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华绒螯蟹主要致敏原的分离纯化与免疫学鉴定

作 者: 吴兴达
导 师: 陈伟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过敏原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免疫印迹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分类号: R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食物过敏作为一类食源性疾病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过敏性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类疾病之一,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卫生学问题。食物过敏作为一类常见过敏性疾病,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严重时可发生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开展食物(特别是海产品)的过敏原研究对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及其制品是人类优质动物蛋白的来源之一,也是八大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之一。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其在食品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食用虾蟹引起过敏的潜在危害更值得重视。本论文选用我国常见的食用蟹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名大闸蟹)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蟹过敏原蛋白的分离纯化、纯化产物的免疫学鉴定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应用还原SDS-PAGE技术对蟹粗提蛋白液进行初步分析,SDS-PAGE图谱显示中华绒螯蟹粗提蛋白约有20条可辨蛋白带,分子量在15.7 KD~118 KD之间。利用7例蟹过敏患者血清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鉴定出中华绒螯蟹粗提液中有9条过敏蛋白条带,其分子量分别为29 KD、34 KD、35 KD、41 KD、48 KD、53 KD、60 KD、66 KD和76 KD。其中4条过敏蛋白条带反应率高,为主要致敏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5 KD、41 KD、48 KD和66 KD。其次,通过硫酸铵分段盐析、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方法纯化蟹过敏蛋白。纯化的蟹过敏蛋白经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和酶联免疫(ELISA)间接法分析与鉴定,具有很强的免疫反应性。本研究初步纯化、鉴定出中华绒螯蟹主要过敏原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蟹类过敏原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在ELISA检测中作为特异性抗原与蟹过敏症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有良好的反应性,也为蟹类食物过敏反应疾病的诊断和进一步研制脱敏试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8
  1.1 食物过敏与食物过敏原  8-15
    1.1.1 食物过敏  8-11
    1.1.2 食物过敏原  11-15
  1.2 蟹过敏原的研究概况  15-16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5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5-16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  16
  1.4 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路线  16-18
第二章 蟹致敏蛋白的提取、分离  18-29
  2.1 前言  18
  2.2 材料与方法  18-24
    2.2.1 实验仪器  18
    2.2.2 试剂及材料  18-19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19-21
    2.2.4 蟹蛋白粗提液的制备  21
    2.2.5 蟹粗提蛋白浓度的测定  21-22
    2.2.6 蟹粗提蛋白的SDS-PAGE 分析  22-23
    2.2.7 分子量的测定  23
    2.2.8 Western-blotting 分析蟹蛋白粗提液中的主要致敏组分  23-24
  2.3 结果与讨论  24-28
    2.3.1 中华绒螯蟹蛋白质的提取与粗提蛋白浓度的测定  24-25
    2.3.2 蟹粗提蛋白组分的分析  25
    2.3.3 分子量测定的结果  25-26
    2.3.4 蟹蛋白组分主要、次要过敏原的鉴定  26-27
    2.3.5 讨论  27-28
  2.4 本章小结  28-29
第三章 蟹过敏蛋白的纯化  29-39
  3.1 前言  29
  3.2 材料与方法  29-32
    3.2.1 实验材料  29-30
    3.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30
    3.2.3 实验方法  30-32
  3.3 结果与讨论  32-38
    3.3.1 蟹过敏蛋白的硫酸铵沉淀  32-34
    3.3.2 蟹过敏蛋白的离子交换层析  34-36
    3.3.3 蟹过敏蛋白的Sephadex G-75 凝胶柱层析  36-38
  3.4 本章小结  38-39
第四章 蟹过敏蛋白的免疫学活性分析  39-47
  4.1 前言  39-40
  4.2 材料与方法  40-43
    4.2.1 材料  40-41
    4.2.2 ELISA 检测试剂配制  41-42
    4.2.3 实验方法  42-43
  4.3 结果与讨论  43-46
    4.3.1 DE-52 层析纯化产物对11 份蟹过敏症患者血清的ELISA 检测结果  43
    4.3.2 纯化的蟹过敏蛋白的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43-44
    4.3.3 纯化的蟹过敏蛋白的酶联免疫检测结果  44-45
    4.3.4 讨论  45-46
  4.4 本章小结  46-47
结论与展望  47-48
  1、结论  47
  2、本文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47-48
致谢  48-49
参考文献  49-54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4-55
附表  55

相似论文

  1. 螺原体细胞骨架蛋白与其细胞形态关系的研究,S945
  2. Kisspeptin/GPR54系统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蛋鸡生殖调控的研究,S831
  3. 棉铃虫幼虫中肠脂筏理化性质研究及钙粘素免疫检测,S435.622.3
  4. 过敏原TBb抗原表位区及其关键氨基酸的鉴定,R284.1
  5. NHE1在胃癌酸性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意义,R735.2
  6.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P-2与CD105的表达和意义,R734.2
  7. 东太湖常见沉水植物作为中华绒螯蟹饲料源的可行性研究,S966.16
  8. 卵巢上皮性肿瘤病人血清和肿瘤组织中B7-H4、hk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31
  9. 塞来昔布对SKBR3细胞增殖、凋亡及Nucleostemin表达的影响,R737.9
  10. α晶体蛋白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膜结合的靶蛋白的探索研究,R774.6
  11. 拟穴青蟹过敏原的性质研究,S917.4
  12. 特应性皮炎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特应性斑贴试验研究,R758.2
  13. 猪源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R181.3
  14. 家蚕BmeIF3s5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研究,Q78
  15. 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主要B细胞表位的筛选鉴定,S852.65
  16. 间斑寇蛛电刺激粗毒的蛋白质组学分析,Q51
  17. 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S917.4
  18. 中华绒螯蟹性腺抑制激素基因克隆,S917.4
  19. 牛分枝杆菌ESAT-6和MPT83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在ELISA方法中初步应用的研究,S858.23
  20. 钠/碘转动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和分布,R736.1
  21. VEGF-C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及血清中表达的临床研究,R737.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