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窦性心率震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

作 者: 董京
导 师: 王红宇
学 校: 山西医科大学
专 业: 心血管内科学
关键词: 窦性心率震荡 心肌梗塞 震荡斜率起始时间 预后
分类号: R54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发病1~3周的97例AMI患者和6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患者详细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获取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HRT的三个参数: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AMI组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AMI合并心衰组(KillipⅡ~Ⅳ级)和AMI非合并心衰组(KillipⅠ级);以及根据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分为AMI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非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比较AMI组间及AMI组内高、低危亚组之间HRT等指标的差异。随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终点事件是患者再发心脏事件(心肌再梗死、再发心绞痛入院、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AMI事件组与AMI非事件组。根据既往危险分层界定点设定高危因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判HRT等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1)AMI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TT、TO高于对照组,TS值低于对照组(P<0.05);(2)AMI合并心衰组TS明显低于非合并心衰组(P<0.05);AMI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TT高于非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TS低于非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3)共随访患者93例,平均随访(19.20±11.97)个月,再发心脏事件者20例,其中再发心肌梗死5例,再发心绞痛入院9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心脏性猝死3例;无再发心脏事件者73例。事件组TT、TO高于非事件组,TS低于非事件组(P<0.05),事件组HRT较非事件组明显减弱;(4)TO、TS与年龄、平均心率相关,与SDNN、LVEF不相关,TT与各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心梗史、LVEF、TS、TT、TO与TS结合及TT与TO、TS结合七个变量是AMI后心脏事件再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心梗史、LVEF、TS、TO与TS结合以及TT与TO、TS结合与再发心脏事件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表明,TT与TO、TS结合时优势比最强(OR_单=8.632;OR_多=6.133,P<0.01)。结论HRT在AMI组和对照组及AMI组内高、低危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且尤以TT和TS差异显著;TT测量时不受年龄、平均心率等因素影响,当以TT的中位数9作为危险分层界定点时,TT与终点事件的发生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证明TT与TO、TS结合对AMI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最强,HRT可作为AMI后再发心脏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第一章 前言  8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8-12
  2.1 研究对象  8-9
  2.2 AMI组内分组  9
  2.3 测量方法与指标  9-11
  2.4 随访  11
  2.5 统计学处理  11-12
第三章 结果  12-16
  3.1 AMI组与对照组HRT等指标的比较  12
  3.2 AMI高危组与低危组HRT等指标的比较  12-13
  3.3 AMI事件组与非事件组HRT等指标的比较  13-14
  3.4 AMI组HRT各指标与其它危险预测指标相关性分析  14
  3.5 各因素对AMI后再发心脏事件的影响  14-16
第四章 讨论  16-19
  4.1 HRT指标测量方法学及HRT与其它传统预测指标的相关性  16-17
  4.2 AMI患者HRT的变化,及HRT对AMI后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  17-18
  4.3 局限性  18-19
第五章 结论  19-20
参考文献  20-22
综述  22-29
个人简历  29-30
致谢  30

相似论文

  1.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R445.1
  2. 鼻咽癌调强放疗临床预后因素的研究,R739.63
  3. 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蛋白表达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R541.4
  4.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R737.9
  5. 复发性卵巢癌的再次手术治疗与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分析,R737.31
  6. 结直肠多原发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28例报告),R735.3
  7.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预后影响,R735
  8. 彩色多普勒在判断围产儿预后的临床应用,R714.7
  9. 昏迷量表及脑电图分级与昏迷患者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R741.044
  10. 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瘢痕面积与消融终点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541.75
  11. 多发性骨髓瘤危险因素探讨及分期评价,R733.3
  1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预后及预防的探讨,R656
  13. 乳腺癌免疫分型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及用于预后判断的可行性,R737.9
  14. Cripto-1、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737.31
  15. 宫颈癌患者临床预后因素分析(附72例分析),R737.33
  16. 78例IV期大肠癌预后因素分析,R735.34
  17. Her-2/Neu及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735.2
  18. 甲状腺少见恶性肿瘤42例回顾性分析,R736.1
  19. 青年男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血脂异常与近中期预后的临床研究,R542.22
  20. 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R541.4
  21. 行急诊PCI术并合并心源性休克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R542.2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心肌疾病 > 心肌梗塞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