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研究

作 者: 梅林
导 师: 彭光芒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社会互动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传播模式 “一村一名大学生”
分类号: G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5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深入开展,社会对新型农民的需要十分迫切,开展以“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活动为代表的面向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则显得尤为及时、重要,同时如何提高农村远程教育的质量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笔者认为在当前农村远程教育开展过程中,强化互动是提高其质量的关键,并关注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基于互动的远程教育传播效果如何及原因所在。因此围绕这一基本问题,研究运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描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特征,分析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及其互动类型、场景、特点等,引入社会互动视角进行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互动传播的优势。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中,它体现在受众与传播者、受众与传播内容、受众与传播媒介、受众与受众之间乃至传播者与传播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中,积极有效的互动能提高受众与受众之间、传播者与传播者之间的协作能力,有利于各自群体间的交流;传播者可以异地参与、指导受众,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也有利于传播内容与传播内容间的整合。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中,互动的优劣决定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传播效果。第二,影响“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互动的因素包括传播者与受众两方面。传播者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加工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送者,既受到信息资源的影响与制约还受到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如自身知识水平、技术水平、人格特征、社会群体等因素的影响。受众与传播者一样也要受其自身只是水平、技术水平、人格特征等因素影响。第三,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传播模式的分析结果。受传播主客体以及客观条件的制约,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网上传播者与受众互动效果不明显,而传播者与受众的协作互动的传播,既能发挥了传播者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丰富的传播内容、“双线、双向”的传播过程、突破传播渠道的“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以及选择适合受众的传播方式上对有效传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着其受众内部的人际传播活动。但是同时也存在缺乏反馈信道、互动的层次不够深入不够开放、系统协同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影响了传播效果。第四,从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渠道、实现互动的多元化、互动层次深入、互动的广度扩大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传播模式,构建多元互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这将有助于“一村一名大学生”活动更顺利的开展,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有效传播、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科技传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9
1 导论  9-19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文献回顾  10-17
    1.2.1 远程教育"互动"研究  11-14
    1.2.2 传播模式研究概况  14-17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创新  17-19
    1.3.1 研究目的  17
    1.3.2 研究意义  17-18
    1.3.3 本研究的创新  18-19
2 研究设计  19-28
  2.1 研究理论依据和核心概念  19-21
    2.1.1 理论依据  19-20
    2.1.2 核心概念界定  20-21
  2.2 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研究思路  21-23
    2.2.1 研究内容  21-22
    2.2.2 研究假设  22
    2.2.3 研究思路  22-23
  2.3 研究方法  23-24
    2.3.1 抽样方法  23-24
    2.3.2 资料收集方法  24
    2.3.3 资料整理方法  24
  2.4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24-28
    2.4.1 调查区域情况  24-26
    2.4.2 样本情况  26-28
3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概况  28-34
  3.1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现状  28-30
  3.2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互动传播  30-32
    3.2.1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互动的涵义  30
    3.2.2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互动的类型  30-31
    3.2.3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中互动形式的多样性  31-32
  3.3 小结  32-34
4 互动视角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  34-63
  4.1 湖北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概况  34-39
    4.1.1 "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产生背景及意义  34-35
    4.1.2 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35-39
  4.2 湖北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传播模式  39-43
    4.2.1 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现代远程教育传播特点  39-40
    4.2.2 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基于"一网双学"的三级互动传播模式  40-43
  4.3 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传播模式分析  43-51
    4.3.1 传播模式要素分析  43-44
    4.3.2 传播模式的互动分析  44-51
  4.4 孝感"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效果分析  51-59
    4.4.1 传播者的"贡献"  51-54
    4.4.2 受众的"反应"  54-59
  4.5 孝感"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模式存在的问题  59-62
    4.5.1 缺乏及时有效反馈渠道  59-60
    4.5.2 缺乏深层次、开放性的互动  60
    4.5.3 系统协同性需提高  60-61
    4.5.4 传播主客体的制约因素影响  61
    4.5.5 传播内容的适应性问题  61-62
  4.6 小结  62-63
5 多元互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构建  63-74
  5.1 多元互动传播模式构建  63-65
  5.2 多元互动传播模式互动特征分析  65-69
    5.2.1 多元互动分类  65-68
    5.2.2 多元互动特点  68-69
  5.3 多元互动传播模式互动实现  69-70
    5.3.1 传播要素间的互动  69-70
    5.3.2 传播结构中的互动  70
    5.3.3 传播层次间的互动  70
  5.4 多元互动传播模式的反馈  70-73
    5.4.1 多元互动信息反馈实质  70-71
    5.4.2 多元互动传播反馈的特点  71-72
    5.4.3 多元互动传播反馈的实现  72-73
  5.5 小结  73-74
6 建议与结语  74-76
  6.1 建议与对策  74-75
    6.1.1 传播媒介中强化互动  74
    6.1.2 传播形式中强化互动  74-75
    6.1.3 受众行为中强化互动  75
    6.1.4 传播内容中强化互动  75
  6.2 研究不足  75-76
参考文献  76-79
附录1:调查问卷  79-83
附录2:访谈提纲  83-85
附录3:访谈个案情况  85-87
附录4: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87-88
致谢  88

相似论文

  1. 病毒营销传播研究,G206
  2. “解放牛网”研究,G206
  3. “人肉搜索”的社会学研究,C912.6
  4. 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传播模式研究,G206
  5. 网络危机传播的模式及应对机制研究,G206
  6. Web x.0时代网络媒体的盈利模式研究,G206-F
  7. 《讲述》在新传播环境下的传播模式和发展路径,G222
  8.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G434
  9. 手机短信语言的模因论研究,H15
  10. 当代中国女性时尚杂志传播模式研究,C913.68
  11. 网络政治传播模式的建构及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G206
  12. 英语汉语国际传播对比研究,H195
  13. 中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状况调查,G632
  14.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传播模式研究,G206
  15. 网络群体极化事件研究,G206
  16. SNS社区网站传播模式研究,G206
  17. University Webpage Translation: a Mass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H315.9
  18. 论新媒体技术与受众互动传播模式的发展,G206
  19.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抛体—涡轮传播模式”研究,G206
  20. 农业女性化背景下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研究,G206
  21. 微博的营销价值及其利用策略研究,G20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 > 农民业余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