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红楼梦》格律诗英译的语篇衔接研究

作 者: 郭凤霞
导 师: 刘泽权
学 校: 燕山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格律诗 翻译 衔接 红楼梦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典籍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深入挖掘对于语言、翻译、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诗歌翻译的研究是中华典籍英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对于红楼梦英译的研究多从文化、美学以及译者主体性等角度进行。本研究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语篇功能的角度出发,以韩礼德和哈桑的关于衔接的理论,以及胡壮麟、张德禄等根据对汉语的分析提出的对于衔接理论的发展为理论基础,来考察红楼梦格律诗的英文译本实现语篇功能的衔接特征。本研究采用的语料选自霍克斯、乔力以及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红楼梦的英文译本,选取了前56回中出现的律诗和绝句所分别对应的英文译本。通过对选取的格律诗译文进行语法、语音、语境等层面的衔接手段进行分析研究,作者发现如下共性:首先,在三位译者的译本中,对汉语格律诗中体现其高度规律性的各种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且各种层面的衔接手段对这些规律性特征进行重现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译文中,这种规律性表现为与原诗相同的行数、律诗中颔联和颈联位置的两行衔接紧密,毗邻两行行首词的重复以及特定的韵律特征。其次,指称衔接和连接衔接为三种译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衔接手段,这与原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原诗中,诗句指称多不明示。译诗利用指称衔接手段为语篇选取一定的视角,此外,指称衔接手段形成衔接链,将诗中各行衔接起来。连接这种衔接手段在译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将相邻的两行连接起来形成一联,主要利用表示增补和转折的短小连接词。另一种用于使译文中每两行紧密连接形成一联的衔接手段是词汇重复,特别是行首词汇的重复。再次,译诗中的人称指称多为外指,指向小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称的指称需要回到小说中去定位,从而使诗和小说紧密衔接,小说情节常作为诗的情景语境。且格律诗中的文化词指向文化语境中特定的部分并从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将其带入到整个语篇中,对整个语篇的意义产生影响。对于衔接手段的利用,三个译本的差异性主要具体体现在利用人称指称为译诗选取视角,连接词的位置,以及采用固定韵律的译诗数量等方面。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4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4-17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7-32
  2.1 Basic knowledge of rhymed Chinese-metrical-poem  17-19
  2.2 Previous studies of principles in poem translation  19-23
    2.2.1 Form and meaning in translation  19-20
    2.2.2 The unit of translation in RCMP  20-23
  2.3 Characteristics of RCMP in HLM  23-24
  2.4 Previous studies of translations of RCMP in HLM  24-25
  2.5 Previous studies of cohesion  25-32
    2.5.1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concept of text  25-26
    2.5.2 Cohesion, coherence and translation  26-27
    2.5.3 Previous studies of cohesion in abroad  27-29
    2.5.4 Studies of cohesion in China  29-32
Chapter 3 Research Design  32-36
  3.1 Research question and research subject  32-36
    3.1.1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question  32-34
    3.1.2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poems selected  34
    3.1.3 Research method  34-36
Chapter 4 Analysis of Cohesive Devices in TTs  36-58
  4.1 Phonological cohesive devices  36-38
  4.2 Grammatical cohesive devices  38-50
    4.2.1 Reference  38-46
    4.2.2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items  46-47
    4.2.3 Substitution and ellipsis  47-49
    4.2.4 Conjunction  49-50
  4.3 Lexical cohesion  50-54
    4.3.1 Reiteration  50-51
    4.3.2 Collocation  51-54
  4.4 Contextual cohesive devices  54-58
Chapter 5 Data Analysis and Further Discussion  58-88
  5.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ference in translations  58-74
    5.1.1 Personal items  58-71
    5.1.2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item “the”  71-74
  5.2 Conjunction  74-77
    5.2.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njunction items in TTs  74-76
    5.2.2 Conjunctive item work as cohesive tie between lines  76-77
  5.3 Lexical cohesion  77-85
  5.4 Cultural context cohesion  85-88
Chapter 6 Rhyme Pattern as Cohesive Device  88-94
  6.1 Overall analysis of rhyme pattern in TTs  88-91
  6.2 Case study of rhyme pattern of TTs  91-94
Chapter 7 Conclusion  94-97
  7.1 Summary of the study  94-95
  7.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95
  7.3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95-96
  7.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96-97
References  97-103
AppendixⅠ  103-106
Appendix Ⅱ  106-108
Acknowledgements  108-109
作者简介  109

相似论文

  1.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2. 统计机器翻译中结构转换技术的研究,TP391.2
  3.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4. 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分析及策略研究,G633.8
  5. 鸡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及基因时空表达的研究,S831
  6. 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G633.41
  7.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8. 基于衔接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G633.3
  9. 社区教育与远程教育衔接的可行性研究,G77
  10. 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完形填空中的应用调查研究,G633.41
  11.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关系研究,G649.2
  12. 西北民族大学蒙汉翻译方向研究生毕业论文综述(1997-2009),H212
  13.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14. 商务应用文的汉藏翻译研究,H214
  15. 外国留学生段际偏误问题研究,H195
  16. 汉英成语不能直译现象对比研究,H315.9
  17.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18. 接受美学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英译之研究,H315.9
  19. 目的论视角下河南自然景观景介的英译,H315.9
  20. 教师视角下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现状研究,G622.0
  21. 初高中函数概念衔接教学研究,G633.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