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夸张修辞格的处理谈译者主体性发挥

作 者: 刘怡
导 师: 陆钰明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唐诗 夸张修辞格
分类号: I0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古往今来,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等偏爱用夸张修辞格或描写祖国大好河山,或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绪,因此他们的作品能带给读者极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也因为如此,唐诗的翻译非常困难。夸张修辞格究竟是否可以再现于译文中,译者怎样再现,是照搬原文还是发挥主体性,译者发挥主体性需要把握怎样的尺度,这些对于唐诗英译中夸张修辞格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运用演绎——归纳法,从一般到个别,从分析分散的事例到找寻共有的规律,从唐诗着手解决夸张修辞格在翻译中的处理问题。本文以唐诗中夸张修辞格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多位翻译大家不同译本的比较,在前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对译者在夸张修辞格的处理中如何发挥主体性问题,提出论者的个人观点和见解。本文共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探讨中西方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以及译者主体性的内涵。笔者阅读了大量中西方翻译理论,发现译者主体性问题在很早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译者“隐形人”的身份以及“一仆二主”的地位并不利于翻译活动的开展,这就是为什么本篇文章要强调译者的主体性,还给译者其应该拥有的地位,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原作向译作的转化,以求为读者创作出更优秀的译文。在承认译者具有主体性的基础上,笔者对译者主体性内涵做出两层次阐释:一为创造性,二为受制性。并详细论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章分别从夸张在唐诗中的应用、夸张的心理机制以及数量夸张的文化基础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论述,使读者对夸张有更全面的认识,为后文打下基础。夸张中有一大类为数量夸张,这一类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特色,因此独立为一节,分析其思想及文化基础。数量夸张同样有很多不同的类别,笔者分门别类地讨论了每一种类别所具有的不同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夸张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而已,在其背后,蕴涵着深厚的汉文化底蕴。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的翻译,而更是一种思想、文化的转化。由于中、英两大民族思维习惯、文化传统的迥异,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处理夸张修辞格的翻译,实现文化的转换。第三章笔者选用了在运用夸张修辞格方面极具代表性的多首唐诗,从唐诗多个译本的比较出发,探讨了不同主体性的发挥对诗歌翻译产生的影响。在比较过程中,仍然采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在诗歌选用方面注意到了广泛性问题,共选用27首唐诗、10余位译者的译文,比较全面、细致地进行了译本的比较。最后,在译本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在夸张修辞格的处理中译者应如何发挥其主体性。从前文大量具体的事例到本章总结出规律性理论,演绎——归纳法得到了充分地运用和非常显著的效果。最后全文得出结论,夸张修辞格是诗歌中极具特色的一种修辞手法,因此在诗歌翻译中应最大程度地保留此修辞手法。但是保留绝不是照搬原文,而是译者在受制性与创造性之间寻求平衡,在保留夸张修辞格的基础上,灵活再现或传达夸张修辞格。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6-8
ABSTRACT  8-11
引言  11-12
第一章 译者主体性  12-16
  第一节 中、西方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  12-14
  第二节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14-16
第二章 唐诗中的夸张修辞格  16-23
  第一节 夸张修辞在唐诗中的应用  16-19
  第二节 夸张修辞格的心理机制  19-20
  第三节 数量夸张修辞格的文化基础  20-23
第三章 唐诗中夸张修辞格英译之译者主体性比较  23-43
  第一节 数量夸张修辞格英译比较  24-32
  第二节 动态夸张修辞格英译比较  32-36
  第三节 比较、对比夸张修辞格英译比较  36-43
第四章 结论  43-47
注释  47-49
参考文献  49-53
后记  53

相似论文

  1. 试论李攀龙的《唐诗删》,I207.22
  2. 《唐诗宋词选读》对话教学策略探究,G633.3
  3. 杨宪益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4. 后殖民译论视角下英译《水浒传》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5. 许渊冲诗歌英译中的主体性研究,H315.9
  6. 目的论视角下的《唐诗300首》诗名英译分析,H315.9
  7. 从文化角度解读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I046
  8. 唐代音乐中阮的嬗变轨迹研究,J609.2
  9. 心理移情与视阈融合双重视角下的许渊冲和格瑞汉唐诗英译比较研究,I046
  10.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傅雷翻译思想在《高老头》中的体现,I046
  11. 译者主体性与关照读者接受之研究,H315.9
  12. 翻译生态环境下戏剧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I046
  13. 唐诗空白结构的修辞研究,I207.22
  14.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简·爱》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和女性身份,H315.9
  15. 唐诗中数词英译的模糊对等,H315.9
  16.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059
  17. 从阐释学看冰心译本《吉檀迦利》中的译者主体性,H059
  18. 基于语料库的诗歌翻译标准研究,I046
  19. 从《全唐诗》看唐代的茶业发展,I207.22
  20. 从《全唐诗》中看唐代桑蚕丝绸业的发展,I207.22
  21. 唐诗三百首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创作论 > 文学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