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旅游景区安全事故风险转移的保险机制研究
作 者: 焦珊珊
导 师: 郑向敏
学 校: 华侨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安全事故 风险转移 保险机制
分类号: F592;X9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旅游者出游的最主要因素。但是近几年来,旅游景区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影响到旅游者的生命财产,也严重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发展。由于突然性、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存在,旅游景区风险发生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利用“保险”来降低、分散甚至避免意外风险发生的损失,便成为旅游景区确保其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旅游保险为研究内容,以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景区安全事故的表现类型及特征。从风险可保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旅游景区风险转移的途径,并指出旅游保险是其风险转移的最佳途径,接着对旅游保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旅游保险产品谱系,并试图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保险机制。论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旅游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旅游保费规模小,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游客投保意识不足,购买积极性不高;旅游保险产品缺乏针对性,销售渠道缺少多样性,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市场竞争不规范,理赔责任判定难,赔偿金额不多。通过分析,论文提出以下相关措施:(1)旅游保险机制的确立是根本。(2)旅游者保险意识的提高是基础。(3)保险公司产品和服务是关键。(4)投保渠道的畅通是保障。旅游风险的发生客观上要求旅游保险业务能够相应地发展,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伞"。本文对旅游保险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旅游保险,对旅游保险业的发展进行探索又可为旅游保险监管部门、相关企业(包括旅行社、保险公司等)制定相关决策作参考借鉴之用,达到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目的。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19 1.1 问题提出 9 1.1.1 研究背景 9 1.1.2 研究意义 9 1.2 研究综述 9-16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9-14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16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9 1.3.1 研究内容 16-17 1.3.2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7-19 第二章 理论基础 19-21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9 2.1.1 景区安全 19 2.1.2 风险转移 19 2.1.3 安全事故风险转移 19 2.2 本研究相关理论 19-21 2.2.1 风险管理学 19-20 2.2.2 保险学 20 2.2.3 景区管理学 20-21 第三章 旅游景区安全事故风险与风险管理 21-28 3.1 旅游景区安全问题表现类型及特征 21-23 3.1.1 旅游景区安全问题表现类型 21-23 3.1.2 旅游景区安全事故的主要特征 23 3.2 旅游景区面临风险的分类与特征 23-24 3.3 旅游景区风险的可保性分析 24-26 3.3.1 一般风险可保性的理论分析 24-26 3.3.2 旅游景区风险的可保性分析 26 3.4 旅游景区风险管理 26-28 3.4.1 旅游景区风险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26-27 3.4.2 旅游景区风险管理及方式选择 27-28 第四章 景区安全事故风险转移及问题分析 28-36 4.1 景区安全事故风险转移动力机制 28-30 4.1.1 外部动力 28-29 4.1.2 内部动力 29-30 4.2 旅游保险转移 30-36 4.2.1 旅游保险的作用 30 4.2.2 旅游保险产品分析 30-36 第五章 旅游保险机制创新研究 36-46 5.1 我国旅游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6-41 5.1.1 我国旅游保险的发展现状 36-39 5.1.2 我国旅游保险存在的问题 39-41 5.2 基于旅游保险利益相关者角度的理性思考 41-42 5.2.1 行政主管部门 41 5.2.2 旅游者 41-42 5.2.3 保险机构 42 5.2.4 旅游提供商 42 5.3 旅游保险机制的构建 42-46 5.3.1 旅游保险的运行机理 42-43 5.3.2 旅游保险机制的设计 43-46 第六章“6.29”深圳东部华侨城爆炸事件个案研究 46-52 6.1 事件概述 46 6.2 旅游保险实况研究 46-50 6.3 启示 50-52 6.3.1 旅游者 50 6.3.2 旅游企业 50-52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52-55 7.1 结论和建议 52-53 7.1.1 旅游保险机制的确立是根本 52 7.1.2 旅游者保险意识的提高是基础 52-53 7.1.3 保险公司产品和服务是关键 53 7.1.4 投保渠道的畅通是保障 53 7.2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局限 53-54 7.3 研究展望 54-55 参考文献 55-61 致谢 61
|
相似论文
- A公司项目安全管理的研究,TU714
- CBR-RBR模式在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库中的应用,U215.8
- 旅游景区带动型新农村社区空间整合策略研究,TU982.29
- 次级贷款证券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研究,F224
- 完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D630
- 作为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信用衍生品对信用风险管理影响的研究,F832.2
- 影视媒体在旅游景区促销中的效果研究,J992
- 基于电子商务的旅游景区营销模式研究,F724.6
- 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研究,F49
- 基于游客价值的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研究,F592
- 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F592.7
- 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F592.7
- 基于博弈分析的旅游景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F592;F224.32
-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事故分析,TU714
- 河南省煤矿事故致因机理及对策分析,X936
- 生产安全事故立法研究,D922.54
- 九寨沟数字化景区的构建与应用研究,F592.7
- 财务再保险合同会计问题探讨,F842
- 我国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系统研究,F724.6
- 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研究,F740.4
- 论公共管理中的社区参与:以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为例,F59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安全科学 > 安全工程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