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口蹄疫病毒vp1体外表达和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作 者: 金华利
导 师: 张富春
学 校: 新疆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 基因 原核表达 真核表达 核酸疫苗 核酸纳米颗粒 DNA传递 化学佐剂 DNA-蛋白prime boost 免疫增强 免疫抑制
分类号: S85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 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多发的一种急性、热性和传播极为迅速的接触性传染病。目前,针对预防口蹄疫疾病的爆发和流行,多数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注射病毒灭活疫苗的方法。但灭活疫苗存在灭活不彻底和保护期短等缺点。因此,新型口蹄疫疫苗及免疫策略的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焦点。本研究主要开展 O 型口蹄疫病毒(新疆株)vp1基因的真核酵母表达、化学佐剂及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联合免疫增强 FMDV vp1DNA 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将FMDV vp1 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分泌性表达载体pSuperY 中,获得酵母重组表达载体 pSuperY/vp1,经测序证明vp1基因序列的正确性。将纯化的重组质粒经线性化酶切后,用电转化法将pSuperY/vp1转化导入毕赤酵母菌种SMD1168H中。对重组酵母表达产物用 SDS-PAGE 和Westernblot 进行分析,并用酵母表达的FMDV VP1蛋白免疫小鼠。结果重组质粒pSuperY/vp1转化毕赤酵母菌后能够表达相对分子量(Mr)为66,000 和 43,000的FMDV VP1蛋白,动物免疫结果表明FMDV VP1蛋白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DNA 传递是基因表达与功能研究及其医学应用的重要技术,安全高效的DNA 传递一直是研究者期待的目标。利用一种新的阳离子多聚物脱乙酰甲壳胺-16 介导重组质粒 pcDNA3/vp1 转染 COS-7 细胞,RT-PCR 可检测到目的基因 vp1在 mRNA 水平的表达,实时定量 PCR 结果表明其转染效率高于脂质体与磷酸钙法,同时还对转染条件进行了探讨。DNA 结合分析发现脱乙酰甲壳胺-16 能够与 DNA 形成核酸纳米颗粒,提高 DNA 稳定性,促进真核细胞转染效率的提高。结果表明脱乙酰甲壳胺-16 确能做为一种新型的非病毒纳米 DNA 传递载体,并将可能在基因表达与功能研究及基因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将 FMDV vp1 cDNA 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上,体外酶切鉴定正 - 3 -<WP=6>新疆大学硕士论文确的重组质粒 pcDNA3-vp1 转染 COS-7 细胞,通过 RT-PCR 的方法确认重组质粒在 COS-7 细胞中 mRNA 的表达。随后将 100μg 重组质粒 pcDNA3-vp1 分别与 0.25%普鲁卡因、1%左旋咪唑、5%乙醇、1.5% Tween80 和 0.9% NaCl 混合免疫接种小鼠,对照组注射质粒 pcDNA3,比较不同化学佐剂对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重组质粒 pcDNA3-vp1 能够在真核细胞中有效的转录表达;不同的化学佐剂与重组质粒混合免疫均可诱发小鼠机体产生针对 FMDVVP1 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佐旋咪唑实验组所诱发的 IgG2α 水平最高,T 细胞扩增活性及 DTH 反应最强,说明 1%佐旋咪唑能够增强 DNA 疫苗的 Th1 型免疫反应?。结果表明化学试剂左旋咪唑能够增强?DNA 疫苗的免疫效果,可以作为新型高效的 DNA 疫苗的化学佐剂。 DNA 疫苗由于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等优点,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单独使用 DNA 疫苗在大动物体或人体只能诱导低水平的免疫反应,必须利用佐剂或改进免疫策略等方法增强其免疫原性。最近的研究发现,核酸疫苗触发,重组病毒疫苗或蛋白疫苗加强的prime-boost 免疫策略能够明显的提高疫苗对动物的保护力。考虑到该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存在的不便,我们在研究中采用将质粒 DNApcDNA3-vp1 和口蹄疫灭活疫苗或酵母重组 VP1 蛋白联合免疫的策略。结果 prime-boost 方法的确能够同时提高小鼠和牛产生的针对 FMDV 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将 DNA与蛋白混合同时注射后,虽然提高了抗体分泌水平,却抑制了动物体外 T 细胞增殖和体内 DTH 等细胞免疫反应,特别是抑制了 Th1 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全文目录


目录  3-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英文缩略语  9
实验主要仪器  9-11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31
  第一章 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11-23
  第二章 口蹄疫研究进展  23-31
第二部分 实验技术和方法  31-50
  第一章 质粒 pSuperY-FMDV VP1 的真核酵母表达  31-40
    第一节 真核表达质粒 pSuperY-FMDV vp1 的构建  31-36
    第二节 真核蛋白表达与检测  36-40
  第二章 FMDV VP1 DNA 体外瞬时表达的检测  40-44
    第一节 细胞培养与质粒转染  40-42
    第二节 RT-PCR 检测  42-44
  第三章 口蹄疫 DNA 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44-50
    第一节 动物免疫  44-45
    第二节 FMDV 抗体的 ELISA 检测  45-47
    第三节 鼠脾脏 T 细胞扩增检测  47-48
    第四节 鼠脾脏细胞表达各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  48-49
    第五节 迟法型超敏反应(DTH)检测  49-50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50-101
  第一章 口蹄疫病毒 VP1 蛋白在酵母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50-57
  第二章 钠米颗粒介导质粒 DNA 转染体外真核细胞  57-66
  Chapter Three Effect of Chemical Adjuvants on DNA vaccination  66-86
  Chapter Four Th1 immunosuppression after co-administrations of DNA-Proteininto mice and cattle against FMDV  86-101
致谢  101-102
个人简历  102-103

相似论文

  1. 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Q943.2
  2.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3. 草鱼呼肠孤病毒vp5、vp7基因cDNA的克隆、表达及VP5、VP7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S941.41
  4.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和ns3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P6和NS38免疫原性研究,S941.41
  5.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6. 红笛鲷清道夫受体B型Ⅰ类和抗冻蛋白Ⅱ型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定量分析,S917.4
  7.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遗传变异分析及猪α干扰素的真核表达,S858.28
  9. 几种免疫增强剂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生长、非特异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S963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N基因的序列分析,S852.65
  11.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12. 人源β-防御素-6的原核表达及纯化,Q78
  13. 圆眼珍珠蛙(Lepidobatrachus laevis)皮肤cDNA文库的构建、筛选及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原核表达和活性研究,Q78
  14. 新型菊酯类农药降解酶的生化鉴定及分子改造研究,X172
  15.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两个Ⅲ型效应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S435.651
  16.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17. 多个猪IgGⅡB类Fc受体剪接异构体的分子生物学特征,S828
  18. 华东地区鸭圆环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8.32
  19. 抗重金属汞、铜、锌单抗可变区序列的克隆鉴定、真核表达及三维模拟,X171.5
  20. 金华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板兰根多糖对PRRS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S858.28
  21. 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S855.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兽医基础科学 > 血清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