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股市的波动不对称性特性及其成因探究

作 者: 郑惟晴
导 师: 张耿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学
关键词: 波动不对称性 GARCH模型 杠杆假说 波动反馈说 行为金融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股票价格波动是标示风险的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风险与收益的分析、监管者的有效监管、上市公司股东收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股票市场波动的规律性,分析引起股票市场波动的成因,为监管者监管、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可循的依据,是股票市场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股票市场波动性进行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股市波动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波动的长记忆性,聚集性和波动不对称性,近年来关于波动不对称性的研究逐渐增多,其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而这也将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于波动不对称的研究,总结了这些学者们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结论,根据国外的学者对各国股市的波动研究成果,波动不对称在西方各国股市中普遍存在,且表现为“利空”消息带来的波动对“利好”消息更大。国内的研究也证明我国股市中存在着波动不对称现象,同时,一些学者发现表现形式随着历史发展有所变化,在股市早期表现为“利好”消息比“利空”消息带来的波动更大,随着股市发展逐渐成熟转变为“利空”消息比“利好”消息带来的波动大,与国外股市相一致。对于波动不对称的成因研究较少,主流的理论是Black提出的“杠杆假说”与Campell提出的“波动反馈说”。本文研究中国股市波动不对称的特性,并探求波动不对称的成因。由于波动不对称的特性会随着股市的发展而变动,虽然前人对我国股市波动不对称是否存在做过研究,仍然有必要对新的样本再做实证分析确认。金融时间序列普遍存在尖峰厚尾的特性,而对其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误差项也常有着异方差性,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已被普遍证明。因此实证分析时要选取与这些特性想符合的模型,GARCH类模型是在做此类研究时广泛采用的模型,本文中也使用GARCH类模型,并针对本文采用的样本数据进行调整,拟定了具体的模型方程,本文的模型可以概括称为AR-TARCH-GED模型。在建立模型对我国股市收益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证明我国股市中存在波动不对称现象。进一步探讨波动不对称的成因,首先对“杠杆假说”以及“波动反馈说”进行介绍,指出“杠杆假说”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我国股市的特殊环境下,“杠杆假说”不具备很好的解释能力。“波动反馈说”比杠杆假说的局限小,但它也无法解释波动中出现的波动反转(亦即“利好”消息比“利空”消息带来的波动更大)现象。然后提出了引起波动不对称的两个假设原因,分别是股市成熟程度、投资者心理。先利用前文实证分析中采用的计量模型,横向与外国股市波动、纵向将沪指样本分割成不同时间段进行比较,表明在成熟程度不同的股市中波动不对称的特性显著不同,同时意外发现市况对波动不对称性存在影响;然后介绍行为金融的著名理论“前景理论”,解释投资者在股价变动方向不同的情况下的风险决策变化,投资者的这一心理会引起相应的波动不对称。分析结果认为这两种假设都有可能是波动不对称的成因,至于其中的因果传导过程具体是怎样的,以及这两种因素或者其他未被提及的因素中哪种才是影响波动不对称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限于研究者能力与时间的限制不作进一步探讨。

全文目录


谢辞  4-5
摘要  5-6
Abstract  6-8
一 引言  8-10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8-9
  1.2 本文的结构  9-10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0
二 文献综述  10-14
  2.1 国外研究成果  10-13
  2.2 国内研究成果  13-14
三 模型选择  14-17
  3.1 对称模型  14-15
  3.2 非对称 GARCH 模型  15-16
  3.3 信息反应曲线  16-17
四 我国股市的历史分段  17-20
  4.1 我国股市大事年表  17-18
  4.2 划分熊市与牛市  18-20
五 实证分析  20-27
  5.1 样本的统计分析  20-22
  5.2 样本数据的 ADF 平稳性检测  22
  5.3 均值方程中残差的 ARCH-LM 检测  22-26
  5.4 运用调整后的 TARCH 模型验证波动不对称性的存在  26-27
六 波动不对称性的成因探究  27-35
  6.1 对过去的理论成果的评价  27-31
    6.1.1 经典理论  27-28
    6.1.2 杠杆理论  28-29
    6.1.3 波动反馈说(volatility feedback hypothesis)  29-30
    6.1.4 对杠杆学说与波动反馈说的评价与比较  30-31
  6.2 波动不对称影响因素的探究  31-34
    6.2.1 波动不对称性的横向比较  31
    6.2.2 波动不对称性的纵向比较  31-33
    6.2.3 行为金融理论提供的解释  33-34
  6.3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34-35
七 总结  35-37
  7.1 实证分析的结论  35
  7.2 政策建议  35-37
八 参考文献  37-39

相似论文

  1. 我国股市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F224
  2. 中国沪市A股反转效应的表现研究,F224
  3. 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框架下的公司决策非理性分析,F224
  4. 非理性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F832.51;F224
  5. 行为统计套利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应用研究,F224
  6. 机构投资者行为与证券异常收益研究,F832.51;F224
  7. 投资者信心与证券市场表现,F224
  8. 基于多Agent模型的连续双向拍卖金融市场仿真实验研究,F713.35
  9.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多叉树期权定价模型,F830.9
  10. 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关系实证研究,F832.51;F224
  11. 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F276.6
  12. 我国金融业A股解禁的股价效应研究,F832.51
  13. 国际黄金市场“异象”的行为金融研究,F224
  14. 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及相应的投资策略,F832.51
  15. 筹码供需关系形成的股价涨跌模型及其应用,F224
  16. 国际ETF市场异常现象研究,F831.5
  17.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股票价值评估与公允价值问题研究,F830.91
  18.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国股市关系研究,F832.52;F832.51
  19. 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F832.51
  20. 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惯性现象与反转现象的实证研究,F224
  21.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资产价格形成研究,F830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