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甘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 者: 王玫
导 师: 张泰铭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甘薯叶 黄酮 分离纯化 挥发油 化学计量学
分类号: R2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6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甘薯是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之首。甘薯叶作为甘薯作物的一高附加值的产物,其加工利用极少,多数甘薯叶都是被丢弃,不仅浪费原料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如何有效的将这类资源利用起来,发挥其作用,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本论文从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出发,采用现代提取分离分析技术,对甘薯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黄酮挥发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甘薯叶药用价值研究、开发为保健食品和饮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意义。本论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甘薯叶总黄酮提取和测定(见本论文第二章):采用铝盐显色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薯叶中总黄酮含量,研究了最大吸收波长、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等条件对甘薯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同时,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溶剂、时间、料液比、溶剂浓度等对甘薯叶总黄酮提取的影响,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乙醇浓度8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30 min,pH值为9。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甘薯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8.22%。第二部分,甘薯叶黄酮类化合物单体的分离纯化(见本论文第三章):采用柱层析(填料为聚酰胺、SephadexLH-20;乙醇-水,甲醇为洗脱溶剂)分离制备黄酮类化合物单体,最后,我们从甘薯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三个黄色粉末状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的纯度,从物质的UV光谱图,可初步确定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单体物质有望用作液相定量分析中的对照品物质。第三部分,甘薯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见本论文第四章):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多元分辨方法和气相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对两个栽培变种甘薯叶中挥发油进行了定性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用于物质的定量分析,结果从两种甘薯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95种物质。其主要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为大根香叶烯D,大香叶烯B,石竹烯和棕榈酸,γ-依兰油烯和石竹素。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24
  1.1 概述  9
  1.2 甘薯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9-12
    1.2.1 甘薯叶中糖类物质  9-10
    1.2.2 甘薯叶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  10
    1.2.3 甘薯叶中类胡罗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  10-11
    1.2.4 甘薯叶中黄酮类物质组成  11-12
    1.2.5 甘薯叶中酚类物质组成  12
    1.2.6 激活剂和抑制剂  12
  1.3 甘薯叶的医疗保健作用  12-14
    1.3.1 抗肿瘤及增强免疫作用  12-13
    1.3.2 抑菌作用  13
    1.3.3 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  13
    1.3.4 抗氧化、抗诱变性、抗癌作用  13
    1.3.5 增强血小板  13-14
  1.4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概况  14-23
    1.4.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分类  14-15
    1.4.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5-17
    1.4.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7-20
    1.4.4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20-21
    1.4.5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  21-23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23-24
第二章 甘薯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24-33
  2.1 实验部分  24-26
    2.1.1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24-25
    2.1.2 试剂的配制  25
    2.1.3 甘薯叶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  25
    2.1.4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5-26
    2.1.5 因素实验  26
  2.2 结果与讨论  26-31
    2.2.1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26
    2.2.2 标准曲线  26-27
    2.2.3 提取溶剂的选择  27-28
    2.2.4 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28
    2.2.5 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28-29
    2.2.6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29
    2.2.7 溶剂pH值对提取率的影响  29-30
    2.2.8 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  30-31
  2.3 本章小结  31-33
第三章 甘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33-40
  3.1 引言  33
  3.2 实验部分  33-36
    3.2.1 试剂  33
    3.2.2 材料与仪器  33-34
    3.2.3 黄酮浸膏的制备  34
    3.2.4 HPLC分析条件  34
    3.2.5 树脂处理、装柱和上样  34-35
    3.2.6 分离纯化  35-36
  3.3 结果与讨论  36-39
    3.3.1 聚酰胺洗脱剂的选择  36
    3.3.2 SephadexLH-20柱洗脱剂的选择  36
    3.3.3 黄酮制备物的HPLC-DAD纯度检测  36-39
  3.4 本章小结  39-40
第四章 甘薯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40-49
  4.1 引言  40
  4.2 实验部分  40-41
    4.2.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0
    4.2.2 挥发油的提取  40-41
    4.2.3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条件  41
    4.2.4 保留指数  41
    4.2.5 数据分析  41
  4.3 结果与讨论  41-45
    4.3.1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解析重叠色谱峰  42-44
    4.3.2 选择性离子法(selective ion analysis, SIA)解析包埋峰  44-45
    4.3.3 定量分析  45
    4.3.4 挥发油组分的比较分析  45
  4.5 本章小结  45-49
第五章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6
致谢  56-57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7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2.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3.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4.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5. 金花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的研究,S567.19
  6. 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S793.9
  7.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8. 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R284
  9. 雪莲果低聚果糖提取分离及分析研究,TS255.1
  10. 酢浆草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和抗氧化研究,R285
  11. 杭白菊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研究,TS264.3
  12.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13. 人源β-防御素-6的原核表达及纯化,Q78
  14. 芝麻饼粕中木酚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29
  15.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TS221
  16. 嗜酸乳杆菌NX2-6抑菌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TS201.3
  17.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Vc脂肪酸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TS202.3
  18. 洋葱假单胞菌S31脂肪酶的分离提取及其在食品中应用,TS201.25
  19. 施肥和密度对留兰香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S573.9
  20. 大豆异黄酮浸种对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S565.1
  21. 海蓬子脂溶性成分的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R28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