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茶文化的符号学解读及其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作 者: 何志丹
导 师: 肖力争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茶学
关键词: 茶文化 解读 符号学 茶文化符号 环境设计
分类号: TS9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创新和发展将对中国茶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符号学是专门研究符号在人类认知、思维和传递信息中作用的科学。文化是符号的表现形式,符号是文化的载体。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已成为展现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媒介。本文首次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读中国茶文化,并探讨其在涉茶环境设计方面的应用。文章首先概述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符号学的基本理论。然后运用符号学原理,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对蕴涵于茶中的文化性、茶的文化形式、茶文化符号的理解、茶文化符号的提炼、茶文化符号的“语意”传播机制、现代茶文化传播中的符号化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茶文化符号”为茶文化在环境设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论文深入探讨了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开放性思维——“形”的提取与衍生、“意”的沿用与延伸、“神”的把握与承传,这些分析对茶文化符号在造型艺术中的应用、茶文化图案符号的应用、茶文艺作品符号的应用、茶文化民俗图形符号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中以深圳“东部华侨城”茶溪谷涉茶环境设计为例,阐述了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茶文化观,指出茶文化符号在时空方面拓展、在环境中的整合与突显的理论与方法。全文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的符号学解读,对作为茶文化与设计之间的桥梁的茶文化符号及其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探讨,都是一种跨领域、跨学科的尝试,对拓宽涉茶环境设计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路径和切实的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而在茶文化符号的创新模式和多方面的应用将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导言  10-14
  1 选题依据及背景  10-11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2
  3 研究思路及主题  12
  4 研究原则与手段  12-13
    4.1 研究原则  12-13
    4.2 研究手段  13
  5 研究的内容  13-14
第一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4-22
  1 中国茶文化及其思想体系  14-17
    1.1 蕴涵于茶中的文化性  14
    1.2 茶的文化形式概述  14-17
      1.2.1 茶之人与事  14-15
      1.2.2 茶之器与具  15
      1.2.3 茶之礼与俗  15-16
      1.2.4 茶之艺与道  16
      1.2.5 茶之诗与词  16
      1.2.6 茶之书与画  16-17
      1.2.7 茶之所  17
  2 茶文化解读符号学基础  17-20
    2.1 符号学的产生与发展  17
    2.2 符号学的方法论概述  17-20
      2.2.1 索绪尔(Saussure,D.F.)的符号学思想  18
      2.2.2 皮尔斯(Peirce,C.S.)的符号学思想  18
      2.2.3 莫里斯(Morris,C.W.)的符号学思想  18-19
      2.2.4 卡西尔(Cassirer,E.1874—1945)的符号学思想  19
      2.2.5 洛特曼(Ю.М.Jιотман.1922-1993)的符号学思想  19
      2.2.6 苏珊·朗格(Susanne Langer,1896-1985)的符号学思想  19-20
      2.2.7 中国的符号学思想  20
  3 本章小节  20-22
第二章 茶文化的符号学解读  22-52
  1 关于茶文化的符号学解读的可行性  22-23
    1.1 茶文化符号的性质  22-23
    1.2 茶文化符号的"茶"语境  23
  2 茶文化符号的提炼研究  23-51
    2.1 茶文化符号提炼的符号理论背景研究  24-30
      2.1.1 文化因素  24-25
      2.1.2 美学因素  25-29
      2.1.3 经济因素  29
      2.1.4 哲学因素  29-30
    2.2 茶文化符号的形式分类  30-34
      2.2.1 图像性符号  30-32
      2.2.2 象征性符号  32-34
      2.2.3 指示性符号  34
    2.3 茶文化符号提炼的多维度拓展  34-37
      2.3.1 "潜意识"茶文化符号的引入与延伸  34-35
      2.3.2 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渗透与融合  35
      2.3.3 茶文化符号的"解构"与"重构"  35-37
    2.4 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提炼  37-39
      2.4.1 象形手法  37
      2.4.2 隐喻手法  37-38
      2.4.3 象征手法  38
      2.4.4 装饰手法  38-39
    2.5 茶文化符号的"语意"传播机制研究  39-51
      2.5.1 茶文化符号"语意"传播的基本要素  39-45
      2.5.2 茶文化符号"语意"有效传达的实现条件  45-47
      2.5.3 茶文化符号"语意"(即"意义")在传播过程中的"生命"周期  47-51
  3 本章小节  51-52
第三章 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52-63
  1 涉茶环境设计的现状研究  52
  2 茶文化符号在涉茶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探讨  52-54
    2.1 茶文化符号在涉茶环境设计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53
    2.2 以茶文化定位的环境设计  53-54
  3 茶文化符号在"茶"环境设计中应用的开放性思维  54-60
    3.1 "形"的提取与衍生  54-56
    3.2 "意"的沿用与延伸  56-58
    3.3 "神"的把握与承传  58-60
  4 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60-62
    4.1 在造型艺术中的应用  61
    4.2 茶文化图案符号的应用  61
    4.3 茶文艺作品符号的应用  61-62
    4.4 茶文化民俗图形符号的应用  62
  5 本章小节  62-63
第四章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茶文化观审视  63-77
  1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茶文化观审视----以深圳"东部华侨城"茶溪谷涉茶环境设计为例  63-75
    1.1 深圳"东部华侨城"简介  63-64
    1.2 调查内容  64-75
      1.2.1 茶文化符号的提炼情况调查  64-65
      1.2.2 茶文化符号意境的构建情况调查  65-71
      1.2.3 涉茶环境空间的营造情况调查  71-74
      1.2.4 茶文化符号的美学应用调查  74-75
  2 本章小节  75-77
参考文献  77-80
致谢  80-81
作者简介  81

相似论文

  1. 中国城市地铁站声环境设计策略研究,U231.4
  2. 诗意的疏离:图文之间,J506
  3. 钱理群文本解读特点初探,G633.3
  4. “网络推手”的传播学解读,G206
  5. 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传播模式研究,G206
  6. 以刘翔的媒介形象为例看新闻传播的神话性,G206
  7. 李克农故居陈列空间设计研究,TU238
  8. 符号学视角下的文本世界与人的生活世界,H0
  9. 影视植入式广告在品牌传播上的价值研究,F273.2
  10. 民机驾驶舱光环境设计及视觉工效学研究,V223.1
  11. 山西晋中地区民间刺绣的地方性解读,J523.6
  12. 电影海报功能符号学角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H052
  13. 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解析法律术语的翻译,H059
  14. 幽默解读中的支配原则分析,H030
  15. 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的柏拉图主义,I561
  16. 危机与逃遁,I712
  17. 罗兰·巴特叙事观念的转变及意义,I0
  18. 永川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F592.7
  19. 中国茶文化空间形态研究初探,TS971
  20. 基于行为心理的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TU247.2
  21. 商业空间中的休闲性空间设计研究,TU984.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生活服务技术 > 美食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