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势”与“质”相并重的中国画教育研究

作 者: 王葱葱
导 师: 杜巽
学 校: 杭州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视觉冲击力 笔墨文化 读图 中国画教育
分类号: J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分别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但在画论中将二者相提并论最早见于《山水节要》的“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远观取势,近观取质”本义是一种取材观照的创作方法,它是建立在传统“流观”的哲学基础上,体现了心的能动性,强调势与质的不可分离。“势”与“质”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二者对画面意境和气韵的生成至关重要。“势”与“质”相并重的理论对古典中国画创作起到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而且在当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其引用至当代中国画创作、审美、评价领域,是针对上述领域中某些弊端。当代中国画领域存在着两种值得商榷的审美倾向:一是重笔墨本体性审美,二是重绘画视觉审美。笔者认为正确把握势与质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有助于协调以上两种审美倾向,同时也有助于协调中国画中的民族性与当代性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倡势与质的统一,关键在于注重传统笔墨文化的表达,增强画面的视觉张力和图像的表现性,重现中国画图像的独特魅力。将“势”与“质”相并重的理论落实到中国画教育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实验性。本文针对中国画的现状提出了有关中国画教育的几点具体建议:在观念上要树立“势”与“质”相并重的教学观念,只注重“势”或只注重“质”的教育都是片面的。在实践上要积极探索“势”与“质”相并重的教学模式,即将“流观”式的观察方法引入教学;建构主体化内省和客体化外塑相结合的教学机制;运用高处起步的整体性教学和阶段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优秀的人文精神传统渗透到中国画教学中,用以提高笔墨文化之质;创生式艺术教育方式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应用是达到个性创新之势的有效途径。在评价上要坚持“势"与“质”相并重的评价原则,提出了建构符合当代中国画特点的本土批评话语的必要性;在图像时代,坚持视读并重的审美评价;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审美批评的技能——读图的方法;而后,才能分清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主动追求一种高级审美愉悦。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2.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3.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疾病相关miRNA挖掘方法的研究,R341
  4. 基于串核的蛋白质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实现,TP301.6
  5. 天然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的快速发现及活性研究,R284
  6. 翡翠贻贝糖胺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R285.5
  7.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大鼠的实验研究,R742.5
  8. 片状农业物料滚筒干燥计算机模拟,S226.6
  9.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10.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11.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4
  12.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13. 粘质沙雷氏菌的原生质体诱变及几丁质酶的研究,TQ925
  14. 基于基因组重排技术的1,3-丙二醇高产菌株选育,TQ923
  15.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16. 肝郁证模型大鼠蓝斑和肾上腺髓质TH、c-fos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R241
  17. 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血脂影响及抗氧化作用,R965
  18. 沸石填料水洗法提纯沼气工艺实验研究,TQ221.11
  19. 莴笋渗透脱水传质动力学及渗后热风干燥特性研究,TS255.52
  20. 棉铃虫和烟夜蛾生殖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S433
  21.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的磷酸蛋白质组学研究,S562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技法 > 中国画技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