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广谱抑菌中草药诃子的抑菌活性分析及有效组分的初步分离检测

作 者: 孟祥锋
导 师: 王关林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细胞生物学
关键词: 中草药 诃子 鞣质 抑菌作用 液相色谱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用25种中草药水提物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三种常见致病细菌进行了敏感性实验。其中诃子、苦参、穿心莲、使君子、牡丹皮、蛇床子、青蒿、白前、半边莲、苍耳子、海桐皮、麻黄根、猫爪草、鸡冠花等中草药对三种细菌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与浓度成正相关性。因此对诃子、苦参等中草药的抑菌广度做了进一步研究,用初筛选出的中草药水提物分别对实验室组培病原菌、致病菌及农作物病原菌进行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中草药水提物对实验室组培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即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谱广。其中,尤以诃子水提物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诃子水提物对致病菌和农作物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相对于细菌性病原菌,诃子水提物对真菌性病原菌的敏感性较差。因此,对诃子的抑菌有效组分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同时对有效组分采用化学法鉴定。结果表明:在流动相:甲醇-乙腈-0.03mol/L磷酸溶液(体积比30:25:38),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时分离最好,收集到十种组分。将这十种组分做进一步的抑菌活性检验,结果显示,其中2号管组分具有抑菌效果,且效果明显。将有抑菌活性部分的2号管组分进行显色反应,结果与三氯化铁试剂产生蓝黑色颜色或沉淀;与明胶、石灰、重金属盐类(如醋酸铅、醋酸铜、重铬酸钾)、生物碱等会产生沉淀;在空气中能被氧化而颜色变深,特别在碱性溶液中变得更快。而此显色反应是鞣质类物质所特有的颜色反应。结果表明:诃子水提物中具有抑菌作用的主要成分为鞣质类物质,与报道结果相一致。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1
前言  11-24
  1 化学农药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11
  2 生物农药的开发和研究进展  11-19
    2.1 动物源生物农药  12-13
      2.1.1 动物毒素  12
      2.1.2 昆虫内激素  12-13
      2.1.3 昆虫外激素——信息素  13
    2.2 植物源生物农药  13-16
      2.2.1 植物源杀虫剂  13-14
      2.2.2 植物源杀菌剂  14-15
      2.2.3 植物源杀病毒剂  15
      2.2.4 植物源灭草剂  15-16
      2.2.5 植物生长调节剂  16
    2.3 微生物源生物农药  16-17
      2.3.1 细菌源农药  16-17
      2.3.2 真菌源农药  17
      2.3.3 病毒源农药  17
    2.4 抑菌中草药的研究进展  17-18
      2.4.1 常见抑菌中草药  17-18
      2.4.2 抑菌中草药的作用原理及活性成分  18
    2.5 生物农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8-19
  3 诃子综述  19-23
    3.1 本草考证  19
    3.2 诃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19-21
      3.2.1 三萜酸类  20
      3.2.2 鞣质类  20-21
      3.2.3 氨基酸  21
      3.2.4 酚酸类  21
    3.3 诃子中鞣质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21-22
      3.3.1 皮粉法  22
      3.3.2 高锰酸钾法  22
    3.4 诃子研究的前景展望  22-23
  4 本论文的意义  23-24
第一章 25 种中草药抑菌活性的筛选  24-29
  1 实验材料  24-25
    1.1 中草药  24-25
    1.2 供试菌株  25
    1.3 微生物培养基  25
    1.4 仪器设备  25
  2 试验方法  25-26
    2.1 中草药的制备  25-26
    2.2 菌悬液的配置  26
    2.3 抑菌作用的敏感性测试  26
  3 结果与分析  26-28
  4 讨论  28-29
第二章 诃子、苦参等中草药对组培污染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29-36
  1 实验材料  29-30
    1.1 中草药  29
    1.2 供试菌株  29
    1.3 微生物培养基  29-30
    1.4 主要仪器  30
  2 实验方法  30-31
    2.1 中草药水提取物的制备  30
    2.2 组培污染菌的分类  30-31
      2.2.1 各污染菌的分离纯化  30
      2.2.2 各污染菌的初步分类  30-31
      2.2.3 牛津杯法测抑菌剂有效浓度  31
  3 结果与分析  31-34
    3.1 污染菌的分类  31-33
      3.1.1 酵母菌的区分  31
      3.1.2 细菌的区分  31-32
      3.1.3 霉菌的区分  32-33
    3.2 抑菌效果比较  33-34
    3.3 不同浓度诃子水提物抑菌强度的比较  34
  4 讨论  34-36
第三章 诃子水提物对致病菌及农作物病原菌的作用  36-42
  1 实验材料  36-37
    1.1 中草药  36
    1.2 供试菌  36-37
      1.2.1 致病菌  36
      1.2.2 农作物病原菌  36-37
    1.3 微生物培养基  37
    1.4 主要仪器  37
  2 实验方法  37-39
    2.1 诃子水提取物的制备  37
    2.2 菌种的培养活化  37-38
    2.3 诃子水提物对各菌株的抑菌效果  38-39
      2.3.1 牛津杯法  38
      2.3.2 液体倍比稀释法  38-39
  3 结果与分析  39-41
    3.1 诃子对六种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39-40
    3.2 诃子对农作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40-41
  4 讨论  41-42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诃子组分  42-47
  1 实验材料  42-43
    1.1 植物材料  42
    1.2 主要仪器  42
    1.3 试剂与药品  42-43
  2 实验方法  43
    2.1 供试样品溶液的制备  43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3
    2.3 色谱分析条件  43
  3 结果与分析  43-46
    3.1 色谱检测体系建立  43-44
      3.1.1 流动相比例的确定  43-44
      3.1.2 检测波长的确定  44
    3.2 线性关系考察  44
    3.3 溶液稳定性实验  44-45
    3.4 诃子的组分  45-46
  4 讨论  46-47
第五章 诃子抑菌活性组分分析  47-51
  1 实验材料  47-48
    1.1 植物材料  47
    1.2 供试菌株  47
    1.3 微生物培养基  47
    1.4 主要仪器及试剂  47-48
  2 实验方法  48
    2.1 菌种的培养活化  48
    2.2 诃子抑菌活性成分的检测  48
    2.3 显色及沉淀反应  48
  3 结果与分析  48-50
    3.1 诃子的有效组分  48-49
    3.2 显色反应  49-50
  4 讨论  50-51
结论  51-52
参考文献  52-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芴甲氧羰基-D-色氨酸及D-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O631.3
  2. 犀牛角及其仿制品的研究,TS932.2
  3. 奶粉中三聚氰胺分析方法研究及快速测定体系的建立,O657.3
  4. 高效复合益生菌的研制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S828.5
  5. 鸭ADSL与PurH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与肌肉肌苷酸(I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S834
  6. 生长素对harpin蛋白激发HR的调控机制初步研究,S432.1
  7. 多聚糖PC类衍生物CSPs的合成及手性分离能力的研究,TQ460.1
  8.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TQ463
  9. 除草剂溴苯腈与硝磺草酮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S481.8
  10. 长春花吲哚生物碱检测的方法及其分离纯化,R284
  11. 联萘酚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手性分离,O631.3
  12. 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的研究,S816.17
  1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β2-肾上腺素激动剂方法的研究,TS207.3
  14. 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S816.17
  15. LC-MS/MS法研究黄体酮乳膏剂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R96
  16. 食品包装纸中有害化学物的分析测定及迁移研究,TS206.4
  17. 响应面法优化天麻中天麻素提取工艺研究,R284.1
  18.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的研究,TS207.53
  19. 聚乙烯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及迁移研究,TS206.4
  20. MTX保守治疗胎盘植入乳汁及血清浓度监测,R714.22
  21. 注射用头孢硫脒与四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R94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