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危机与逃遁

作 者: 李小军
导 师: 张生庭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就说是睡着了 逃遁 五种符码 符号学批评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就说是睡着了》讲述一个生活在纽约贫民区的犹太男孩戴维在成长过程中对性、宗教、身份、生命的认知,它在上世纪后半期一直吸引着批评家的目光,先后被归为无产阶级小说,成长小说,犹太小说,俄狄浦斯情结的典型,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如此纷繁的定位与批评方法足以证明小说的复杂性。在此用符号学,具体说是巴特的“五种符码”,充分借鉴前人的批评成果,以期给出更全面的分析。但是,无法像巴特在《S/Z》中那样把这样一部长篇小说切分为叙述单元并在论文中逐一分析,因此,分析过程只是存在于思维中,成文的是一个具有一定实例的总结,共分为三部分:结构符码,情景符码,心理符码。大致来说,结构符码主要包含了行动符码和阐释符码;情景符码和心理符码包括文化符码、意义符码、象征符码,与结构符码的不同的是,它们属于内涵意义,并非文本直接表述。结构符码研究文本的组织结构与叙事。组成小说的五节不仅垂直切分了文本,而且以一级所指和二级所指拓展其意义。叙述围绕着戴维的成长,逐步揭示“睡眠”和身份谜题并展现具有现代主义特点的庞杂母题。从结构符码看,戴维完成了认知后的“睡眠”自然终止了叙述过程。情景符码从历史、文化、社会以及作者信息方面构建人物活动的世界,呈示戴维面对社会、宗教、身份和生存危机进入“睡眠”,以此来逃避传统失却之后的混乱现实对个体的隔阂。心理符码探究人物的心理,是情景符码在人物心里的投射,或者说是人物对外界的编码。戴维在逃离恐惧、追求愉悦的过程中,经历了性、宗教、身份、死亡的启蒙,但无一例外地留下了创伤和绝望,于是他进入“睡眠”,接受心理死亡,或者进入心理的他世界。这样,“睡眠”获得了开放的意义。“睡眠”有着文本结构、社会和心理意义。戴维的“睡着”是人文情怀的体现—作为一个单纯的孩子,无论现实如何残酷,他都不应该死亡;“睡眠”是高超的叙述技巧,自然终止了文本又打开了广阔的心理空间,使文本完满又神秘;“睡眠”是面对充满社会的宗教、身份、性与生命危机时,一个弱小的孩子、一位移民、一个个体的无奈选择。每个人注定被外界抹杀,活着就是像小说的作者一样自我放逐。

全文目录


Abstract  6-8
摘要  8-9
Lists of Tables and Figures  9-10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0-13
  1.1 Introduction to Henry Roth  10-11
  1.2 Introduction to Call It Sleep  11-12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2
  1.4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12-13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3-17
  2.1 Genre Disputes  13-14
  2.2 Psychoanalysis  14
  2.3 Identity and Myths  14-17
Chapter 3 Semiological Criticism  17-21
  3.1 Introduction to Semiological Criticism  17-18
  3.2 Roland Barthes’s Literary Criticism  18-21
Chapter 4 A Sem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ll It Sleep  21-51
  4.1 Structural Codes—“Sleep”to End the Narration  21-28
    4.1.1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and the significance  21-22
    4.1.2 HER-position and unfolding of enigmas  22-24
    4.1.3 ACT-the narrative chronology  24-26
    4.1.4 Motifs threading the text  26-28
    4.1.5 Brief summary  28
  4.2 Contextual Codes—“Sleep”to Escape the Crises  28-39
    4.2.1 Environment full of dangers  29-30
    4.2.2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being challenged  30-31
    4.2.3 Alienation and confusion that industrial era brings about  31-33
    4.2.4 Displaced religion  33-35
    4.2.5 Crisis and identity  35-39
    4.2.6 Brief summary  39
  4.3 Psychological Codes—“Sleep”to Quest and Escape  39-51
    4.3.1 Perception vs subconscious  39-42
    4.3.2 Sex drive—leading to trauma and guilty  42-44
    4.3.3 Pursuit of religion—a false promise  44-47
    4.3.4 Pursuit of identity—ending in self-erasure  47-48
    4.3.5 Death drive—to escape guilt and fear  48-49
    4.3.6 Brief summary  49-51
Chapter 5 Conclusion  51-54
  5.1 Theoretical Implication  51
  5.2 Practical Implication  51-54
Notes  54-55
References  55-59
Acknowledgments  59

相似论文

  1. 从犹太人到美国人:在文化和宗教视野下剖析《就说是睡着了》中主人公戴维的身份转变,I712
  2. 论奥尼尔戏剧中逃遁型形象的自闭意识,I712
  3. 追逐与逃遁,I313.065
  4. 追求与逃遁,I206.6
  5. 论华盛顿·欧文游记作品中的逃遁主题,I712
  6.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逃遁者”形象分析,I712
  7. 走出创伤,I712.074
  8. 《最蓝的眼睛》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I712.074
  9. 经历·记忆·叙述,I712.074
  10. 论马克·吐温的人文主义观,I712.06
  11. 论后现代历史书写的不可能性:《天秤星座》中的叙事,I712.074
  12. 不确定性和元小说:《马赛克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研究,I712.074
  13.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14. 荒谬与反抗:对《在路上》的哲学解读,I712.074
  15. 《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存在主义解读,I712.074
  16.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I712.074
  17. 斯坦贝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I712.074
  18.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不确定性,I712.074
  19. 解读《宠儿》中的颜色象征,I712.074
  20. 《我的安东尼亚》的叙事艺术,I712.074
  21. 女性主义视角下《恩惠》的主题解读,I712.07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