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氯氧喹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2、纳米材料PP80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作 者: 郑大雪
导 师: 朱筱娟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细胞生物学
关键词: 氯氧喹 HepG2 细胞 凋亡 体内 PP80 溶血 热原 皮肤刺激
分类号: R73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是肝癌大国,仅2000年发病人数就达34.7万,约占全世界原发性肝癌的50%左右,且死亡率未见下降。在肝癌的治疗中目前仍以手术结合化疗为主要方法,但肝癌的首次可切除率大约只有20%~30%,所以开发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且副作用较低的抗癌药物仍是目前抗肿瘤研究的主要方向。7-氯-4-氧代-喹啉(chloroxoquinoline,简称氯氧喹,商品名:安体舒),是吉林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已有的荷瘤鼠动物实验表明,氯氧喹具有较高的抑制肿瘤生长和延长生命周期的疗效。为了进一步了解氯氧喹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室进行了氯氧喹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并对其相关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确定了氯氧喹的抗肝癌效果是通过caspase-3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本实验通过Western-Blot检测进一步发现caspase-3下游底物PARP激活形式的增加,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根据体外实验结果,分别采用75mg/kg和150mg/kg氯氧喹剂量对肝癌细胞HepG2的异种移植瘤进行了治疗,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肿瘤体积明显减小。以上结果表明氯氧喹可通过激活caspase-3,并诱导其下游底物PARP的激活,进而到达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效果,并对异种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至少有一维在纳米尺度范围,即1—100nm,约为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长度,也可以是由它们构成的材料。由于其具有奇异的力学、光学、磁学、热学和化学等特性,故相关应用飞速发展,也使人们接触到纳米材料的机会急剧增加,但有关纳米材料安全性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还处于摸索阶段,现有的相关国家标准、环境与职业卫生接触标准及安全性评价标准中提及的评价方法对纳米材料安全性的评价是否适用还不能确定,因此,探索一系列适用于纳米材料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成的纳米材料PP80是对商品化的转染试剂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 PEI)的改性产物,是一种通过PEI25k的氨基引发苯丙氨酸-NCA(Phenylalanine-NCA)开环聚合得到的两亲性材料。我们结合纳米材料PP80的实际应用,认真学习了《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对化学品相关检验的实验要求,同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我们利用2%的兔血细胞悬液,根据实验室常用转染体系设置了200μL生理盐水中含pEGFPC1质粒4μg,纳米材料PP80与pEGFPC1质粒0.3:1、0.4:1、0.5:1、0.6:1和0.7:1五个质量比梯度,对纳米材料PP80进行是否存在潜在溶血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单独的纳米材料PP80有很强的溶血性,但当其与pDNA混合后不再具有溶血性,故作为基因载体应用是安全的。我们根据国家药典中热原检查的相关规定对纳米材料PP80是否含有热原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纳米材料PP80不含热原,应用于体内不会引起受试者发热反应。另外,我们根据国家标准中对化学药品检测的相关规定,结合纳米材料PP80体内应用的浓度(0.2μg/μL)设置了0.2μg/μL、1μg/μL和5μg/μL三个剂量梯度,利用家兔对纳米材料PP80的皮肤刺激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纳米材料PP80不具有皮肤刺激性。由以上结果可知,纳米材料PP80作为基因载体应用于体内时不会引起溶血性、热原反应及相关的皮肤刺激现象。

全文目录


目录  4-6
第一部分 氯氧喹抗肝癌机制的研究  6-18
  中文摘要  7-8
  英文摘要  8-9
  1 引言  9-11
    1.1 氯氧喹简介  9-10
    1.2 氯氧喹体外诱导肝癌 HepG2 细胞凋亡的研究成果  10-11
  2 材料与方法  11-13
    2.1 细胞系及实验动物  11
    2.2 主要实验试剂  11
    2.3 Western-Blot 检测 caspase-3 底物 PARP 切割形式含量变化  11
    2.4 灌胃给药验证氯氧喹对人肝癌 HepG2 异种移植瘤的治疗效果  11-13
  3 结果  13-15
    3.1 氯氧喹通过激活 caspase-3 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13
    3.2 氯氧喹对人肝癌 HepG2 异种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13-15
  4 讨论  15-16
  5 结论  16-18
第二部分 纳米材料PP80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18-34
  中文摘要  19-20
  英文摘要  20-21
  1 引言  21-24
    1.1 纳米材料 PP8017  21
    1.2 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进展  21-23
      1.2.1 国内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  21-22
      1.2.2 国际上一些研究内容  22
      1.2.3 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2-23
    1.3 《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对新生物制品研制的要求  23
    1.4 《人基因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对非病毒基因载体的要求  23-24
  2 材料与方法  24-28
    2.1 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  24
    2.2 利用家兔血红细胞检测纳米材料 PP80 体外溶血性  24-25
    2.3 利用家兔法对纳米材料 PP80 进行热原检测  25-26
    2.4 利用家兔对纳米材料 PP80 进行皮肤刺激性检测  26-28
  3 结果  28-32
    3.1 纳米材料 PP80 在与 pDNA 形成复合物后不具有溶血性  28
    3.2 纳米材料 PP80 不含热原  28-30
    3.3 纳米材料 PP80 对皮肤无刺激性  30-32
  4 讨论  32-33
  5 结论  33-34
参考文献  34-37
致谢  37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UVB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防护与修复研究,S661.1
  2. 心肌细胞电生理仿真计算引擎自动生成的研究与实现,R319
  3. 基于细胞电生理模型的膜片钳实验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R318.0
  4. 数字电路内建自测试方法的研究,TN79
  5. 冬凌草甲素调控周期相关蛋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R285
  6. 不同时间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兔促炎细胞因子及生存时间影响,R459.7
  7. 小鼠磨牙中同时过表达sFrp2和sFrp3对磨牙发育的影响,Q954.48
  8. hBMP4和hBMP7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研究,Q78
  9. 稻瘟病菌转录因子Moswi6的功能研究,S435.111.4
  10. 草鱼呼肠孤病毒vp5、vp7基因cDNA的克隆、表达及VP5、VP7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S941.41
  11. 猪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R587.1
  12. Pin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738.1
  13.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大鼠的实验研究,R742.5
  14. 基于电穿孔技术的活细胞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R318.51
  15.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16. CADPE抗肿瘤作用及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735.2
  17. 沙利度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65
  18. 塞来昔布与β-榄香烯联合给药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96
  19.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20. 稳定表达人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野生型及其突变体的HEK-293细胞系的构建,R96
  21. 一种蛇毒组分对神经细胞的选择性毒性及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Q5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肝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