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
作 者: 邓验
导 师: 曾长秋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网瘾现状 监控机制
分类号: C913.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85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从中国1994年成为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以后,网民数量逐年增加,网络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资源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青少年作为网民中最活跃的主力军,仍然处在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剧烈变化期,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资源的影响,从而导致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青少年网瘾问题一出现,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青少年网瘾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多贡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依托,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知识,采用了文献采集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青少年网瘾相关概念界定入手,阐明了研究青少年网瘾问题的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网瘾问题研究的实践经验的理性分析,提出了青少年网瘾问题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困惑;重点探讨了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网瘾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体系的构建。以期通过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理论研究,推动我国青少年网瘾监控和防治实践。本文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论述青少年网瘾问题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为青少年网瘾成因及监控机制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二是论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成因。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外因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从网络因素的四大特点:空间开放性、身份隐匿性、资源丰富性、传播及时性,青少年自身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分析。三是论述青少年网瘾判断标准及监控机制研究的基础理论。总结了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论述;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原理、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原理、人的本质学说以及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作理论支撑;以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作学科支撑。四是论述了青少年网瘾判断标准的设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少年网瘾的基本类型,归纳总结了在精神病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等领域里网瘾判断标准研究的成功范例;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角度,遵循人的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特点,结合时间、心理特征、病理特征等进行了网络成瘾判断标准的设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青少年网瘾的基本类型: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往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网络信息成瘾、手机上网成瘾。五是论述了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的建立。明确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建立的原则:方向性和求实性相结合原则、民主性和激励性相结合原则、渗透性和层次性相结合原则;运用“有理、有利、有节”的思想法则,构建青少年自我监控机制;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建立“三位一体”网瘾外部综合监控机制,以防治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导论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12-27 0.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12-16 0.1.1 选题缘起 12-14 0.1.2 研究意义 14-16 0.2 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16-23 0.2.1 关于网络成瘾概念的研究 16-18 0.2.2 关于网络成瘾判断标准的研究 18-22 0.2.3 关于网络成瘾类型的研究 22-23 0.3 青少年网瘾相关概念定义 23-24 0.3.1 青少年的定义 23-24 0.3.2 网络成瘾的定义 24 0.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4-27 0.4.1 研究思路 24-25 0.4.2 研究方法 25 0.4.3 创新之处 25-27 第一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调研 27-36 1.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27-28 1.1.1 调查问卷编制的目的 27 1.1.2 调查问卷的构成内容 27 1.1.3 调查问卷的对象与方法 27-28 1.2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28-36 1.2.1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整体情况数据统计表及分析 28-29 1.2.2 青少年网络行为倾向差异数据统计表及分析 29-31 1.2.3 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网瘾数据统计表及分析 31-33 1.2.4 学校教育与青少年网瘾数据统计表及分析 33-34 1.2.5 青少年的网络监控态度数据统计表及分析 34-36 第二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36-59 2.1 网络因素的影响 36-40 2.1.1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 36-38 2.1.2 网络身份的隐匿性 38 2.1.3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 38-40 2.1.4 网络传播的及时性 40 2.2 网瘾青少年内部因素的影响 40-43 2.2.1 生理因素 40-42 2.2.2 心理因素 42-43 2.3 外部因素的影响 43-59 2.3.1 家庭因素 43-48 2.3.2 学校因素 48-54 2.3.3 社会因素 54-59 第三章 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的基础理论 59-73 3.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59-62 3.1.1 江泽民同志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59-60 3.1.2 胡锦涛同志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60-62 3.2 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 62-67 3.2.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62-63 3.2.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原理 63-64 3.2.3 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原理 64-65 3.2.4 人的本质学说 65-66 3.2.5 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66-67 3.3 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的学科支撑 67-73 3.3.1 心理学在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研究中的运用 67-69 3.3.2 社会学在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研究中的运用 69-70 3.3.3 传播学在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研究中的运用 70-73 第四章 青少年网瘾判断标准及网瘾基本类型 73-92 4.1 青少年网瘾的判断标准 73-78 4.1.1 精神病学视域下网瘾判断标准 73-74 4.1.2 心理学视域下的网瘾判断标准 74-75 4.1.3 临床医学视域下网瘾判断标准 75-76 4.1.4 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下网瘾判断标准 76-78 4.2 青少年网瘾的基本类型 78-92 4.2.1 网络游戏成瘾 78-81 4.2.2 网络色情成瘾 81-83 4.2.3 网络交往成瘾 83-85 4.2.4 网络交易成瘾 85-88 4.2.5 网络信息成瘾 88-90 4.2.6 手机上网成瘾 90-92 第五章 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的设定 92-127 5.1 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的形成原则 92-99 5.1.1 方向性和求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92-94 5.1.2 民主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原则 94-96 5.1.3 渗透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96-99 5.2 青少年网瘾自我监控机制的构建 99-103 5.2.1 “有理”监控 99-100 5.2.2 “有利”监控 100-101 5.2.3 “有节”监控 101-103 5.3 青少年网瘾外部监控机制的建立 103-127 5.3.1 家庭监控机制的建立 103-106 5.3.2 学校监控机制的建立 106-117 5.3.3 社会监控机制的建立 117-127 结语 127-129 参考文献 129-137 致谢 137-138 附录一 138-144 附录二 144
|
相似论文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 高端容错计算系统高可靠监控子系统的研究和设计,TP311.52
-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G641
-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G641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性化教育的研究,G641
- 以团队训练为载体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711
- 体验式就业教育,G647.38
- 农村生源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G645.5
-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 国有企业高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研究,F276.1
- 故事两难法在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借鉴性运用初探,G633.2
-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711
- 论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G641
-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 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探索,G641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青少年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