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东太湖常见沉水植物作为中华绒螯蟹饲料源的可行性研究
作 者: 孙丽萍
导 师: 宋学宏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水生生物学
关键词: 沉水植物 中华绒螯蟹 饲料源 东太湖
分类号: S966.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对东太湖常见的五种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马来眼子菜、金鱼藻和轮叶黑藻)草粉的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水植物粗蛋白为17.99%23.00%、粗脂肪为3.37%6.12%、灰分为29.82%34.71%、总糖为8.49%23.29%,氨基酸总量为103.32134.12 g·kg-1,必需氨基酸为39.4349.60 g·kg-1。沉水植物还含有锰、铜、铁、锌、钾、钙等多种矿质元素,其中钙含量达13.2895.57 g·kg-1。沉水植物中铅、汞、砷、铬、镉等重金属含量均在我国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范围内。根据伊乐藻、苦草、马来眼子菜、金鱼藻和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营养成分组成及相关研究成果,以15%的添加量将上述沉水植物添加到基础饲料中,在室内循环水池中饲养9.37±0.15 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共8周。分别测定各组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肝胰腺组织结构和风味指标,为将沉水植物作为中华绒螯蟹饲料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的结果:①在生长性能上,中华绒螯蟹成活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伊乐藻组>轮叶黑藻组≈苦草组>金鱼藻组≈对照组>马来眼子菜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增重率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轮叶黑藻组>伊乐藻组>对照组>苦草组>金鱼藻组>马来眼子菜组,马来眼子菜组中华绒螯蟹平均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四种沉水植物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从低到高顺序依次为:伊乐藻组<轮叶黑藻组<苦草组≈对照组<金鱼藻组<马来眼子菜组,马来眼子菜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四种沉水植物组饲料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肥满度和肝体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在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与抗病力方面,各试验组的蟹血清转氨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沉水植物组的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轮叶黑藻组、伊乐藻组和苦草组蟹血清中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金鱼藻组和马来眼子菜组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除马来眼子菜组降低外,其余沉水植物试验组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强于对照组。③从消化酶活性与组织结构上分析,除马来眼子菜组外,沉水植物组的试验蟹都保持了较高的消化酶活性。肝胰腺组织学研究发现,各组蟹肝小管基膜完整,细胞结构正常,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伊乐藻组、苦草组和轮叶黑藻组蟹的肝细胞微绒毛排列紧密且整齐,马来眼子菜组和金鱼藻组的肝细胞微绒毛较为稀疏,有部分已经脱落,产生轻微的损伤。④饲料中添加沉水植物能增加中华绒螯蟹肌肉与肝胰腺中游离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其中,伊乐藻组与轮叶黑藻组达显著水平(p<0.05)。沉水植物组试验蟹的肌肉与肝胰腺中SFA含量有所减少, MUFA、PUFA和UFA含量有所增加,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东太湖常见五种沉水植物草粉营养丰富,且达到渔用饲料安全标准。②除马来眼子菜外,伊乐藻、苦草、金鱼藻和轮叶黑藻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可在一定程度下提高其免疫力和消化酶活力。③沉水植物加入饲料后主要是通过增加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肌肉的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增强其风味。④东太湖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和金鱼藻等四种常见沉水植物可作为中华绒螯蟹饲料源进行开发。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前言 12-13 文献综述 13-20 1 沉水植物的生态地位 13 2 沉水植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13-17 2.1 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14 2.2 用作肥料 14 2.3 用作燃料 14-15 2.4 药用或食用 15 2.5 用作饵料与饲料 15-17 2.6 其它方式 17 3 中华绒螯蟹的食性与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17-19 3.1 中华绒螯蟹食性研究 17 3.2 中华绒螯蟹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17-19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9-20 试验一 东太湖常见沉水植物主要营养成分及安全性研究 20-26 1 材料与方法 20-21 2 结果 21-24 3 讨论 24-25 3.1 沉水植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24 3.2 沉水植物作为饲料源开发的安全性 24-25 3.3 沉水植物作为饲料源开发的可能性 25 4 结论 25-26 试验二 东太湖常见沉水植物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6-36 1 材料与方法 26-30 1.1 试验蟹 26 1.2 试验饲料 26-27 1.3 饲养管理 27-28 1.4 采样与分析方法 28-30 1.5 数据处理 30 2 试验结果 30-33 2.1 不同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30-31 2.2 不同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形体指标的影响 31-32 2.3 中华绒螯蟹常规营养成分的组成 32 2.4 不同饲料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32-33 2.5 不同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的免疫保护作用 33 3 讨论 33-35 3.1 不同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33-34 3.2 不同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影响 34-35 4 结论 35-36 试验三 东太湖常见沉水植物对中华绒螯蟹消化酶活性及消化系统结构的影响 36-44 1 材料与方法 36-38 1.1 试验材料 36 1.2 采样与分析方法 36-38 2 试验结果 38-40 2.1 各试验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38 2.2 各试验组中华绒螯蟹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38-39 2.3 不同饲料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39-40 3 讨论 40-41 3.1 沉水植物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0-41 3.2 沉水植物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41 4 结论 41-44 试验四 东太湖常见沉水植物对中华绒螯蟹风味的影响 44-53 1 材料与方法 44-45 1.1 试验材料 44 1.2 试剂与仪器 44 1.3 试验方法 44-45 1.4 数据处理 45 2 试验结果 45-51 2.1 不同饲料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肌肉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 45-47 2.2 不同饲料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47-51 3 讨论 51-52 3.1 不同饲料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肌肉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51 3.2 不同饲料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肌肉中脂肪酸的变化 51-52 4 结论 52-53 全文结论 53-54 参考文献 54-63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63-64 致谢 64-65
|
相似论文
- 螺原体细胞骨架蛋白与其细胞形态关系的研究,S945
- 水绵和刚毛藻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干扰作用对四种沉水植物的影响,X524
- 沉水植物逆境生理及其净化作用研究,X173
- 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S917.4
- 中华绒螯蟹性腺抑制激素基因克隆,S917.4
- 慈溪城河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研究,X522
- 滆湖沉水植物群落重建及水质净化效果研究,X173
- 湖泊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与有机氮特征研究,X524
- 沉水植被恢复对贡湖水源保护区河流污染削减技术研究,X524
- 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示范工程,X524
- 5-HT对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长和发育影响的研究,S963
- 组胺对黑褐新糠虾和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及部分免疫机能的影响,S917.4
- 中华绒螯蟹促雄性腺素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预测,S917.4
- 蓝藻分解所释放营养盐在沉水植被区的归趋,X524
- 双壳贝类滤食对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S917.4
- 沉水植物对水体磷、铁营养盐的吸收及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控制效应,X173
- 细菌基因组DNA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S917.4
- 一氧化氮对中华绒螯蟹免疫活性的影响,S917.4
- 中华绒螯蟹精子膜蛋白组分的分离纯化及其免疫定位研究,Q51
- C-末端驱动蛋白KIFC1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顶体形成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S917.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技术 > 其他水产养殖 > 甲壳类养殖 > 淡水蟹的养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