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女性杂志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作 者: 王婧
导 师: 潘文年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女性杂志 男性形象 内容分析
分类号: G2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女性读者为目标受众,以女性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女性杂志,在诞生之初便是传达女性话语的重要平台。当下,女性杂志进一步细分,在内容和定位上各放异彩,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媒介力量。女性杂志的繁兴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由此涌现出数目繁多的相关研究。其中,以社会性别理论和性别刻板印象为视角,探讨女性杂志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占据很大比重。然而,这类研究往往仅将目光定位于女性杂志呈现女性形象时所受的影响,而对其中男性形象所受的影响关注不足。本文从微观的视角,抽样选取1999-2009年间的《家庭》、《女友·校园》和2005-2009年间的《澜》,针对其中的文字版面进行量化分析,探讨以它们为代表的女性杂志中的男性形象,以及影响女性杂志中男性形象呈现的因素,以期对已有的女性杂志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论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等做了详细介绍,以便为后文分析的展开提供较为清晰的脉络。第二、三、四部分,分别对《家庭》、《女友·校园》和《澜》样本中的文字版面进行考察。首先通过对文本中男性的年龄、地域、职业、基本形象及含有男性形象文章的主题等要素的分析,以统计数据展现出它们各自呈现出的男性形象总体上的特点。之后对1999-2009年间的《家庭》和《女友·校园》所呈现出的男性形象做纵向的考察,并对《澜》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栏目的考察。第五部分,依据上文的分析结果来观察不同种类女性杂志中男性形象的异同点,以及同一女性杂志在男性形象纵向呈现上的特点,并探讨了影响女性杂志中男性形象呈现的要素。分析发现,女性杂志在呈现男性形象时,是带有一定程度的性别刻板印象的,但不同类型的女性杂志在呈现男性形象时所受到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家庭》最重,《女友·校园》次之,《澜》所受影响最小。同一女性杂志历时性所呈现出的男性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各年间各有侧重。这是传统文化、读者定位、杂志办刊理念和风格等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绪论  8-19
  1.1 研究缘起  8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8-9
  1.3 相关研究回顾  9-14
  1.4 理论基础  14-15
  1.5 样本选择和研究方法  15-19
    1.5.1 样本选择的理由  15-17
    1.5.2 研究方法  17-19
第2章 《家庭》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19-34
  2.1 抽样说明  19-21
  2.2 《家庭》中男性形象的总体描述  21-30
    2.2.1 《家庭》样本文章概况  21-22
    2.2.2 《家庭》中男性的年龄分析  22-24
    2.2.3 《家庭》中男性的地区分析  24-25
    2.2.4 《家庭》中男性的职业分析  25-27
    2.2.5 《家庭》中男性的基本形象分析  27-28
    2.2.6 《家庭》中含有男性形象文章的主题分析  28-30
  2.3 《家庭》中男性形象呈现的纵向考量  30-34
第3章 《女友·校园》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34-46
  3.1 抽样说明  34-35
  3.2 《女友·校园》中男性形象的总体描述  35-42
    3.2.1 《女友·校园》样本文章概况  35-36
    3.2.2 《女友·校园》中男性的年龄分析  36-37
    3.2.3 《女友·校园》中男性的地区分析  37-38
    3.2.4 《女友·校园》中男性的职业分析  38-39
    3.2.5 《女友·校园》中男性的基本形象分析  39-41
    3.2.6 《女友·校园》中含有男性形象文章的主题分析  41-42
  3.3 《女友·校园》中男性形象呈现的纵向考察  42-46
第4章 《澜》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46-56
  4.1 抽样说明  46-47
  4.2 《澜》中男性形象的总体描述  47-52
    4.2.1 《澜》样本文章概况  47
    4.2.2 《澜》中男性的年龄分析  47-48
    4.2.3 《澜》中男性的地区分析  48-49
    4.2.4 《澜》中男性的职业分析  49-51
    4.2.5 《澜》中含有男性形象文章的主题分析  51-52
  4.3 《澜》中男性形象的分栏目展现  52-56
第5章 影响女性杂志中男性形象呈现的因素分析  56-62
  5.1 影响男性形象呈现的文化因素  56-57
  5.2 影响男性形象呈现的读者因素  57-59
  5.3 影响男性形象呈现的媒介因素  59-62
结语  62-63
参考文献  63-65
致谢  65-6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7

相似论文

  1.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生活化,G633.3
  2. 中美环境新闻框架比较研究,G212
  3. 上海世博会期间《纽约时报》涉华报道分析,G206
  4. 新媒体环境下品牌消费行为探析,G206-F
  5. 中外主流媒体上海世博会报道框架比较研究,G206
  6. 品牌网站的品牌时效性传播研究,F273.2
  7. 麦当劳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公关策略对比,F719.3
  8. 央视春晚中的农民形象再现研究,G222
  9. 大爱“无字”,I207.42
  10.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研究,I207.42
  11. 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新政策研究,G759.611
  12. 从公共领域精神检视中国新闻时政杂志对“三农问题”的观照,G237.5
  13. 中国现代伊斯兰学者达浦生《伊斯兰六书》研究,B968
  14. Women\'s Monologue: Amy Tan\'s Subversion of the Male-centered Writing Tradition,I712
  15. 《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研究(1998-2007),G212
  16. 唐前婚恋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研究,I207.41
  17. 《人民日报》政府形象再现研究,D625
  18. 高中化学课程“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研究,G633.8
  19. 法国移民子女中小学教育政策内容分析,G639.565
  20. 加拿大安大略省基础教育新兴改革政策的措施及成效研究,G571.1
  21.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体育赛事报道比较研究,G2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出版事业 > 编辑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