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自噬激活和早期脑损伤的研究

作 者: 邵波
导 师: 陈高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噬 早期脑损伤 Beclin-1 MAP2
分类号: R6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建立SD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讨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噬激活和早期脑损伤的相关性,以期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靶点。方法采用颈内动脉刺破法制备SD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模型建立后分别采用①: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建立后6小时组、24小时组、72小时组、7天组,各大鼠均采用脑干湿重法检测含水量比较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②:成年SD大鼠6只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建立24小时后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元细胞自噬的激活。结果脑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建立后6小时出现脑含水量增多,到3天时明显升高,并达到高峰(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建立后24小时SD大鼠大脑皮层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图像示:①神经元细胞Beclin-1染色阳性,而GFAP染色阳性的胶质细胞上未见明显Beclin-1染色阳性表现,说明自噬激活并发生于神经元细胞;②神经元细胞MAP2染色后细胞质和轴突阳性,但是Beclin-1主要表达在细胞质内,未见轴突染色阳性,说明自噬表达在神经元细胞质内。结论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了早期脑损伤表现,同时在早期(24小时)有神经元细胞的自噬激活征象,说明自噬可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全文目录


致谢  4-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s  7-9
目次  9-10
1. 前言  10-13
2. 材料和方法  13-18
  2.1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制备方法  13-14
  2.2 干湿重法比较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水肿  14-15
  2.3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自噬相关蛋白  15-18
3. 结果  18-21
  3.1 干湿重法比较各组脑组织水肿  18-19
  3.2 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组24小时后脑组织切片的比较  19-21
4. 讨论  21-25
5. 结论  25-26
参考文献  26-33
综述  33-51
  参考文献  41-51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主持课题和发表论文  51-52

相似论文

  1. 不同葡萄糖浓度对乳鼠心肌细胞培养中自噬的影响,R542.2
  2. 干扰TIGAR基因增强肝癌细胞对表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R735.7
  3. 吉非替尼调节自噬对肺癌A549细胞放疗敏感性的作用,R734.2
  4. 阿米洛利通过自噬途径保护PC12细胞的研究,R329
  5. 内质网应激对PC12稳转细胞株突变Htt586蓄积的影响,R363
  6. E-64d对发育期惊厥所致认知功能损害的干预及机制探讨,R720.597
  7. 溶酶体酶抑制剂对新生期反复惊厥大鼠急性期和远期基因表达和行为改变的影响,R720.597
  8. 抑制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导致果蝇的运动障碍,R741
  9. 工频磁场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R363
  10. 甘氨酸的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965
  11. 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R734.2
  12. Beclin-1基因和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研究,R711.71
  13. 腹主动脉瘤中骨桥蛋白和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及骨桥蛋白诱导平滑肌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R543
  14. A类清道夫受体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巨噬细胞自噬,R730.2
  15.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自噬的变化和意义,R651.1
  16. 回转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研究,R85
  17. 丙戊酸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及其机制研究,R737.25
  18. PARP抑制剂在阿霉素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自噬发生中的功能研究,R733.3
  19.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研究,R737.25
  20. 雌马酚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自噬及相关机制的研究,R737.9
  21. 槐属植物中药生物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R28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头部及神经外科学 > 颅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