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级差含义研究
作 者: 李金彩
导 师: 刘龙根;Jonathan Culpeper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级差含义 关联理论 实证研究
分类号: H3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使用包含弱信息的词项通常被认为是对包含强信息的词项的否定,由此而产生了所谓的级差含义。级差含义作为会话含义的一个次类,一直被学界视为语用推理的基本范例和检验语用理论完整性的重要维度,而且依然是当代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自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问世以来,围绕级差含义的研究,学界主要分成两大阵营:以Horn和Levinson为代表的新格莱斯派和以Sperber & Wilson及Carston为代表的后格莱斯派。其中,基于关联理论的后格莱斯派理论似乎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因此受到更多学者的青睐。这些后格莱斯派(关联理论派)学者认为,级差含义是语用推理的范例之一,产生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他们将“最佳关联”假设视为阐释会话含义的核心概念,提出级差含义的产生依赖于交际需求。因此并非所有的弱信息命题均意味着对强信息命题的否定。级差含义产生与否取决于听话人是否取得预期的认知效果(Sperber and Wilson, 1995; Carston, 1998)。本文以85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三项实验,以期对关联理论派学者有关级差含义的部分论断进行检验。所有实验材料均以问卷形式呈现。具体而言,在第一项实验中,被试看到30个含有量词“some”和“all”的句子,这些句子独立于具体语境。要求被试对这些句子的适切性做出评判。在第二项实验中,作者为12个含有“some”和“all”的简单句配以彩色图片,要求被试再次对语句的适切性作出判断。在第三项实验中,作者将3个包含“some”的句子置于假设的语言使用环境中,要求被试判断是否同意在每一个情境下实验材料给出的解读。实验结束后收回所有问卷,并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实验发现,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对级差含义现象较为敏感。在有丰富的语境线索的情况下,他们倾向于对包含弱信息的词项作语用解读,即认为有级差含义的产生。但是,并不如关联理论家所料,这些学习者对在某些特殊语境下不会有级差含义产生的现象并不敏感。总之,实验结果虽然不尽如所料,但却部分地佐证了关联理论针对级差含义的论断,并为关联理论视角下级差含义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颇具价值的数据。
|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3-5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9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9-15 1.1 DEFINITION OF SCALAR IMPLICATURE 10-11 1.2 RATIONALE OF THE STUDY 11-14 1.3 RESEARCH METHOD 14 1.4 OUTLINE OF THE DISSERTATION 14-15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5-37 2.1 IMPLICATURE 15-19 2.2 SCALAR IMPLICATURE 19-31 2.2.1 Neo-Griceans and Scalar Implicature 19-23 2.2.2 Relevance Theory and Scalar Implicature 23-31 2.3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CALAR IMPLICATURE 31-34 2.4 RESEARCH GAP 34-37 CHAPTER THREE THE PRESENT STUDY 37-54 3.1 OVERALL DESIGN 37 3.2 MATERIALS 37-38 3.3 SUBJECTS 38-39 3.4 PILOT STUDY 39 3.5 THREE EXPERIMENTS 39-52 3.5.1 Experiment 1 39-44 3.5.2 Experiment 2 44-49 3.5.3 Experiment 3 49-52 3.6 FOLLOW-UP INTERVIEWS 52-54 CHAPTER FOUR GENERAL DISCUSSION 54-64 4.1 SUMMARY OF THE EXPERIMENTS 54-55 4.2 DISCUSSION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55-64 4.2.1 The Logical-Pragmatic Split in Experiment 1 55-57 4.2.2 The Role of Context 57-59 4.2.3 Non-occurrence of Scalar Implicautre 59-64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64-68 5.1 SUMMARY OF THE STUDY 64-66 5.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66 5.3 LIMITATIONS AND THOUGHTS FOR FUTURE RESEARCH 66-68 REFERENCES 68-71 APPENDICES 71-80
|
相似论文
-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G623.5
-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G633.6
- 教育对犯罪程度的效应分析,D917
-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47.2
- 统计方法在我国外语测试领域应用的调查研究,H319
- 高中英语词汇情境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G633.41
- B2C市场中价格和价格离散的实证研究,F724.6
- 关联—顺应模式下英汉词语文化联想意义的翻译研究,H315.9
-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F832.2
- 英汉双关修辞格对比浅析,H15
- 组织学习对战略变革的影响,F224
- 我国纺织产业升级中的智力资本作用与影响研究,F224
- 语用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理解,H319
- 杨宪益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 《老友记》中口语标记语的关联视角研究,H313
- 高职英语听力电影教学实证研究,H319
- 关联理论视域中广告翻译效度的分析,H315.9
-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军事用语语义泛化研究,H030
- BOT项目特许经营者选择标准研究,F224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F424;F224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语文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