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话语结构模式研究

作 者: 豆丽玲
导 师: 王静
学 校: 北京语言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初级口语课堂 话语结构模式
分类号: H19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94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为研究对象,借鉴辛克莱、库尔特哈德(Sinclair & Coulthard)的课堂话语分析模式和李悦娥对英语课堂的话语模式分析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数据来源于八位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的课堂录像和四位优秀专职教师的教学光盘,综合运用了课堂录音和课堂观察两种自然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语料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总结出了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师生话语结构模式:在教师提问学生的情况下,师生的话语结构模式主要有七种,包括四种“基本”话语结构模式和三种“延伸”话语结构模式。而且我们发现优秀专职教师更注重“延伸”模式的使用;在学生提问教师的情况下,话语结构模式主要有四种而且都是学生主动引发提问,没有发现一例是教师指定引发的;在学生提问学生的情况下,话语结构模式主要有两种,而且都是在教师指定下的提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选题的原因、选题的意义及论文的总体框架。第二部分为研究背景,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在这部分我们介绍伯明翰学派的话语分析模式及其发展和李悦娥的话语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论文的总体研究设计,为了使论文更具实证性,我们采取了课堂录音、课堂观察等形式,以期得出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师生会话模式的真实情况。第四部分对转写出来的语料进行描述与数据统计,另外笔者也对教师的提问类型和反馈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第五部分,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会话模式中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部分 引言  7-8
  1.1 选题原因  7
  1.2 选题意义  7-8
  1.3 论文框架  8
第二部分 研究背景  8-17
  2.1 话语分析的定义及其发展概况  8-9
  2.2 伯明翰学派话语分析模式  9-14
  2.3 国内话语分析模式的研究  14-17
第三部分 本文研究方案总体设计  17-24
  3.1 研究内容  17-18
  3.2 研究对象  18-19
  3.3 研究方法  19-20
  3.4 课型介绍  20
  3.5 语料转写的规则  20-22
  3.6 本文的几个基本概念  22-24
第四部分 汉语初级口语课堂话语结构模式  24-51
  4.1 师—生提问模式下的话语结构模式  24-41
  4.2 生—师提问模式下的话语结构模式  41-47
  4.3 生—生提问模式下的话语结构模式  47-51
第五部分 对教学的启示  51-56
  5.1 对课堂提问的建议  52-55
  5.2 对教师反馈的建议  55-56
参考文献  56-58
后记  58

相似论文

  1. 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研究,H195
  2. 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H195
  3. 俄罗斯留学生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习得研究,H195
  4. 论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H195
  5. 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H195
  6. 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文注释问题研究,H195.4
  7.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课堂教学游戏设计,H195
  8. 汉英量词对比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H195
  9. 面向俄罗斯学生的初级汉语语音教学研究,H195
  10.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研究,H195
  11. 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语用失误调查分析,H195
  12.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境的运用,H195
  13. 汉英委婉语比较与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H195
  14. 对外汉语中的新词语教学研究,H195
  15. 浅谈汉语拼音在中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H195
  1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时间副词教学研究,H195
  17. 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H195
  18. 对外汉语趣味教学法研究,H195
  19. 汉语人称词缀、类词缀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H195
  20. 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H195
  21. 对外汉语综合课文化因素教学研究,H19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汉语教学 > 对外汉语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