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作 者: 于汉学
导 师: 刘临安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建筑历史及其理论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人居环境 协调单元 生态整体规划 模式
分类号: TU984.11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961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亚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塬面、沟坡、沟谷、川道构成了其独特的地貌特征、水文特征、侵蚀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生态特征。在长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经济特征。相对黄土高原其他亚类型区而言,这里虽然沟壑纵横,土壤侵蚀严重,但由于拥有平坦开阔的塬面且土壤肥沃,逐渐使其成为黄土高原一个人口和城镇密集区,因此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建构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防止生态破坏的主要区域之一,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化规划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由于落后的经济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伴生,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进程长期受到束缚,甚至处于萎缩的不正常状态。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城镇一改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共同认可的努力目标,难以形成有针对性解决当前规划问题的对策。城镇规划与脆弱生态环境相分离,造成生态资产流失,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生态和地质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城镇建设活动与地域空间相分离,导致城镇建设长期套用平原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城镇规划技术规范、规划标准,使城镇建设与平原型城镇趋同,适应脆弱生态环境的能力差。截至目前,对于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在生态规划理念和技术方法上存在空白,这些表象背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为此迫切需要针对一系列涉及聚居、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整体研究,从认识论、方法论、对策论和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来探索一条因地制宜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脆弱生态环境的地域空间,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当代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手段,力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中,从全新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诠释人居环境生态化,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和优化模式。本研究力求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①立足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把脆弱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相结合,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把国内外人居环境生态化前沿理论与社会经济相对滞后的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针对黄土高原一个典型地貌区,来探讨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生态规划方法。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建构了以区域、城镇、社区和建筑为纵坐标,以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为横坐标的研究框架和生态化综合评价体系,这种将不同层次的人类住区及其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纳入统一研究体系的综合融贯思路,与较为孤立的研究某一层面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有所不同的。③在分析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组织结构、人口空间迁居与自然地理单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黄土塬单元”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协调单元”的构想和相应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④综合运用土地适宜度、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评价方法,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垂直生态过程进行了量化分析,建构了不同类型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功能区划,从而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空间布局和人口空间分布提供了依据。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原理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水平生态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模式。⑤在总结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支持系统概念,即塬面和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从功能关系上明确了在人居环境规划中各类由人工参与和经营的绿地、水域的定位,明确了人工物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将长期笼统的“人化自然”空间概念内容具体化,从而在建筑科学与水土保持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融贯研究和协同进化的桥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提供了能与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动态联系的操作支点和工作对象。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2
第1章 绪论  12-29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12-17
    1.1.1 国际背景  12-13
    1.1.2 国内背景  13-15
    1.1.3 区域背景  15-16
    1.1.4 研究选题  16-17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9
    1.2.1 研究目的  17-18
    1.2.2 研究意义  18-19
  1.3 黄土高原沟壑区实证区域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9-26
    1.3.1 相关学科关于黄土高原沟壑区范围的界定与评述  19-24
    1.3.2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实证区域的界定  24-26
    1.3.3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与黄土高塬  26
  1.4 研究方法  26-27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26-27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7
  1.5 研究框架和内容  27-29
基础理论篇  29-74
  第2章 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综述  29-48
    2.1 国外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29-42
      2.1.1 单一城市生态化理论与实践(19世纪末以前)  29-33
      2.1.2 城市区域生态化理论与实践(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  33-37
      2.1.3 区域城市生态化理论与实践(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  37-40
      2.1.4 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  40-42
    2.2 中国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42-47
      2.2.1 古代人居环境朴素生态思想  42-45
      2.2.2 近现代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45
      2.2.3 当代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45-47
    本章小结  47-48
  第3章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  48-64
    3.1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研究框架建构的理论基础  48-56
      3.1.1 人类聚居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48-50
      3.1.2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50-51
      3.1.3 启示  51-53
      3.1.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框架的结构与逻辑关系  53-56
    3.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  56-62
      3.2.1 人居环境生态化理念解析  56-58
      3.2.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内涵  58-61
      3.2.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特征  61-62
    本章小结  62-64
  第4章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指标体系及评价  64-74
    4.1 建构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64-65
    4.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指标体系的建构  65-67
    4.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7-70
    4.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特点和功能  70-71
    4.5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评价方法  71-73
      4.5.1 指标权重的确定  71-72
      4.5.2 综合评价的计算  72-73
    本章小结  73-74
规划方法篇  74-288
  第5章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理论  74-88
    5.1 传统的规划框架和方法  74-76
    5.2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理论  76-87
      5.2.1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思想  76-79
      5.2.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的认识论基础——系统理论  79-81
      5.2.3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方法论基础——共生理论  81-84
      5.2.4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对象、目的和基本内容  84-85
      5.2.5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特征  85-86
      5.2.6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基本原则  86-87
    本章小结  87-88
  第6章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建构  88-127
    6.1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方法  88-89
      6.1.1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思路和步骤  88-89
      6.1.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原则  89
    6.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自然地理依据  89-99
      6.2.1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景观类型  90-93
      6.2.2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景观结构等级层次系统  93-95
      6.2.3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景观结构的单元性特征  95-96
      6.2.4 黄土塬单元概念的界定  96-97
      6.2.5 "黄土塬"单元的划分及其分布规律  97-99
    6.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人居环境学依据  99-112
      6.3.1 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发展现状  99-100
      6.3.2 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100-102
      6.3.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102-105
      6.3.4 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结构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105-106
      6.3.5 城镇体系联系网络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106-108
      6.3.6 城镇体系组织结构与黄土塬单元耦合的机制分析  108-112
    6.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社会学依据  112-119
      6.4.1 城乡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  112-113
      6.4.2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口分布规律  113-114
      6.4.3 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塬面化"现象以及阶段划分  114-116
      6.4.4 人口"塬面化"的基本特征  116
      6.4.5 人口"塬面化"的动力机制  116-119
    6.5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建构  119-122
      6.5.1 以黄土塬单元作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理念的形成  119-120
      6.5.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内涵及其优势  120-122
      6.5.3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基本特征  122
    6.6 一种因地、因时制宜的类型建构模式  122-125
      6.6.1 完善型人居单元含义、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122-123
      6.6.2 发展型人居单元含义、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123-124
      6.6.3 静态型人居单元含义、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124
      6.6.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系统组成  124-125
    本章小结  125-127
  第7章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理论  127-175
    7.1 代表性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选取  127-131
      7.1.1 董志塬人居单元基本概况  127-128
      7.1.2 永乡塬人居单元基本概况  128-130
      7.1.3 水口塬人居单元基本概况  130-131
    7.2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步骤  131
    7.3 生态调查  131-152
      7.3.1 生物物理环境要素调查与分析  132-148
      7.3.2 社会经济要素调查与分析  148-152
    7.4 生态评价  152-174
      7.4.1 土地适宜度评价  153-161
      7.4.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161-165
      7.4.3 土地承载力评价  165-170
      7.4.4 人居单元生态功能区区划  170-174
    本章小结  174-175
  第8章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  175-251
    8.1 基于人居单元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75-176
    8.2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生态整体规划  176-193
      8.2.1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176-183
      8.2.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83-187
      8.2.3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规划  187-193
    8.3 生态城镇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  193-220
      8.3.1 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193-198
      8.3.2 生态城镇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基本原则  198
      8.3.3 生态城镇空间结构生态整体规划  198-202
      8.3.4 生态城镇功能区生态整体规划  202-212
      8.3.5 园林绿地系统生态整体规划  212-215
      8.3.6 生态城镇市政设施生态整体规划  215-220
    8.4 村落生态整体规划  220-232
      8.4.1 黄土高原沟壑区村落类型与基本特征  221-223
      8.4.2 人口"塬面化"进程中村落的演变趋势和问题  223-224
      8.4.3 村落生态整体规划策略  224-225
      8.4.4 黄土高原沟壑区村落聚集演替模式  225-226
      8.4.5 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布局的分类指导原则  226-227
      8.4.6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型村落基本模式  227-232
    8.5 生态建筑整体设计  232-250
      8.5.1 黄土高原沟壑区民居建筑类型  233-235
      8.5.2 当代民居建筑的演变趋势及主要问题  235-236
      8.5.3 生态建筑整体设计策略  236-245
      8.5.4 生态建筑整体设计基本模式  245-250
    本章小结  250-251
  第9章 基于人居单元的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  251-275
    9.1 人居单元生态支持系统内涵与构成  251-252
      9.1.1 生态支持系统内涵  251-252
      9.1.2 生态支持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252
    9.2 人居单元生态支持系统现状特征和危机  252-254
      9.2.1 塬面生态支持系统特征  252-253
      9.2.2 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特征  253
      9.2.3 生态支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253-254
    9.3 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基本概念、目标和原则  254-256
      9.3.1 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含义  254-255
      9.3.2 生态支持系统整体规划目标  255-256
      9.3.3 生态支持系统整体规划指导原则  256
    9.4 人居单元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策略  256-262
      9.4.1 结合水土保持学的规划策略  256-258
      9.4.2 结合景观生态学的规划策略  258-262
    9.5 塬面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模式  262-265
    9.6 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模式  265-274
      9.6.1 枣子沟小流域基本概况  266-269
      9.6.2 基本模式  269-270
      9.6.3 类型模式  270-274
    本章小结  274-275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275-288
    10.1 主要结论  275-277
    10.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策略与步骤  277-280
      10.2.1 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策略  278
      10.2.2 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步骤  278-280
    10.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280-288
      10.3.1 区域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280-284
      10.3.2 城镇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284-285
      10.3.3 社区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285-287
      10.3.4 建筑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287-288
后记  288-289
致谢  289-290
参考文献  290-294
附录  294

相似论文

  1. 基于流形学习的高维流场数据分类研究,V231.3
  2.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3. 基于新医学模式的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研究,TU246.1
  4. 万科模式的居住小区设计研究,TU984.12
  5. 径向振动模式压电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应用,TM406
  6. 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7.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J905
  8.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9.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10. 海量多数据库集成系统的查询处理研究,TP311.13
  11.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TP391.1
  12. “小团队”健美操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G831.3
  13.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14. 技师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G719.2
  15.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6.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17.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18. 文章难易度与主题熟悉度对英语学习者听力影响的个案研究,G633.41
  19.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625
  20.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21. 毽球运动训练模式的研究,G849.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总体规划 > 城市环境保护与规划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