. 材料与方法  58-59
  3. 结果与分析  59-68
  4. 讨论  68-69
  5. 小结  69-70
第四章 MeJA和FC刺激质膜H~+-ATPase过程中可逆磷酸化作用以及Ca~(2+)影响的研究  70-88
  1. 引言  70-71
  2. 材料与方法  71-73
  3. 结果与分析  73-84
  4. 讨论  84-86
  5. 小结  86-88
第五章 MeJA和FC刺激质膜H~+-ATPase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88-93
  1. 引言  88
  2. 材料与方法  88-89
  3. 结果与分析  89-91
  4. 讨论  91-92
  5. 小结  92-93
参考文献  93-113
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113

相似论文

  1. 天然黄酮苷灯盏花甲素的合成研究,R284.1
  2.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3. 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TQ414.8
  4. 热空气和MeJA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病害影响及其机理研究,TS255.3
  5. 多环膦(磷)酸酯类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TQ314.248
  6. 热空气和MeJA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保鲜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TS255.3
  7. 水稻抗稻瘟病菌质膜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分析,S511
  8. 水稻Pib启动子中乙烯和茉莉酸响应元件的转基因分析,S511
  9. 苹果Ca2+/H+反向转运体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特性研究,S661.1
  10. 木质素与多头切花菊弯颈及蚜虫抗性的相关性研究,S682.11
  11. 茉莉酸甲酯诱导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和9个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间的关系,S512.1
  12. 大岛野路菊CcSOS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S682.11
  13. PMMA骨水泥在不同粘稠状态下抗肿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R687.3
  14. 扁桃酸甲酯及α-环己基扁桃酸甲酯在全甲基-β-环糊精柱上的手性识别机理研究,O636.1
  15. 豆蔻酰化修饰及质膜结合在烟草小GTP结合蛋白基因NtRab5b转录调控中的作用,Q943
  16. SET-LRP中氟醇溶剂的作用研究,O631.3
  17. 乙醇酸甲酯的合成与分离,TQ225.24
  18.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TQ225.24
  19.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TQ323.8
  20. 磁性杂多酸催化脂肪酸甲酯环氧化性能研究,TQ414
  21. PVDF/PMMA/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耐候性研究,TB33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