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顺序注射光度法测定食品中NaFeEDTA和酒石酸
作 者: 陈志霞
导 师: 范世华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顺序注射分析 分光光度法 酒石酸 加强铁 食品
分类号: TS20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将顺序注射进样技术与分光光度检测方法联用,分别测定了铁加强酱油中NaFeEDTA的含量和葡萄酒中酒石酸的含量,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顺序注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进展,并综述了近年来顺序注射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第二部分介绍了基于在酸性条件下NaFeEDTA解离出的Fe3+能够和KSCN发生络合反应,产物在483 nm处产生强吸收的原理,建立了测定加强铁酱油中NaFeEDTA含量的顺序注射分光光度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以微酸性条件下酱油样品作为空白(此时酱油中的NaFeEDTA不发生解离),消除了酱油本底颜色及游离Fe3+的干扰。该方法线性响应范围为5.0-100.0 mg.L-1,检出限为1.4 mg.L-1,采样频率为60 h-1,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测定结果和卫生部推荐标准方法一致。该方法简单,快速,省略了繁琐的前处理步骤,明显减少了试剂试样的消耗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第三部分介绍了基于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酒石酸和偏钒酸钠反应生成的红色产物在490 nm处产生强吸收的原理,建立了顺序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酒中酒石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2-1.0 g.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实际样品测定的回收率在98%-105%之间。第四部分对实验进行了总结。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1章 概述 10-28 1.1 引言 10 1.2 顺序注射分析技术的产生及研究进展 10-12 1.2.1 顺序注射分析原理 10-11 1.2.2 顺序注射分析技术的新进展 11-12 1.3 顺序注射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2-26 1.3.1 食品中无机物含量的测定 12-16 1.3.1.1 无机阳离子的测定 12-14 1.3.1.2 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14-16 1.3.2 食品中有机物含量的测定 16-26 1.3.2.1 一般有机成分测定 16-24 1.3.2.2 过程检测 24-26 1.4 选题背景与意义 26-28 第2章 顺序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加强铁酱油中NaFeEDTA含量 28-42 2.1 引言 28-29 2.2 实验部分 29-31 2.2.1 实验原理 29 2.2.2 仪器 29 2.2.3 试剂及配制 29-30 2.2.4 顺序注射系统的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30-31 2.3 结果与讨论 31-42 2.3.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31-32 2.3.2 试剂试样的组合及进样顺序的优化 32-33 2.3.2.1 试剂试样的组合 32 2.3.2.2 进样顺序 32-33 2.3.3 实验参数的选择 33-39 2.3.3.1 KSCN体积 33 2.3.3.2 Tween20体积 33-34 2.3.3.3 试样体积 34 2.3.3.4 HCl浓度 34-35 2.3.3.5 增敏剂及浓度 35-36 2.3.3.6 KSCN浓度 36-37 2.3.3.7 系统流速 37 2.3.3.8 反应管道长度 37-38 2.3.3.9 氧化剂用量 38 2.3.3.10 实验参数表 38-39 2.3.4 分析性能 39-40 2.3.4.1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39 2.3.4.2 精密度 39-40 2.3.4.3 检出限 40 2.3.4.4 共存物质的干扰 40 2.3.5 方法可靠性与实际样品的分析 40-42 2.3.5.1 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40-41 2.3.5.2 回收率实验 41 2.3.5.3 对照实验 41-42 第3章 顺序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酒中的酒石酸 42-54 3.1 引言 42 3.2 实验部分 42-44 3.2.1 仪器装置 42 3.2.2 试剂及其配制 42-43 3.2.3 实验流路 43-44 3.3 结果与讨论 44-54 3.3.1 最大吸收波长 44-45 3.3.2 进样顺序 45-46 3.3.3 实验参数 46-52 3.3.3.1 醋酸体积 46-47 3.3.3.2 试样体积 47 3.3.3.3 NaVO_3/NaOH体积 47-48 3.3.3.4 反应管道长度 48-49 3.3.3.5 试剂浓度 49-50 3.3.3.6 流速及停流时间 50-51 3.3.3.7 偏钒酸钠溶液中酒石酸的浓度 51 3.3.3.8 实验参数表 51-52 3.3.4 分析性能 52-53 3.3.4.1 标准曲线 52 3.3.4.2 精密度和检出限 52-53 3.3.5 样品测定 53 3.3.6 方法的局限性 53-54 第4章 结论 54-56 参考文献 56-66 致谢 66
|
相似论文
-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TS206.4
-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RFID系统,TS201.6
- 双城AB公司仓储管理体系,F253.4
-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 转基因食品中的伦理问题,B82-05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β2-肾上腺素激动剂方法的研究,TS207.3
- 太原市嘉乡生态食品加盟店选址研究,F426.82
- 对食品企业员工认知水平及消费者满意度的调查,F224
- HACCP体系原理在辣椒保健食品生产中的应用,TS218
- 食品包装纸中有害化学物的分析测定及迁移研究,TS206.4
- 中国功能性食品配料产业发展研究,F426.82
- 食品安全视角下蛋鸡养殖户饲料购买行为分析,F326.3
- 微生物转化合成2’-脱氧腺苷,TQ464.3
- 发酵香肠工艺研究,TS251.65
- 聚乙烯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及迁移研究,TS206.4
- 膨松剂在食品中应用的调查与研究分析,TS202.3
-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酯类添加剂迁移行为的研究,TS206.4
- 食品生产过程的统计过程控制应用研究,C81
- 论闽台农产品贸易中的食品安全防范体系构建,F323.7;F727
- 用于光动力治疗剂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载药体系的研究,TB383.1
- 谁为食品安全事件买单,F20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食品标准与检验 > 食品分析与检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