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研究

作 者: 纪忠璇
导 师: 吴康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张爱玲 情感世界 男性形象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3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张爱玲擅长婚恋主题,关注平凡人的情感世界,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两性世界中,男人是不可缺少的,之所以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是因为张爱玲文本中对男性形象的刻意弱化,但这正是张爱玲的高超之处,是张爱玲在传达男性权利内涵在特殊时代迅速退化的策略性表达。其实,张爱玲笔下的男性世界是丰富的,是研究张爱玲文本的另一重要切入口。本文着眼于对张爱玲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分析,摆脱了传统观点对张爱玲笔下男性世界的脸谱化、类型化、机械化的刻板印象,系统地将文本中的男性形象分为三类,即:第一类男人:活在过去,并不愿意觉醒的醉生梦死的男人。第二类:活在当下,却生活在夹缝中灵肉分离的男人。第三类:活在未来,沉溺在幻想中压抑沉沦的男人。这三类男人构成了张爱玲笔下的男性世界,处在这个世界横坐标中的男人,虽具共性,但各自刻画的重点性格也有不同;处在纵坐标的男人,则是张爱玲为男人、为人性、为时代做的三次实验。即如果说第一类男人是因为时代的变革太快,导致没有学会生存立命的本领,他们的堕落还是有着可以理解的因素,那么如果男人们有学识、有能力、有地位呢?手是她创作了第二类男人,当我们看到第二类男人内心的腐朽落后时,我们失望了,可是还心存侥幸,因为前两类男人是有奴性的,是被乱世侵染所以得过且过的。也许还有不满于现实并有过反抗的,于是张爱玲创作了第三类男人,活在未来的。他们有理想,有反抗的激情,却都以失败告终。张爱玲借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东方腐朽的封建文化与西方拜金主义碰撞时对人性的摧残。这些男人深深刻上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迷茫、腐朽、堕落与挣扎。张爱玲以否定的形式从哲学意义上对那独特的社会加以解剖,为中国人的社会进步与完善提供了一面具有“自鉴”的镜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12
第一章 活在过去,并不愿意觉醒的醉生梦死的男人  12-24
  第一节 塑造堕落型男性的创作理念  12-14
  第二节 被时代抛弃的男性形象分析  14-20
  第三节 突出男性堕落面的写作手段  20-24
第二章 活在当下,却生活在夹缝中灵肉分离的男人  24-37
  第一节 新旧夹杂男性形象的创作动机  24-25
  第二节 新旧夹杂的男性人物形象分析  25-32
  第三节 表现男性矛盾面的写作手段  32-37
第三章 活在未来,沉溺在幻想中压抑沉沦的男人  37-44
  第一节 塑造沉沦男人形象的创作理念  37
  第二节 沉沦的男性形象分析  37-40
  第三节 表现男性沉沦面的写作手段  40-44
第四章 张爱玲的男性观及形成原因  44-50
结语  50-53
参考文献  53-55
附录  55-56
后记  56-57

相似论文

  1. 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I207.42
  2. 隐含作者张爱玲的叙事策略,I207.42
  3. “张爱玲现象”的当代接受,I207.42
  4. 一个人的五四:张爱玲文化心理的两难,I207.42
  5. 大爱“无字”,I207.42
  6. 道是无情却有情,I207.42
  7. 尘埃里的一朵花,I207.42
  8. 张爱玲小说比喻研究,I207.42
  9. 论曹文轩小说的古典倾向,I207.42
  10. 心灵归宿的无望追寻,I207.42
  11. 《红楼梦》悲剧意识与其对张爱玲的影响,I207.42
  12. 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I207.42
  13. 张爱玲的民间世界试析,I207.42
  14. Women\'s Monologue: Amy Tan\'s Subversion of the Male-centered Writing Tradition,I712
  15. 中国古代泰山诗研究,I207.22
  16. 唐前婚恋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研究,I207.41
  17. 我国女性杂志中的男性形象分析,G232
  18. 中国男性杂志中的男性形象建构,I207.42
  19. 2000-2009年我国男性广告发展研究,F713.8
  20. 寒夜里的一缕微光,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